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生不息 普通人话变迁 | 农民生活节节高,都在村志里

图片

  褚半农编修的村志

图片

  褚半农在读书写作 屠瑜 摄

  吃不饱越想吃的年代终于过去了!我要珍惜幸福生活,为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褚半农

  1944年10月出生于上海西南农村,曾在农村参加劳动,前线握过钢枪,学校站过讲台,机关撰过方志。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在职)毕业。长期从事散文创作、方言研究、地方志纂修及研究。

  81岁的褚半农,从14岁初中辍学开始坚持写日记,记录所见所闻。他长期积累的文字记录和实物资料形成的家庭档案,在他为家乡编修《褚家塘志》和《东吴志》时发挥了作用。他视这些家庭档案和著作为“珍宝”,他和他的“珍宝”都是真实的历史见证。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褚半农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拿出这些“珍宝”和记者分享,讲述他眼中的历史变迁,普通农民的生活巨变。

  “你听说过‘出饭率’吗?”

  让褚半农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吃饭问题。“你听说过‘出饭率’吗?”褚半农介绍,1958年9月21日上海第一个人民公社——七一人民公社成立,不久就要求建立农民食堂。出饭率是指农民食堂里一斤米能烧出多少斤饭。

  在粮食供应紧张、食堂缺粮严重的年代,1959年5月4日起,食堂开始按定量供应,即按各家每日自报午饭数量(以提交的饭票为准)打饭。各家人口不同,口粮标准不同,每顿报给食堂数量也不同,应该分给的米饭数量自然也不同。为了能让大家吃得饱一些,食堂千方百计提高出饭率,措施就是大量添加卷心菜、胡萝卜等烧成咸酸饭(菜饭)。

  他在日记和志书中记到过多次粮食紧张和出饭率。如“今天的中饭一斤米烧了三斤饭,因此饭比平常多了很多”(1960年1月19日),“中午食堂里烧的是胡萝卜菜饭,出饭率是一斤米出四斤六两”(1961年1月17日)等。还有更高的出饭率:“本来食堂里1斤米烧2斤7两饭,现在陈进余试验成功一斤米烧5斤饭!比过去整整多了一倍,社员个个笑逐颜开。”(1960年1月12日)。这种饭口味很淡,又因饭粒太松像米花而不耐饥,没有推广价值,食堂也只试验了一次。”褚半农解释道。烧粥也有出粥率,他记到的出粥率是1斤米出8斤粥(1961年2月5日)。

  这些记录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村民们的生活状况。褚半农感慨道,吃不饱越想吃的年代终于过去了!

  曾给女儿做过一件中式棉衣

  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每一样褚半农都可以说上半天。比如衣,他说,以前农村基本都是自己做衣服,或请当地裁缝到家里裁剪、缝制。“农民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主要还是因为收入少,要节省开支。”褚半农除了给自己做衣服,还给家人做。他记得,曾给女儿做过一件中式棉衣。“我在棉衣里放了棉絮,做的时候看着棉絮还挺多,但弄好以后还是比较薄,没经验嘛。”

  褚半农在《东吴志》中写道,20世纪90年代后,老百姓衣着从追求实用转而追求品质。除中老年人外,农村衣着逐步城市化而几无差别,各款新型服装和市区同步流行。

  家里第三代都是大学生

  褚半农最关注的还有医疗保障。农村以前长期缺医少药,各种传染疾病时有发生,村民看病历来自费。而现在,他看病有医保,还有家庭医生经常和他保持联系。

  虽然褚半农小时候因为父母生病早逝而辍学,但他的第三代都是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还有机会去国外深造。《东吴志》中有一组对比数据,也让人看到了人口素质的提高。1950—2014年,东吴地区大专及以上毕业生数共310名,其中1978年前东吴大队大学毕业生仅5名,占1.61%;1978年后大专及以上毕业生数共306名,占98.39%,而且还出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

  如今,褚半农依然每天坚持读书写作,还在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珍惜幸福生活,为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他发自内心的愿望。

  本报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