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里的万千气象㊵】废墟上“重生” “窑”见蟠龙村的幸福

【开栏语】

在这片土地上

当我们聊起幸福

聊的不仅是悠远流转的千年时光

也是人来人往的春熙路、微醺的玉林小酒馆、信步闲适的府南河

更是灯火不熄里奋力擘画的科创高地、雪山下公园城市的未来

在这里

多元性已成兼容并包的缩影

慢节奏就是安逸生活的表达

加速度则为发展动能的注脚

而幸福

便不再只是字里行间的宏大叙事

更是千家万户的真情实感 是市井街巷里的烟火人间

2024年,四川新闻网推出特别策划《市井里的万千气象》。带您走街串巷,去聆听街巷里的烟火故事,破解幸福城市的养成密码,读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一起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图片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许雨珂 夏婉琳 摄影报道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成都彭州市蟠龙村的民宿家家都爆满,进村的柏油路上,汽车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让大家慕名而来的,是蟠龙村独具特色的名片——金城窑。

“我们村子去年一年的游客量有10万人次,截至2023年底,蟠龙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曾经外出打工的人回归了家乡,泥巴路变成了绿道,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些,都和在废墟中‘重生’的白瓷息息相关。”蟠龙村村委会副主任钟烈章说。

遗址带来新生机

废墟上“重生”的白瓷

钟烈章告诉记者,四川地区烧造白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到了北宋早期,在成都平原与龙门山交界地带所产的优质瓷土,造就了成都平原大规模烧造白瓷的盛况。“20世纪70年代,由考古专家组成的调查小组到我们镇上,发现了生产白瓷的古窑址——金城窑遗址。”

“但以前,大家都没想过能靠着这片遗址做些什么。在村上发展经济的高速期,我们是干采煤的,是远近闻名的‘煤矿村’。但长此以往,环境变得很糟糕。”钟烈章回忆,2008年,彭州煤矿产业全面退出,村子里成了灰天、荒山、污水的一片“废墟”,近十年的重寻产业之路也收效甚微。

2017年,蟠龙村调整发展思路,经过生态环境治理,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并在2019年,拾起白瓷文化名片,活化利用闲置宅基地、老旧空间和废弃林地等资源,重建起了金城窑,新建了蟠龙村艺术馆、开窑餐厅、瓷娃娃咖啡厅等特色点位。通过举办开窑节、白瓷展会等重大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陶瓷爱好者前来参观和体验,带动了蟠龙村乡村旅游的兴起。

如今,蟠龙村在售的白瓷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茶具、餐具、装饰品等。这些产品在设计上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保留了宋瓷的古典韵味,又融入了迎合当今市场的现代审美元素。

图片

蟠龙村白瓷文创

五湖四海招“学徒”

村民能在家门口开民宿

“师傅,我捏的瓶瓶啥时候能寄到家里呢?”面对游客的询问,金城窑里的陶瓷老师——市级非遗传承人杨少明耐心地答道:“要等阴干后送去统一烧制,一个月左右能寄到家里。”

图片

杨少明的陶瓷手作体验教学点

自从金城窑的名号在外越来越响,杨少明每个节假日都忙着挖泥、采泥、揉泥。“体验陶瓷手作的‘徒弟们’,家长带着娃娃来的偏多一些,也有不少年轻人来村上旅游,听人推荐过来的。”杨少明的言语中不乏自豪。

他告诉记者,以前几个跟着自己学过这门手艺的人,因为收入的问题,最后还是选择了外出打工。现在村上发展起了旅游,名声响了起来,游客多了起来,收入稳步地在提升,也就又有了新的年轻人愿意当学徒。

图片

游客们制作的半成品陶瓷

在非遗体验之外,蟠龙村还以“民宿+文创”IP营造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作为“龙门山柒村”精品民宿产业园核心区,蟠龙村招引无所事事、蟠龙小院等网红民宿落地,带动周边10余家农家乐提档升级,配套打造的花花世界、绣球谷、柒村山野公园等景观频频“出圈”,吸引到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用户节假日来打卡游玩。

“我们的民宿已经开业近两年了,节假日基本上都会被提前订满。”蟠龙村民宿樱花小院的负责人杨艳告诉记者,这间民宿是村集体通过整合闲置土地房屋所搭建运营的,收入也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给我们提供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能天天和家人待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

将来,蟠龙村怎么走?蟠龙村党总支书记张富燕表示,蟠龙村正在积极探索乡村特色产品,如高山苦丁茶、豆瓣豆腐乳、白瓷茶具系列等,助力产品研发、包装赋能、电商及销售。在这之外,还计划招商引资,打造集住宿、会务、餐饮为一体的精品酒店,为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片

蟠龙村民宿樱花小院

【记者手记】

从村里的“老古董”到发展的“灵丹妙药”,穿越千年的金城窑枯木逢春,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曾经,它的生产力让周围的百姓鼓起了钱袋,如今,由它的名号所带来的发展依旧能勾起村民们的笑脸。

出品人:方埜

总监制:雷和斌

策划:戴璐岭

本期记者:许雨珂、夏婉琳

视频拍摄/剪辑:夏婉琳

美编:何如冰

特别鸣谢:彭州市蟠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