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头爆仓!外资疯狂涌向看涨期权!“做多中国”口号响彻华尔街!

图片
在上周,关于中国股市的一切似乎都变了。放眼国际市场,长期以来对于中国股市较为谨慎的华尔街投行们以及对冲基金机构们,突然一边倒地转向集体唱多港股与A股,“做多中国”之声响可谓彻华尔街。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参与者们,尤其是外资机构通过看涨期权这一衍生品积极追涨,导致港股市场上的恒生波幅指数飙涨至最近两年新高。截至9月30日收盘,恒生波幅指数收盘点位为32.56,盘中最高触及34.87.这是自2022年12月以来的最高点位。
图片
恒生波幅指数反映的是港股市场期权市场的普遍成本。波幅率在短期内大幅提升,表明期权(不论是看涨还是看跌期权)都在迅速变得昂贵。其所反映的事实则是投资者或金融机构寻求期权作为短期追涨工具的积极性高涨。
而这一方面表明先前采取市场中性策略的机构的仓位部署中的看跌期权持仓正在迅速爆仓,另一个那面,投资者大量涌入看涨期权市场,以在短期内迅速博取投机收益。
1 政策转向超预期
机构投资者的集体亢奋,原因是中国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政策迅速转向,大超几乎全部市场参与者的预期。
自9月24日央行降准以来,在短短几天内,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超预期的刺激措施,从消费支出到房地产市场以及股票市场,可谓无所不包。具体例如,货币政策方面,降息20bp,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bp,降准50bp,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视流动性状况,未来有可能进一步下调25-50bp。
房地产方面,降低首付比例至15%,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统一,二套房首付比例25%下调到15%,降低居民按揭贷款门槛;降低存量按揭利率至新发放水平,平均降幅50bps,潘行长表示有望帮5000万家庭每年平均减少3000元利息支出,同时缓解居民提前还贷压力。
目标性表述明确稳定地产价格,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明确目标性表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地产需求端与供给端的接续政策或加速发力。
股市方面,央行创设两个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稳定股市价格,一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工具,二是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该两项工具据测算将为市场提供8000亿~2.4万亿元的增量资金。
此外,政治局会议关于财政政策、以及对民生与消费领域倾斜的表态,传递了与以往不完全相同的思路与信号,若能落地,将带来更大影响。
图片
在刚刚过去的周日,上海、深圳、广州三大一线城市集体出台楼市新政,进一步放松限购措施。例如,上海出台“沪七条”,降首付比例、降存量房贷,以及外地人社保满1年即可买房等;广州取消居民家庭在本市购买住房的各项限购政策;深圳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同日,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时间明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各商业银行应于2024年10月31日前统一对存量房贷(包括首套、二套及以上)利率实施批量调整,降为不低于LPR减30个基点。
这些消息进一步落实了此前关于政策进一步放宽的预期,市场的看涨情绪维持。像今日香港恒生指数突破21000点大关,盘中最高触及21488的高位,是为2023年2月以来的最高点位。恒生科技指数大涨6.7%,盘中最高触及4841的高位,上望5000点。
A股方面,上证综指大涨8.06%突破3300点大关,深成指涨幅10.67%,创业板指更是大涨15.36%。至此,A股三大指数全面收复2023年5月以来的跌幅。
“似乎这一次政府部门感觉到了的紧迫性。”来自旧金山的Matthews Asia投资组合经理Michael Oh表示。“如果投资者们相信中国政府将继续大力度支持市场,那么反弹可能将持续下去,中国市场的估值确实太便宜了。”
2 机构投资者涌入期权市场
随着中国股市(包含港股与A股)大幅上涨,针对“中国企业基准指数”下跌的对冲保护成本下降至2015年以来最便宜的规模。这反映出看跌期权的成本将至2015年来最低水平,也就是说通过看跌期权去对冲市场下跌风险的投资者数量稀少或几乎不存在。
