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周年国庆,致敬开疆拓土的中国篮球前辈:初登奥运,几乎前八,不怵乔丹

全文4028字,阅读约需12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75周年国庆之际,中国篮球前辈们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展现出勇敢拼搏的精神,尽管最终获得第十名。

02当时的中国队在美国集训期间,里根总统亲自过问,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和支持。

03然而,由于意外事件,如中锋韩朋山的离世和宋涛、郭永林等球员的伤病,中国队在奥运会上表现不佳。

04尽管如此,那届中国男篮的精神仍然值得尊敬和膜拜,他们是新中国篮球事业的奠基者。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明天就是伟大祖国的75周岁生日了。在琢磨“寻找体育MVP第二季”这个主题时,我们很难不回望过去75年的时光列车,以及中国体育重回奥运大家庭的40年光辉历程。那些为中国体育、中国篮球做出过自己贡献的老前辈们,当然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在如今中国篮球(以及中国男子三大球)集体陷入发展瓶颈期的艰难时刻,我们更怀念那些艰苦创业、自力更生为中国篮球赢得世界赛场一席之地的老前辈们。他们,在75周年国庆这个特殊的时刻,应当作为真正的MVP接受我们的致敬和膜拜。

图片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中国代表团,旗手正是男篮国手王立彬。

新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迈入现代奥林匹克体育大家庭的一次盛会,是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市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距今正好40年。那一届比赛中,中国代表团获得15金、8银、9铜的好成绩。与此同时,年轻的中国男篮也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参加了奥运会的比赛。

图片
这张照片就是参加1984年奥运会男篮全体合影。

左上起:刘建立、张斌、黄云龙、胡章保、王海波、王立彬、稽照光;

左下起:吕长新(教练)、钱澄海(教练)、李亚光、郭永林、匡鲁彬、吕锦清、孙凤武、柯轮(领队)。

那届奥运会,最终获得第十名的中国男篮获得了与美国男篮交手的机会,最终49:97惨败。虽然彼时美国篮协还没有派出NBA现役球员参加奥运篮球比赛,但队中已经有了美国大学生篮球的两位翘楚——迈克尔·乔丹帕特里克·尤因

有趣(但也有些尴尬)的是,参加那届奥运会的中国男篮小伙子们,居然没一个人认得日后的“篮球之神”乔丹……

第一次打奥运会时,中国男篮小伙子不认得乔丹,只记得尤因

时光倒回40年,1984年 生平第一回走进奥运会赛场的中国队小伙子们兴奋不已,周围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新奇和震撼,但紧张还是占了上风。

当时才23岁,退役后长期在八一队工作的张斌说:“1936年和1948年两届不算,都是解放前的。1984年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我们那会儿是真睡不着觉!”

中国队的第一个对手就是美国队。赛前,教练组织队员看录像,放的是美国队跟NBA全明星队的录像,看完以后,队员们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他们感觉跟对手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当时28岁的北京队球员刘建立(已于2015年因病去世)回忆说:“当时大家有一些畏难情绪,怕顶不住对方,输太多丢人。比赛时,我上场后只顾保护球,连篮筐都不看。”

图片
遭遇美国队,赛场上遇到的困难比预估的要严重得多。

队员的腿就像灌了铅,根本跑不动,上半场结束,已经落后了21分。大比分落后,反而减掉了身上的包袱,通过掩护和配合,中国队也打出不少漂亮的快攻。

“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面对强手,首先是一个敢字,要有胆量去打,思前想后,怕这怕那,是一定打不好的,”刘建立说。

当时这支美国队,虽然是一帮学生球员,但不乏后来在NBA成名的大腕,比如乔丹和尤因。

“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乔丹是谁,就知道美国队有一个黑小子特别能跳,后来乔丹出名以后,才把两个人对上号,”张斌说,“当时对美国队印象最深的是尤因,身材匀称,技术全面,是美国队内线的核心。”

图片
1984年奥运会上的乔丹,当时国内消息闭塞,球员不认识这个大学生球员也属正常。

图片
6号就是与中国队交手时的帕特里克·尤因。

关于乔丹的弹跳,张斌还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乔丹带球突破,接近篮筐的一侧,张斌跳起来封盖,实实在在地体会了一下滞空能力的差别。

