育美立人 大连这些学校各有特色
大连市中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讲话精神,持续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涌现出一批美育特色学校。为推动大连市中小学美育工作进一步发展,半岛晨报与大连教育学院合作,联合开展了“育美立人·大连市中小学特色美育展示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大连市各中小学踊跃参加,争先展示了各自的美育成果。今天,我们就走进几所学校,感受它们的美育特色校园文化。
甘井子区锦华小学
以木偶为载体的文化传承
锦华小学以“五育并举”为发展依据,以“和谐教育开启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以“连接传统,链接未来”为发展方向,以木偶、皮影为艺术传承载体,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以项目化课程落实教学目标的美术教育实施策略。
2006年,木偶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锦华小学木偶非遗特色项目依托于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通过非遗项目传承,引领师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此外,学校还与市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面融合对接,充分挖掘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建起由非遗传承人与学校美术教师“双育人模式”的师资队伍。
【校长说】
郝梅:希望每个孩子在审美创造中“各美其美”
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锦华小学以木偶非遗特色项目为艺术传承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美而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木偶特色项目浸润了学生。“‘海·锦’美育浸润实践基地”研学,举办艺术嘉年华,“锦华一课”非遗项目成果展示大集,创编非遗木偶戏小剧场……孩子们编织了一场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真挚情感和无限的创造力。
木偶特色项目浸润了教师。皮影木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精品社团的打造,“探寻中国龙”美术学科大单元项目化实施等彰显了教师的研究成果,塑造了一支有才艺、会审美、懂创造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木偶特色项目浸润了学校。学校创设了超学科项目式学习研学风采墙和偶戏奇缘非遗文化墙,形成浓郁的美育氛围;同时,学校以“发现美”为管理及育人理念,扩展美的内涵,实现“美育化德”和“以德润美”的双向统一。
甘井子区兰亭小学
墨香溢美 书韵悠长
兰亭小学通过书法教育,不仅用笔尖展现文字的美感,还注重将有形内化于无形,坚持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将美育润物无声地从笔尖传递到心间。
走进兰亭小学,校园内飘荡着浓郁的墨香,这来自于各种形式的墨迹,也来自于与科技结合的文创作品。例如,在学校书法展示区,书法文创陈列区、名家、师生书法作品展示区、社团优秀作品展示区、班级及个人书法展示区,让学校的书法成效得以外显。此外,为了提升教师的书法素养,学校还制定了四练计划。即:日练、周练、月练、学期练。不仅如此,学校还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弘扬优秀文化,挖掘传统节日与书法艺术的连接点,用书法故事讲述传统文化。
【校长说】
朱公贤:努力打造“博雅教育,书法见长”品牌特色
二十多年来,兰亭小学持续践行“以特色引领,促内涵发展”这一战略构想,努力打造“博雅教育,书法见长”的特色品牌学校。依托“多维课程体系、多彩校园文化、多样展现方式和多元活动形式”,引领师生在一笔一画中书写人生底色,在一撇一捺中积淀中华民族精髓。
兰馨润墨书人生底色,亭影毓贤滋桃李芬芳。兰亭小学将继续潜心立德树人,传承中华书法文化,以“字”化人,使全体师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虔诚的守望者,为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基础。
高新区凌水小学
笛音妙韵绕梁 以美浸润心房
凌水小学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遵循全员性、丰富性、持续性的原则,积极拓宽音乐教育实践的途径,普及化开发陶笛校本课程,特色化开设民乐、合唱、舞蹈社团,常规化开展艺术节、音乐会等系列活动。
2017年,学校经过调查分析,选定了陶笛作为课堂乐器引入校园,并制定了翔实的课程方案,编写了《陶笛教材》。自此,音色优美、形状美观、便于携带、易于演奏的陶笛,便成为凌小学子发展艺术潜能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他们愉悦身心的好伙伴。小小的“口袋乐器”在凌水小学发挥着美育大作用。
【校长说】
吴晓红:用美育为人生铺底生命必然绚丽多彩
凌水小学自2017年9月开始,尝试将陶笛融入音乐常规课堂,与国家课程紧密结合,积极落实乐器进课堂的文件精神。从低年级的鉴赏起步,三到六年级逐步普及学习吹奏,不断提升学生的演奏技艺与音乐素养。
学校通过环境育 “美”、课程育“美”、活动育“美”,将美育与学生成长、教师提升、学校发展相融合。落实“教会、勤练、常演”,通过常态化的艺术展演机制,校园艺术节实现全员参与专场音乐会、作品展、各类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李洪波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