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患儿术后死亡,院长被免职、4名医生直接被吊销执业资格!

图片


近日,一对哈尔滨夫妇在网上发视频称,自己10岁女儿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江南院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做扁桃体微创手术后不幸离世。


8月23日,孩子母亲汤女士表示,孩子名叫果果(化名),今年10岁,因“睡眠打鼾两年”症状,送去医院,诊断为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8月6日进行扁桃体部分切除伴腺样体等离子切除术。

汤女士是哈尔滨市一名初中语文教师,36岁时生下女儿,自己与家人都十分疼爱这个孩子。“朋友们都叫我晒娃狂魔,平日里爱记录孩子的生活日常。”

汤女士回忆,手术从8月6日中午12点50分开始,至13点40分结束。全程50分钟。

13点40分左右,医生告诉汤女士,孩子手术一切顺利,已经送往苏醒室,二十分钟左右便会苏醒过来。“我当时还在编辑好朋友圈文案,等孩子醒来就发出去告诉亲友们,‘别担心、孩子手术一切顺利’。但没想到,这条朋友圈再也发不出去了。”

病程记录显示,13时43分,患儿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至92%,(医生)给予气管内吸痰,未见血液。医生立即将患儿抬回手术床抢救。抢救时间从8月6日13时43分开始至16时36分,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了系列抢救举措。

图片

汤女士说,事后从院方给出的监控录像看到,12时50分至13时40分,麻醉科主任医师杨某离开手术室后一直未归。

“我认为孩子在术中就已经出现危险。而这几个医生玩忽职守,包括主刀医生高某,麻醉医师杨某,在给孩子进行完麻醉(12时)四五十分钟之后,就一直离开手术室,直到他回来才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汤女士说,13时41分左右,杨某回到手术室后发现孩子异常,“但并没有将孩子及时送往ICU,也没有呼叫专家会诊”,而是与其他医护人员自行采取救治。

汤女士回忆,当天15点左右,医生告知家属孩子出现肺部出血。16点40分左右,医生告诉她和孩子父亲“来看看孩子”。“孩子爸爸摸了摸孩子的脸和上半身,都是冰凉的。我当时就寻思孩子脸怎么黑了,嘴里也有黑色的血。”因感觉到“事情不对劲”,汤女士用手机录制了视频。

17时,患者临床死亡。

图片

另据病程记录显示,8月6日17时至8月7日01时05分,8个多小时里,家长一直不放弃治疗,持续给予心外按压。8月7日02时20分,拔出气管导管。

经麻醉科主任医师杨某、主任医师李某某、住院医师金某、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高某、副主任医师苏某等进行死亡病例讨论,考虑患者手术结束后短时间内出现肺内出血,持续低氧血症,失血性休克,经积极抢救无效后于2024年8月6日17时临床死亡,推断患者死亡原因为弥漫性肺泡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低血氧症,导致内循环紊乱,呼吸心跳骤停。

但患儿家属指控涉事医生存在玩忽职守行为,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并要求追责。

8月21日,涉事医院发布处理决定,几名涉事医生因收红包,被暂停执业半年、免除职务、扣罚绩效、全院通报、书面检查、取消当年评优评选资格等处罚。

随后不久,涉事医院院长李某某、副院长徐某等被免职。

哈尔滨市卫健委亦向发证机关通知,吊销参与手术的4位医生执业资格证。

对于这一结果,患儿家属并不满意,要求“顶格处理”,把4个医生全部开除。但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拒绝了这一诉求。

汤女士表示,将坚决对手术涉及的相关医护人员进行追责。

23日中午,汤女士与哈尔滨市道里区卫健委、黑龙江省卫健委进行交涉,均答复“会尽快给出调查结果”。

23日下午下午4点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江南院区,接线人员称“可以咨询院办公室”,多次拨打医院办公室电话,但无人接听。

随后,哈尔滨市道里区卫健委医政科工作人员表示,对方回复该事件正在调查,调查结束后会及时对外公布。拨打黑龙江省卫健委电话也未能接通。

图片

如今的环境,行医运气因素很大

卫健委对4名医生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对于医生来说,是极重一锤。也就是说,这四位医生,被剥夺了行医的权利。

