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肖进春:科技匠心引领 “小巨人”加速奔跑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国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阵容更加强大,各类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大国工匠竞相涌现,成为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国基石。

图片

肖进春在泡沫镍生产车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国日报网9月30日电(记者 彭娜)“搞技术就是要沉下去,一次次经历困难,一次次找到出路,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蜕变。”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部长、高级工程师肖进春这样说。20多年来,肖进春专注于电池材料的设计、制造与应用推广,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获得25项发明专利授权,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动力电池海绵是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里的关键基体材料,以前全部由欧美、日本垄断。肖进春和团队用三年成功解决孔结构均一性差的技术难题,使国产海绵在高端领域的应用得以推广。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关键基体材料——泡沫镍的研发上,肖进春带领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基础原材料的国产化,大幅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团队在泡沫金属穿透式电沉积技术上的研发突破有效降低了镍资源消耗,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绿色发展。目前,肖进春和他的技术团队正在镍氢电池等新的科研项目上发力,“要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跟得上行业和时代的发展。”

科研创新不能止步于实验室,更重要的是要让成果“落地”,在生产线上变成一件件触手可及的产品。肖进春说:“坦白说,我不懂那么多理论,我就是一名'快递小哥',穿过堵点卡点,完成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得益于肖进春引领的关键工艺技术突破创新,公司各项技术指标全面达到和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民用泡沫镍制造商。在近年来民营企业面对多重困难挑战的背景下,这家专注于新材料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逆势实现营收增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

小部件蕴含高技术,“小巨人”承载大创新。新材料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产业方向,像常德力元这样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推进创新的“排头兵”。每一个被看见的“小巨人”,背后都有一部勇立潮头、自立自强的奋斗史,而引领企业和行业前行的是肖进春这样的“新质工匠”。他们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引擎,是产业路上的探路者,扎根细分领域深耕细作,致力于科创成果转化、技术攻关、为行业解决实际问题,冲击“卡脖子”难题,用匠心换取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