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风雨兼程,75年沧桑巨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5年,是巴彦淖尔实现历史性跨越的75年。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新起点,我们回顾往昔岁月,撷取75年里部分历史瞬间,重温令人心潮澎湃的故事,聆听一路走来的足音。
追昔抚今,我们将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
1958年
包兰铁路通车
1958年10月,包兰铁路通车,临河火车站为二等站。包兰铁路横贯巴彦淖尔全境,是连接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动脉。如今,巴彦淖尔境内的临策铁路、中蒙运煤铁路专线神华甘泉、国铁西甘铁路和跨黄河运煤铁路专线锡乌线等与京包线、大秦线一起构成了北起蒙古国、东至秦皇岛能源运输国际大通道。
1958年
总干渠土方工程开工
1958年11月15日,由2万多人组成的第一批劳动大军到达黄河旁,开始总干渠土方工程的施工。到1967年6月,土方开挖全线完工,通水至三湖河。总干渠开挖以来,河套灌区灌溉面积由290万亩增加到1000多万亩。
1960年
巴彦高勒市正式成立
1960年,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升设成为巴彦高勒市,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1964年撤销巴彦高勒市,仍划归磴口县。
1961年
工商协力促进轻工业生产发展
1961年,全盟重工业大力增产生铁积极进行供应,上半年共调拨生铁120多吨,工商协力促进轻工业生产发展,大大缓和了市场小商品供应的不足,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
1962年
河套平原改良盐碱土壤
成效显著
1962年,河套灌区的广大农民总结历年防碱治碱经验,积极采取措施改良土壤、恢复地力。全盟各地都对水、旱农田作了合理布局和规划,适当压缩了水稻的播种面积,减轻了盐碱对大田作物的危害。
1963年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取得成果
各族人民以愚公移山精神,用十多年时间营造起一条长达350里的防沙林带,使乌兰布和沙区边缘的人民生活安定下来,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
1964年
广泛开展稳产高产田建设
全盟各族社员群众在收割夏季作物后,广泛开展了以规划平整土地、打修堰道为中心的稳产高产田建设。全盟投入劳力3.3万人,平整土地15.2万亩,修整和新打堰3.4万道,新增农渠1200多条。
1965年
西山咀电厂建成投入生产
1965年4月中旬,全盟第一座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火力发电厂——西山咀电厂建成并投入生产。电厂从设计、施工到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
1966年
临河县贫协写信给党中央
提出改革教育制度四点建议
1966年,临河县贫协写信给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改革教育制度四点建议:一是多办半农半读、半工半读学校,多实行社来社去、城市来社去的招生、分配就业制度。二是把中级以上的学校办到农村和工厂中去,大量的应在农村。一些工厂也有必要办到农村。三是发扬传统的勤俭办学精神,少盖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校舍。四是可以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工农(牧)兵担任教学任务。
1968年
170名知识青年
到乌拉特前旗农村安家落户
1968年,170名呼和浩特知识青年到乌拉特前旗白彦花和先锋两个公社安家落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增添了新血液。这批知识青年受到白彦花和先锋两个公社广大农牧民的热烈欢迎。
1974年
盟委要求各级办好合作医疗
盟委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加强领导,办好合作医疗。在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指引下,全盟有144个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农村牧区赤脚医生达到1429人。
1975年
打响疏通总排干战斗
全盟近7万名民工在盟委和各级党委的带领下,斗志昂扬地来到阴山脚下,打响了疏通总排干的战斗。施工中,民工早上顶星大干,晚上挑灯夜战。其后,战斗在总排干的民工达到近10万人。
1977年
民族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1977年,全盟少数民族中小学校(包括蒙汉合校)达156所,在校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达9988人,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4%。中后旗、潮格旗还开展了马背教学、巡回教学。
1978年
临河先锋桥建成通车
2017年,在桥梁下游35米处,新的先锋大桥建成通车,旧先锋桥经过近40年的岁月洗礼,完成使命退出舞台。此前的2013年,临河金川大桥建成通车,成为跨越总干渠的又一重要通道,也是全市第一座城市景观桥。
1984年
临河2路公交车开通
1984年,临河开通城里影剧院到盟医院的2路公交车,投入车辆2台,临河火车站到公安局线路的1路公交车从1台增加至8台。
1985年
第一所高校
——河套大学创建
1985年,巴彦淖尔盟委行署从地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决定创办河套大学。从酝酿筹建到建校招生,仅用了一年时间。河套大学的创立,填补了巴彦淖尔高等教育的空白。
1992年
甘其毛都口岸通关
1992年,甘其毛都口岸实现季节性通关。2004年,甘其毛都口岸被国务院批准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
如今的甘其毛都口岸已经成为国家一级口岸,是全国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
1993年
首届“华莱士节”开幕
1993年7月,为期5天的磴口首届“华莱士节”开幕。
1995年
多件产品入选
首批内蒙古名牌产品
1995年,首批内蒙古名牌产品诞生,恒丰集团生产的河套牌雪花粉、河套酒厂生产的河套老窖、临河啤酒厂生产的金川牌矿泉保健啤酒和五原昭君绒毛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昭君牌防蛀储香健康驼绒被榜上有名。
1996年
临河粮食
单产突破千斤大关
1996年,临河粮食单产首次突破千斤大关,达到531千克,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4.1%。
1997年
河套灌区配套工程
通过总体竣工验收
1997年8月30日,全区最大的农田水利项目,河套灌区配套工程通过总体竣工验收。
1998年
巴彦淖尔地区生产总值
跨越百亿元大关
巴彦淖尔市地区生产总值1955年仅为0.8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加速发展,1985年达到11.5亿元,1998年跨越百亿元大关,2012年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27.9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彦淖尔经济总量持续攀升,2021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15.2亿元。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61.1亿元,与1955年相比,年均增长6.9%。
1999年
临河绕城公路建成通车
1999年10月18日,临河绕城公路建成通车。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九五”重点项目之一,全长42千米,总投资2.62亿元,是当时巴彦淖尔公路建设史上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工程。
2000年
旗县通油路目标实现
2000年9月4日,S212省道临河至赛乌素油路改建工程全线通车,标志着巴彦淖尔“九五”期间顺利实现“旗县通油路”的目标。
2001年
临河四季青蔬菜瓜果
批发市场建成
2001年9月,临河四季青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建成。市场于2000年5月动工兴建,是全国18个重点“菜篮子工程”之一,是内蒙古西部区最大的蔬菜瓜果批发中心。