“你想,乔丹身高1米98,我身高也是1米98,按照封盖的角度来说,我占据的位置非常有利,”张斌说,“我们俩基本上是同时起跳,等我落地了,发现他还在天上,而且滑到了篮筐的另一侧,有一米左右的距离,感觉就是在飞。”

从这个细节,多少能反应出两队的差距。身体对抗,战术素养,中国和世界强队相比,全面落后。但中国队有自己的特点,只要敢于发挥,也能跟其他球队比一比。

图片
那一届中国队的控球后卫孙凤武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小组赛,中国队两分险胜法国,排位赛,又赢了埃及三分。

当时才21岁,来自陕西的篮球名宿王立彬说:“法国是欧锦赛第三,热身赛他们还赢了我们三分,埃及则是非洲冠军,说明我们也有实力跟这些世界二流的队伍争一争。

最遗憾的,是小组赛输给了乌拉圭,失去进军八强的机会。

“当时两个队是谁赢谁进前八,说实话比较紧张,一直输六七分,可惜最后没把握住,”张斌说,“来的时候没有给球队定目标,口号是“开拓眼界、学习技术、力争好成绩”,应该也算完成任务了。”

奥运会第十名,成绩不算太好,但国人还是比较振奋的,尤其是当地的华侨很是自豪。每到中国队的比赛,现场有很多中国球迷,打着国旗,加油呐喊。

比赛结束以后,华侨专门给中国队开了一个招待会,接待规格非常高,华侨代表激动地说:“我们终于也扬眉吐气了!”回北京以后,中国代表团开总结大会,还表扬钱澄海带领的男篮,说他们打出了气势。

钱澄海指导去世已经16年了,而他对于中国篮球事业的贡献,中国篮球人永志不忘。

通往世界之门就此打开:里根总统亲过问,队员不忘趁机添置大件

1984年以前,中国男篮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以在亚洲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并不为外界所知,他们最重要的任务仿佛不是比赛,而是没日没夜的闷头苦练。

当年的男篮主力球员张斌说:“当时的联赛是赛会制,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十几天就打完了,联赛完了以后就回国家队,所以集训的时间特别长,跟现在不一样,比较枯燥。那会儿我们整天就盼着出去访问,回来带几个大件(家用电器)”

洛杉矶奥运会,给他们走出国门的机会。

图片
1984年奥运男篮比赛中,中国队12号王立彬防守美方球员。

刚到美国,看到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小伙子们心里受到极大震撼:“这跟我们以前想都不一样,人家资本主义也不是水深火热啊!”

奥运村位于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内,中国男篮就住在一栋学生公寓。环境优美,但条件并不理想,三人挤一间房,上下铺,剩下那个睡沙发。没有独立卫生间,每个楼层只有一个公共厕所。

奥运村里餐厅很多,但没有一家有中餐,队员大都带了方便面和香肠。从房间出去,到餐厅吃饭,至少要过三道安检,可队员们已经很满足了。

“能够参加奥运会,这种荣誉不是随便什么东西可以换来的,”张斌说。听话的中国队员们,都过着自律而有序的生活,即使没有比赛的日子里,也呆在房间里睡觉。

1984年,是中国篮球融入世界的一个契机。

图片
前苏联代表团缺席,反而给中国代表团一个让世界熟悉自己的机会。

出于当时的政治气候考虑,前苏联并没有派出代表团参加本届奥运会,而中国的横空出世,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当五星红旗从主体育场飘过时,人们都用好奇的眼光,不断地打量着他们。这也给了中国队很大压力。场外的高度关注,并不影响人们对这支球队的看法,奥运会之前,中国队甚至找不到像样的热身对手。

当奥运会缓缓落下帷幕,世界对中国篮球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东道主美国,各界人士都展示了特别热情友好的态度。

从1984年开始,中美两国篮球交往开始频繁,这一年光中国男篮就去了三趟美国。

图片
当时刚上任不久的大卫·斯特恩为中美篮球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1985年,时任两国领导人牵头签署了一份协议,其中就涵盖了美国篮球界帮助中国男篮训练、提高的计划。当时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亲自过问了此事。

张斌回忆说:“我们先去了纽约,美方在世贸大厦请我们吃饭,(时任NBA联盟主席)大卫·斯特恩也来了一趟。后来又去了费城、洛杉矶、凤凰城,到哪都是住五星级酒店,非常受欢迎,还跟美国球员打了几场热身赛,完了以后互换球衣和T恤。”

