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航天器远程做“诊疗”听说过吗?“隔空搭脉”了解一下!

图片

航天器健康



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器,肉眼不可及,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一旦它飞着飞着“病”了,

能不能救治?

怎么救治呢?

看这里,或可“隔空搭脉”,实现“悬丝救治”。

图片


图片

嘀嘀嘀……

X型航天器数字孪生数据分析终端响起急促的提示音:“ X型航天器如果在驶向前方2千米的位置向右倾斜0.5度,可减缓300MPa的载荷压力,避免引起器体损伤。”航天研制人员根据数字孪生体测算的数据,快速将信息回传给太空中的航天器,以达到让航天器健康保持更好的状态。

以上畅想的“诊疗”方式,可以通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航天器设计研制模式实现。


这个模式为⬇

研制人员通过多领域高精度的数字孪生技术,将航天器从出生-生产-飞行的所有数据“孪生”出一个数字航天器,通过“孪生体”实时了解航天器的健康,就如同能够直接摸到千里之外的航天器“脉搏”实现诊断,并通过诊断情况采取应对,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效果。

图片


航天器在役服务过程中,

使用该模式能够实现:

▪ 对航天器的状态监测和检测维护。

▪ 仿真试验由离线运算模式转变为在线状态下对真实设备工作状态的推演与监视。

▪ 对航天器的健康状态实时智能评估。

▪ 对故障或异常快速定位,并给出相应决策。

图片

当前,航天界多采用远程诊断技术对航天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通过远程传输数据来检测和修复航天器的故障,这种方式就像医生线上与患者对话问诊,需要有航天器传回的数据,才能了解其状态。

据介绍,基于数字孪生的航天器设计研制模式,如同实时悬丝直至九霄,把住了航天器的“脉搏”。相较远程诊断,该模式能够进一步降低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时间、成本和速度,缩短对航天器的状态监测和检测维护的周期,推动未来航天器革新。



来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