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的国,爱我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 新黄河国庆献词

当那面熟悉的五星红旗升腾于天安门广场的上空,那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宣告似乎依然响彻于碧空之中。

七十五年前,这面高高飘扬的红旗,曾经同样映衬在我们父辈饱经沧桑又饱含热望的脸上,那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甘输给别国的倔强从此镌刻在国运深处,并不断汇聚为江海,也成为中国人共同挺起的脊梁。

其实,爱国从来都是最朴素的也最难言明的感情,尤其作为一个曾拥有如此刻骨痛楚的近代史的国家更是如此。

图片

1840年一声炮响,那个沉醉于闭关自守的“天朝上国”被船坚炮利惊醒。长城内外,烽火连连,人心之上,耻感重重,保国保种,救亡图存。“请自谭嗣同始”的呐喊撕开了那个腐朽帝国的遮羞布,但统治者不愿意为国家转型而让渡权力,民众将求新求变视为背祖离宗,当围观百姓不惜将菜叶砸向被押往菜市口的开路者时,这种义愤已经不能算作爱国,在失去了对常识常理的感知后,这样的爱国注定是空洞而愚昧的。

也正因此,一代代仁人志士践身成仁,一代代革命儿女奔走呼号——人们所爱的应该是何种面貌的国,一个国家到底以何种面貌立于天地之间?

先贤们的信念纯粹而坚定: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革命共和的势不可挡,“五四运动”的由衷呐喊,南湖红船的大道畅想,天安门上的庄严宣告,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皆存立于此,依托于此。

图片

当在历史的天空俯瞰这个沧桑古国,我们会发现,这个国家在每个历史关头的转身与抉择,其成功之处,都在于与真正热爱她的人坚定地站在一起,彼此相依。落后了就要发展,挨打了就反击,狂热过后就要回归常识常理常情,这些通俗且充实的道理,这些平淡且坚韧的人格也渐渐成为国家的国格。

从“子民”到“人民”,一字之变,却是几代中国人在“国家与人民”框架内的艰难摸索。七十五年来,我们学会了睁眼看世界,学会了更加理性与温和地去爱,学会了如何在过去与现在,他者与自我中拉开沉重的历史之弓,以求正中人类文明的靶心。

我们渐渐明白,即使渺小如蝼蚁,国家行进的步伐依然应该心怀虔诚地直视其存在,倾听其呐喊,社会的任何进步都不能以忽视一代人、一群人、一个人的体感为代价。也正因此,如今,我们不光在乎集体的荣耀,也在乎个体的欢腾;不光在乎宏大的成就,也在意微小的进步。

如果说,过去我们为“中国速度”感到骄傲,那么今天同样也可以为小人物在悲欢辗转中的生生不息而鼓舞。

图片

因为国家本质上就是具体而鲜活的人,爱国的前提就是爱人。尤其是,爱国的概念不该由任何人垄断,它本该是个开放性的议题,老人对国家的爱源自对今昔之变的欣然,中年人对国家的爱源自一家三餐的温热,青年人对国家的爱是更阳光的职场与向上流通的渠道,当然,还有一些人的爱是源自内心深处的诚挚而流淌出的理性批评。

总之,爱国不见得都要大声诵唱,爱国一样可以低声沉吟;爱国不见得都是轰动的大事,爱国一样可以是件浪漫的小事——爱,本就是简简单单的“第一人称叙事”。

在这“第一人称叙事中”,亲人、熟人、陌生人都在其中。唯有爱每一个人,人与人之间才能暖如朝阳;唯有爱每一个人,才能让普通人不在戾气投诉里哭泣;唯有爱每一个人,才能让平凡人免遭莫名的攻击与惊吓;唯有爱每一个人,才能让职场人获得职业应有的尊严;唯有爱每一个人,爱国才能变得清晰而强大,而非模糊且脆弱。

还要明确的是,爱国不是排外,爱国也绝非攻讦,如今的爱国更要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与世界文明进程之中,与那些向上向善的人群和价值观紧紧拥抱,“爱”的内核本就是一贯而统一的,只有懂得爱“人”的道理,只有知晓是非善恶的边界,只有捍卫公道正义,他的爱带给国家的才能是徐徐春风,而非窒息烟雾。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今天,当五星红旗的颜色照进繁华高楼,也照进大街小巷,当不同年纪、不同地域、操着不同口音的人群为共同的祖国祝福与喝彩,此刻,我们更要努力勉励自己——我们交给后世的,应该是一个更好的中国。

评论员:李明 摄影:王章华 摄影:黄中明 编辑:卢婷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