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披露!擅闯浙江的“凉月”号舰长被撤职,日本在打什么算盘?

【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据日本共同社近期爆料称,日本海上自卫队“凉月”号驱逐舰因未经允许擅自闯入中国浙江领海,其舰长已经被撤职查办。尽管日本解释称此次事件是“航行失误”,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一解释难以令人信服。

图片

▲此前闯入中国浙江领海的“凉月”号驱逐舰

根据报道,2024年7月4日,日本“凉月”号驱逐舰在执行监视任务时,未经中国允许擅自进入浙江省附近的12海里领海范围,并在该区域停留了约20分钟。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法,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在事件发生时,中国正进行军事演习,浙江海事部门早已发布禁航区警告,明确告知周边海域将有实弹演习进行。尽管如此,“凉月”号依然闯入中国领海,这显然不是“无意为之”。

现代军舰装备了先进的导航和定位系统,像“凉月”号这样的新锐战舰,具备精准的海洋定位能力。舰长的解释——“不清楚舰艇所在位置”,显然不能站得住脚。实际上,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的此举更像是有意的挑衅行为,试图试探中国的反应能力和防御准备。

图片

▲图为2019年4月21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凉月”号驱逐舰赴青岛参加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

事件发生后,日方迅速展开调查,并对“凉月”号的舰长进行撤职处理。据报道,其他船员也将面临不同程度的纪律处分,原因在于当时的值班人员没有及时察觉航海仪器的预警,也没有向舰长报告。这一系列反应表明,日本方面急于平息事态,避免外交关系进一步恶化。

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自1954年成立以来,首次因未经事先通知而“误入”中国领海的事件。日本政府坚称“凉月”号的行为属于“无害通过”,并引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其辩护。然而,中国强调,根据中国国内法律,外国舰艇进入中国领海必须事先获得许可,未获准进入即为非法。

图片

▲美国主导的“岛链封锁战略”

“凉月”号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中美日之间在西太平洋地区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角力。近年来,中国在第一、二岛链的行动越来越频繁和自如,打破了长期以来美国主导的“岛链封锁战略”。这一趋势表明,中国海军正在逐步提升自身在西太平洋的海上力量投送能力。

美国近年来战略重心的调整,也影响了日本的防御政策。随着美国将部分驻冲绳美军撤离至关岛,日美安全合作发生了一些变化。日本逐渐被推到“前线”,在面对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日本感到自己在地缘政治上的压力不断增大。这也是“凉月”号事件背后的重要动机之一,即日本试图企图通过挑衅制造紧张局势,试图迫使美国进一步介入西太平洋的局势。

图片

▲中国海军出现在“美国的家门口”——阿拉斯加海域

近年来,中国海军实力迅速提升,尤其是在第一岛链外的远洋活动越来越常态化。2022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曾在美国阿拉斯加附近的阿留申群岛附近进行“航行自由”行动,展示了中国在美国海域的行动能力。此举显示出中国海军在全球海洋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并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对西太平洋的海上控制。

从2021年起,中国舰艇编队多次在太平洋和菲律宾海域展开远洋训练,甚至进入美国专属经济区。与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类似,中国海军的远洋行动表明,中国已不再局限于第一岛链内的海域。通过多次演训和远洋行动,中国海军逐渐巩固了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打破了美国主导的“岛链封锁”。

图片

图片

▲2024年9月18日当天,辽宁号航母战斗群首次进入日本所谓的“冲绳毗连区”(其实就是琉球群岛)

“凉月”号事件也凸显了日本在当前国际局势下的尴尬处境。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心逐渐向第二岛链退守,日本被迫承担更多的区域防御责任。然而,日本缺乏独立的军事自主权,在应对中国快速崛起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应对中国的海上力量,日本多次在钓鱼岛、东海等地区进行挑衅,但这些举动都未能成功制造足够的国际影响力。此次“凉月”号事件,本质上是日本试图通过直接挑衅来迫使美国重新关注西太平洋局势,延缓其战略收缩。然而,这一策略显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美国并未因此做出实质性回应。

图片

▲中国海军055万吨大驱

“凉月”号驱逐舰闯入中国领海的事件,再次揭示了当前亚太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海军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打破了第一岛链的封锁,展现出强大的海上防御与远洋作战能力。而日本在失去美国全面支持的背景下,试图通过挑衅行动制造紧张局势,但这一策略难以改变大局。

随着中国海军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益崛起,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过程中,展现出更加自信和强大的姿态,未来的区域博弈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