图片
1984年的《篮球》杂志记录中国男篮赴欧美训练、比赛、访问的照片。

中国队在美国一共呆了35天,为此美国政府专门拨出一笔专款,共计30万美元。

中国男篮的路越走越多,此后还去了西德、法国等地,在当地训练和学习。中国男篮的眼界也跟着宽了,不再停留在封闭的世界里。

赛场终究是残酷的:2米17中锋猝然离世,本来那年该进前八

其实参加那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国手们都坦言,要不是出征之前发生的一桩意外事件,也许在1984年的夏天中国男篮就打进前八了。

1984年7月29日到8月11日的洛杉矶奥运会男篮比赛,在洛杉矶湖人队曾经的主场论坛球馆,中国队掀起了一阵快打旋风,从中锋到后卫,人人都能快攻,人人都能投篮,对手甚至以为站在场上的5名球员,是清一色的后卫或者前锋。

具体发生了什么呢?中国队本不应该这么打球,只因为赛前突然传来的那个噩耗。

1983年亚锦赛,穆铁柱从国家队退役后,身高2米17的韩朋山就成为重点培养的苗子,前国家体委的领导们都希望他能填补穆铁柱走后留下的空白。

图片
戴着眼镜、身型高瘦的这位就是不幸离世的韩朋山。

韩朋山跟穆铁柱风格不太一样,他没有那么高,但他手上和脚上的活更细。

队友张斌回忆说:“他的身体条件非常不错,2米17,比王治郅还高一点,灵活性和协调性都非常好,弹跳也很不错,还可以拉到三分线外投三分,很全面。”

训练的时候,韩朋山一直都是球队的主力中锋,而当时的男篮主帅钱澄海指导也一直围绕他,来准备球队的战术。

“要是大韩还在,奥运会我们应该就能进前八了,”张斌感叹道。

事情发生在1984年4月,国家队正在北京集训。那是一个星期日,韩朋山跟队里请假一天,要回老家石家庄办事。他下午上的火车,打算下星期一下午回来。可在第二天中午,队里就突然收到他去世的消息,病因是突发心肌炎。

全盘计划被打乱了,这时候距离奥运会开幕只有三个月的时间。队里紧急开会,从山东调来身高2米08的王海波。内线高度是有了,可王海波的身体素质不够出色,速度太慢,杀伤力不够。

祸不单行的是,年轻有为的大前锋宋涛也没能参赛,球队本来给他报了名,可在出征前的一次体检中,被检查出心律不齐,只能留守北京。

图片
宋涛是历史上第一个被NBA选中的中国球员。

除此之外,老将郭永林也是带伤出征,到了洛杉矶,训练后伤势恶化,结果一场没上。种种意外,逼着主帅钱澄海索性放弃高大中锋内线站桩式打法,依靠王立彬、张斌这些小个前锋,跟对方打起了速度。

“像我、王立彬、黄云龙都是打内线的,也就2米左右,比别的队(的内线)都低了七八公分,几个打球的都不高,”张斌说,“不过我们那拨球员就是能力突出、特点突出。”王立彬弹跳出色,可以拼抢篮板,张斌提到上线,策应传球,刘建立、孙凤武、李亚光则接过了进攻的大旗。

结果注定是惨痛的,少了内线的保障,中国队全面被动,场均得分、抢断和盖帽均排名最末。

参加那年奥运男篮比赛的中国队前锋吕锦清说:“我们跟世界强队的最大差距就是篮板,全部比赛我们抢了262个篮板,但被人抢了340个篮板,这就少了78个,平均每场被人多抢11个,在12支球队中排名垫底。”

我们常挂在嘴边说的那句话——竞技体育是残酷的,虽然人人都听过,但真的当这份残酷降临到具体的个人身上,那对谁都是毁灭式的打击。

我们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纪念之前,追忆中国代表团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40周年历史的时候,包括对参加历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前辈们崇敬、膜拜之时,我们也要明白并非只有站上领奖台的才是英雄,还有一些默默奉献的群体非但没能赢得鲜花和掌声,甚至连自己宝贵的生命也献给了他们热爱的项目。

但竞技体育没有“如果”,且让我们铭记所有为新中国篮球事业贡献过心血的前辈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