值得留意的是,该下跌对冲保护成本曾在2015年的超级牛市中达到过最低水平,而2020年疫情期间以及2022年港股下跌最为激烈的时段达到最高水平。目前低至与2015年类似,表明市场普遍认为下跌的可能性较小,没必要用看跌期权尽心对冲。与此同时,先前押注港股继续下跌的空头们,则可能创下十多年来的最高亏损规模。
图片
与此同时,中国股市看涨合约数量相对于看跌合约数量达到了自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意味着市场的看涨情绪变得非常强烈甚至可能是“狂热”。越来越多聚焦于中国股市的外国投资机构选择看涨期权进行杠杆获利,而且不对冲股市下行风险。
例如在美国,包括亿万富翁大卫·泰珀在内的顶级机构投资者都在疯狂购买中国股票资产,追踪一些中国股市基准指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看涨期权交易规模激增。在美股,围绕中国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的短期合约交易出现极度看涨交易趋势。
其他一些看涨势力则通过利用看涨期权价差头寸展期的不断滚动,即投资者将即将到期或接近到期的期权头寸移到更远的到期日,以延续他们的交易,而不是平仓或结算,但他们同时可能通过期权价差策略控制成本或锁定一部分利润。
看涨期权价差策略则指的是投资者买入和卖出两个不同行权价的看涨期权,通过这种策略,投资者可以限制潜在的风险。因为卖出的期权可以部分抵消买入期权的成本,但同时也限制了利润的上限。
来自 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资产配置高级投资组合经理马克·富兰克林表示,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人们的担忧情绪依然存在,但现在投资则们普遍持乐观态度。“由于全球资金对于中国股市的配置比例仍然较低,我们预计港股以及A股将会出现非常有意义的短期反弹,可能引发由大规模空头回补所引发的剧烈反弹。”
当然,疯狂追高的投资者当中,也不乏理性的声音。例如来自SusquehannaInternational Group的衍生品策略联席主管克里斯·墨菲警告称,如果涨势逐渐消失,这种看涨期权波动性的突然飙升可能会瞬间逆转。
克里斯·墨菲认为,希望通过买入看跌期权来对冲此举的投资者也应该非常小心,因为价格回落但隐含波动率水平也在下降,即使标的物价格下跌,也会严重限制买入看跌期权所带来的收益。他表示,买入看跌期权价差、保护性领口策略或者减少风险暴露敞口等期权策略更加有意义。
3 后市怎么看?
至9月30日收盘,恒指6日RSI(相对强弱指标)已达到96.5,为2018年底以来最高,上证指数也达94.1。对于RSI来讲,一般高于70%属于市场强势,而80%以上则有一定“超买”迹象,而超过90%则意味着极度超买。
“超买”状态持续,意味着市场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即便这些投资者对于中长期依然看好,但短期会选择获利了结,于是造成市场进一步上攻乏力或短期回调。直至技术指标恢复正常,再酝酿下一步的行情。
而以往不同的是,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伴随着市场上涨,卖空的占比也持续增加,说明市场对后续走势仍存在一定分歧。于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就是,经历了过去一周以及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连续多日大涨,后续还有多少空间?
关于后市展望,中金公司认为,短期看,破净央国企和前期超跌板块仍是市场反弹博弈方向。而中长期的角度,则要关注政策预期的后续兑现情况,究竟是继续超预期,还是符合预期,或者甚至出现不及预期的情况。
短期来看,央行金融创新工具或直接使破净企业尤其是央国企受益。另一方面,依然落后的板块,如互联网软件(2024年初至今-24.8%)、食品零售(-16.6%)、医疗服务设备(-14.8%)等,可能也是情绪驱动反弹中的博弈方向。
中长期,如果政策不断兑现、财政力度超预期,直接受益的顺周期板块有望跑赢,包括消费、地产链和非银行金融等。此外,关注对利率敏感的成长股(互联网、科技成长,生物科技等),港股本地分红和地产、以及受美国地产需求拉动的出口链等。
但若财政力度不足或慢于预期,市场可能需要震荡消化。这种情况下,中金认为,高分红仍有具有长期配置价值,可以借近期回调再择机介入。此外部分政策支持或景气向上板块仍有望受到利好提振而体现出较大弹性,如具有自身行业景气度(互联网、游戏、教培)或者政策支持的科技成长(科技硬件与半导体)。
总体而言,进入10月,随着美国大选与三季度业绩期临近,美股市场的波动性将会提升,回调似乎难以避免。相反港股与A股市场的中国资产,价格处在明确的历史较低水平,且政策托底救市意愿处在史上最高水平,相比之下港股和A股的性价比无疑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