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两款电动SUV被召回

9月29日,smart宣布召回部分批次车型,包括精灵#1和精灵#3,起因是部分批次车型的安全带质量问题。

此次召回,涉及2024年4月20日至2024年5月30日生产的部分精灵#1纯电动汽车,共计2545辆;部分精灵#3纯电动汽车,共计971辆。

图片

Smart汽车于2019年12月17日成立,是吉利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共同出资建立的合资企业,双方各持有50%股份。

在中国市场Smart已经转型为纯电动品牌,其基于吉利SEA浩瀚平台打造,外观、内饰设计由奔驰负责,吉利控股的浙江豪情汽车负责制造。

零售数据显示,今年1-8月,smart品牌累计销量为17997辆,其中smart精灵#1为13399辆,smart精灵#3为4598辆。

从销量数据上分析,不管是在小型纯电SUV还是紧凑型纯电SUV,smart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都不小。

图片

全面电动化转型后,smart走起了轻奢路线,这一定位使产品价格处于较高水平,超出了许多消费者对小型车的价格预期,导致其性价比不高。

尽管smart在设计上尽量优化了车内空间,但车身尺寸的限制仍然导致车内空间相对较小,尤其是后备箱空间和后排乘坐空间较为局促。

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来说,续航里程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与一些竞品相比,smart的部分车型续航里程没有明显优势。

图片

smart的价格区间,有众多车型选择,如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海豹等,这些车型在品牌影响力、性能、续航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虽然smart在智能化配置方面有一定的投入,但与一些以科技配置为卖点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相比,其配置和功能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仍有待提高。

在产品交付方面,smart曾出现过长时间的交付延迟问题。过长的等待时间使消费者的购车体验大打折扣,也导致部分消费者失去了耐心。

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品牌,smart的售后网络还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在一些地区,售后服务网点较少,维修保养的便利性不足。

在市场推广方面,smart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小,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提高。

图片

再说几句

有车主反馈,整体感觉smart“小问题”太多,包括外观件翘边、异响、车机反应慢、续航跟官方标定打折比较大等。

虽然电动化的smart车型变大了,但是从品牌发展来看,仍然属于小众。这里的小众并不仅仅指销量,还有选择的供应商、车型品控以及质价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