可即便如此,家属仍不甘心,要求对他们“顶格处罚”,开除而后快。

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扁桃体切除手术,也不要小看临床的每一次诊疗,许多我们以为的“浅滩”,其实都是暗礁在前,危机四伏。

医生,明明就是个普通职业,但却被人捧上神坛,被称为“天使”。然而,不出事千好万好,一旦出事,千金都打不住。

职业道德要求医生“医者父母心”,但法律法规又不会支持医生在出现医疗事故的时候,不追究医生的责任。

一切都是模棱两可,一切都是不得而知。

如今,行医,运气因素很大。

很多时候,说句实话,摊上医疗纠纷的医生,未必是医术不高、医德不好的那位,而只能说是自认倒霉的那个。

所以,对于医生来说,千万不可报任何侥幸心理。

图片

医疗鉴定,对医生的容错率几乎设置为零
这起医疗事故,家属已经在8月13日决定进行尸检,并选择了黑龙江省医院法医鉴定中心,大约两个月后出鉴定结果。

届时,根据结果,毫无疑问,必然会进一步追责。

扁桃体微创切除手术虽是一个小手术,但比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术,风险要高,容易发生出血。

因为两侧的扁桃体分别有5条大动脉分布,术中、术后容易继发大出血,如果血液不能及时排出,误吸入肺,就会导致患者窒息而死,而且,表面上看起来,像是肺出血。

所以,耳鼻喉科医生当的时间越长,就越不敢轻易做扁桃体手术。

为什么?就是怕出血。

云南一名心内科医生曾愤懑的表示:“我曾在行政待过一段时间,按照我们医院法律顾问的意思,现在这个医疗大环境,只要去做鉴定,医院多多少少都会有问题,因为医疗工作是人做的,病程是人写的,但是鉴定专家是上帝视角,是等病人出问题后再倒推医院有哪些过错。所以,以找错的目的去进行医疗鉴定,总能找出过错,你能说啥呢?”

如此看来,医院在此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

在医疗纠纷案件诉讼中,很多时候,医方都会感觉判决不公平。面对同样的对错是非,医患诉讼双方,在认定尺度上,一定存在不同的答案。因此,一方“解气”的判决,另一方必然会“泄气”。

于是,医患关系在一次又一次的医疗纠纷中,摩擦出了一条双方猜疑链。

患方认为医生有责任,医生对患方也多了防备之心。

不能忽视的是,每一次医院的败诉,都会增加病人看病的难度,因为防备心早已胜过了仁心。

大家不应只看到医疗事故后患方的悲情,还应该看到医生48小时、72小时连续在医院工作的辛苦。

任何一个医疗事故,任何一场医疗纠纷,任何一次医疗鉴定,医生都只应该对自己的无责先负责,然后才是患者的生命。

不是要大家偏袒医生,但不能总是打悲情牌,打着患者是弱势群体的幌子,只要死人,就必须赔偿。

虽然人命关天,但我们依然要客观面对,正确理解医生和医学。

不能让患者命运的一粒灰,变成压在医生头上的一口锅。

图片

作为医生,不要置身事外的看热闹,要以案为鉴
这些年来,医疗纠纷诉讼日益增多。

医生,只要被一次医疗纠纷“锤”过、被一个患者或家属追究过、被纠纷蹂躏过,往往就会被命运制服。

救死扶伤很容易,只要爱奉献、有情怀就行。但医者仁心,需要保护。

法律不能将医生容错率设置太低。

作为医生,不论现在的医疗环境如何、医患关系如何,客观的说,多数的患者和家属都是理解信任医生的。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医疗水平的同时,尽量多沟通多交流,争取更多一些的理解和体谅。

不要抱怨,抱怨没用。为什么?因为,我们选择不了患者。我们需要做的,只能是在临床工作中,调整最好的状态,全力以赴。

作为同行,对于每一起这样的医疗纠纷事件,都不要置身事外的看热闹。

一定要有当头棒喝的警鉴性。

来源:掌上医讯综合自医脉通、正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