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幸福时光】麒麟区潦浒村: 用互联网“拥抱”传统土陶新时代

近年来,麒麟区越州镇积极寻求土陶产业发展之路,抢抓经济发展机遇,以电商平台拓展土陶销售渠道,助力土陶产业蓬勃发展。

走进越州镇潦浒村,一条条龙窑薪火相传,一件件陶器精美绝伦。在潦浒陶瓷古镇,工作室、制陶作坊、流水生产线、陶艺直播间吸引着越来越多大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图片

刘靖是一位潦浒陶“烧成技艺”非遗传承人,他用情怀碰撞陶瓷技艺,用互联网“拥抱”潦浒土陶。今年初,刘靖也建起了两个直播间,让土陶走进互联网。

“我们潦浒在这里烧陶烧了将近一千年,所以这个陶泥大家放心,我们以前烧泡菜坛子、酒缸,这些东西已经用了一千年,另外这个颜色没有任何添加……”

在刘靖的直播间,网友可以开窑前认购,也可以开窑后选品,网上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从最初整场直播无人问津,到一场直播挣几千块钱,再到如今百分之九十的订单都来自网上,刘靖借助互联网,让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图片

潦浒陶“烧成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靖说:“粉丝沉淀以后,对产品有了回购、有了信心,就会好一些。我们的货个性化强,不是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要求,各花入各眼,所以做的东西量不大,不可能大规模生产,更新还要快。”

刘靖是土生土长的潦浒人,也是传统制陶世家第四代传人。大学毕业后,刘靖一直在外地从事旅游业,当起了一名导游,直到2013年,他毅然返乡创业。

怀揣着建设家乡的愿景,刘靖回村创办起了企业,成立了曲靖市康顺陶瓷有限公司。他认为,不能像祖辈一样只做土陶生产,而是要紧跟时代脉搏,通过电商直播,在宣传推介好潦浒土陶传统烧制技艺的同时去了解市场需求,找到新的创新创业突破点。凭借着自己网络直播的一技之长以及陶瓷文化素养,不仅向大家充分展示了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专业能力和工匠精神,更把潦浒这部物化的历史、活着的文化较好地展现给了更多人。

图片

潦浒陶“烧成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靖表示:“酒香还怕巷子深,这些东西,口碑一定要好,现在品牌口碑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个东西没有名气,人们在手机上看到,可能就划过了,机会也就划过了,所以我们每家每户更要把品牌意识建立起来。”

尽管阻力重重,但刘靖却选择迎难而上,甚至多次到国内外陶瓷产业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学习技艺、交流经验,引进先进设备,通过柴烧与气烧并进,让古法与创新交融、艺术与技术兼蓄,最终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如今,刘靖的公司也已逐渐步入正轨,带动村里13人就业,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刘靖也凭借精湛的工艺,于2018年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获得“首席技师”荣誉称号。

图片

返乡就业人员熊林介绍说:“我2018年来到康顺陶瓷,然后去广东学习了陶瓷的开模与设计,回来就一直在厂里面负责设计和开模的工作,每个月大概5000多块钱的工资,在自己的家乡能为自己家乡的陶瓷事业奉献一点微薄之力,我感觉非常好。”

刘靖的故事只是潦浒村众多返乡创业者的一个缩影,和他一样在村里制陶、售陶的创业者还有很多。为持续做大做强陶瓷产业,潦浒村不断抢抓政策机遇,于2023年11月成功创建云南省“彩云雁归”劳动者返乡创业园。据统计,截至目前,潦浒村共接待省内外游客约4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8600万元,返乡创业人数190人,带动就业2000余人,陶瓷产业年产值突破5亿元。

曲靖融媒记者  钱东秀  王启宇  通讯员  胡涛 蒋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