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气象探测“一张网”,上海有了这部综合性地方立法

图片
国庆假期即将开启,不少市民颇为关切,未来几天天气如何?
在上海,关于气象预报和预警的相关规定正式“入法”。日前,《上海市气象条例》(简称《条例》)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定时滚动发布未来四十八小时内公众气象预报;在主要节假日、国家和本市重大活动前,应当发布未来三至七天公众气象预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
“为更好提升气象工作服务本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加强气象设施建设和管理、气象预报和预警、气象灾害防御、公共气象数据开放和应用等工作,有必要对现行实施办法进行废旧立新,制定一部综合性的气象条例。”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这样阐释立法意义。
图片
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条例》要求持续创新预警发布方式,通过“随申办政务云”“社区云”和“市民云”,实现街镇应急责任人和居村社区预警信息全覆盖。拓展各类平台应用服务商发布渠道,实现高级别预警信息弹窗等预警信息分级分类发布。强化风险预警服务,建设多元化气象服务智能应用场景,为城市运行提供气象风险预警保障。
共建气象探测“一张网”
作为濒江临海的超大城市,上海人口、建筑、产业高度密集,尤其需要适应其特点,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而构建现代气象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图片
此前调研中,委员们发现,除气象主管机构设置气象设施外,水务(海洋)、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民航等行业主管部门基于各自业务需要,也建有具备气象要素探测功能的气象设施。然而,实践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气象设施建设统筹协调不够、气象数据兼容性较弱等问题。
为此,《条例》明确,“本市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共享的要求,依法推进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气象设施建设,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这意味着,各部门将合力共建气象探测“一张网”。
图片
针对超高层建筑较多的特点,《条例》还明确了气象梯度观测。比如,明确“超高层建筑的建设、管理单位及所有人按照气象探测设施布点方案和相关规定做好配合工作”。
审议中,有委员认为,超高层建筑安装气象探测设施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建设主体应当为政府主管部门。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单位是经营主体,气象探测是公共服务的需要,建筑物建设单位也不具备对气象设施设备管理、维护的专业能力。建议法规落地时进一步明确,后续建设成本应当由政府财政保障,包括持续的管理、维护等。
创新试点气象数据开放
随着城市发展,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审议中,有委员提出,气象应当坚持公益性的属性,但随着当前气象应用等各类需求的持续扩大,对于气象科技发展、气象数据挖掘、气象资源利用等方面,应当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气象领域,运用市场力量,加强气象资源的开发利用。
图片
《条例》明确,本市促进公共气象数据开放和应用,支持公共气象数据产品服务创新,推动公共气象数据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场景下的融合应用。
聚焦审议中讨论度较高的气象数据开放,《条例》明确,市气象主管机构按照安全可控、分类分级等要求,依托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数据资源平台向社会开放公共气象数据。市气象主管机构制定本市公共气象数据开放目录,明确数据开放的范围、类型、条件等。
今年1月,中国气象局明确在上海开展气象数据授权运营试点;4月,市气象局组织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启动探索实施气象数据授权运营。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公共气象数据开放应用等深化研究,定位于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结合中国气象局在上海相关试点工作的开展实施,做好数据管理等配套措施、管理制度的评估、制定、出台,推动法规要求落到实处。
气象服务“颗粒度”越磨越细
除社会公众所需的普遍性气象预测预警服务外,不少专业领域还需要精细化程度更高的专业气象服务。
审议中,有委员提出,上海是重要的枢纽型城市,涉及到进出港、物流运输,尤其是航空和航海需要专业化气象服务。
图片
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条例》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推动航运气象保障,优化港航气象服务,开展航空气象自主专业数值模式研发,推动航空气象领域核心技术专业服务业务应用。
连日来,沪上新开设多条观光航线。今年国庆期间,宝山滨江尝试解锁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推出直升机飞行体验项目,从空中俯瞰三江交汇的大江大河景观。
聚焦不断涌现的低空经济新需求,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开展专业低空航空气象服务业务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为低空飞行安全保障提供技术储备。探索人工消雾、人工增雨等人工影响天气试验成果在交通运输、空气质量改善等方面的业务化应用,保障交通运输及生态环保。
对于社会各界关注的气象大模型应用,上海将建设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加强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全体系研发,推进气象大模型等气象科技成果在城市精细化治理、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创新应用,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
当气象服务“颗粒度”越磨越细的同时,也有委员在审议中提醒:要防范预警阈值设定过低,倘若预警过多、过频繁,有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
  作者:王嘉旖
文:王嘉旖图:采访对象提供编辑:占悦责任编辑:祝越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