2001年
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
地质遗迹保护区建立
2001年9月,乌拉特后旗建立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地质遗迹保护区,总面积3.2万公顷。
2003年
临河新区建设启动
2003年8月26日,临河新区建设启动暨西环路、北环路开工奠基仪式举行。
2004年
巴彦淖尔撤盟设市
经国务院国函(2003)121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巴彦淖尔盟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临河市更名为临河区,市府驻临河区。2004年8月26日,巴彦淖尔盟撤盟设市庆祝大会在临河区隆重举行。
2004年
国民经济二产比例
首次超过一产
2004年,巴彦淖尔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例中二产首次超过一产,三次产业比例为32.1∶34.9∶33.0,打破了一直以来农业经济独大的状况,标志着我市在传统农牧业地区的工业化道路探索上有了新突破。
2005年
第一届河套文化艺术节举行
河套文化艺术节作为巴彦淖尔备受瞩目的文化盛典,是集文艺演出、文旅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文化盛宴,是我市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曾荣获“中国十大节庆品牌”称号。
2005年
第一条过境高速公路主线
建成通车
2005年,京藏高速公路巴彦淖尔段主线(磴巴、哈磴)建成并通车,我市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贯穿巴彦淖尔的高速公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也密切了我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2011年
第一座机场建成投用
2011年9月6日,中国民航局飞行校验中心“奖状560型”校飞飞机安全降落在巴彦淖尔机场跑道上。这是巴彦淖尔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的首架民用飞机。通过校飞、试飞、行业验收等环节后,巴彦淖尔机场获得民航局颁发的机场使用许可证,正式通航。
2012年
黄河堤防公路建成通车
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2012年10月,全长279公里的巴彦淖尔市黄河堤防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堤防公路为沿线13个乡镇、63个行政村、近23万名群众筑起了守护家园的防线。
2013年
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建成
2013年9月,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正式建成。以总干渠为中央水轴规划建设的20公里黄河旅游景观带,成为市民休闲、骑行的好去处。
2017年
富强村获评中国最美乡村
2017年1月,2016’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正式揭晓,临河区富强村位列其中,成为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荣誉的乡村。
2017年
首部地方性法规获批
2017年7月底,《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水利工程保护条例》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这是我市被赋予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规。这部条例的制定和获批,不仅对我市生态保护有重大影响,还对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完善我市地方立法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2018年
“天赋河套”
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2018年9月7日,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天赋河套”巴彦淖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举行,“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揭幕,全市首批获得品牌授权的企业和产品荣誉亮相。巴彦淖尔品牌化战略全面打响。
2018年
首列临河—德黑兰中欧班列开通
2018年5月10日,首列巴彦淖尔临河至伊朗德黑兰的中欧班列从临河站发出。
2019年
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开工
2019年4月16日,我市正式启动“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
2019年
河套灌区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19年9月4日,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灌溉论坛和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0届执理会全体会议,公布了2019年度(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WHIS)名单,河套灌区成功入选,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0年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命名为
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0年,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1年
推进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
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
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2021年6月,乌梁素海流域保护修复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发布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
2021年
黄河流域西北地区
种质基因库建成
种子“芯片”研发取得新突破
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和现代种业产业园位于巴彦淖尔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种业科技产业园、种质资源应用馆、种质资源保存库、土壤保存库、种质资源博物馆、种子检测中心等建成。
2021年5月17日,“科创中国”巴彦淖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论坛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举办。2020年“科创中国”试点工作启动,巴彦淖尔是“科创中国”唯一一个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的试点城市。
2021年
巴彦淖尔
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2021年1月,全国爱卫办发布文件《关于命名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的决定》,巴彦淖尔市正式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2021年
大中矿业上市
2021年5月10日,内蒙古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实现巴彦淖尔A股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成为自治区近九年A股第一家新上市公司。目前,我市企业上市挂牌梯队已初步搭建,形成了“培育一批、改制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格局。
2022年
二黄河入选“最美家乡河”
2022年2月7日,第二届“最美家乡河”评选活动经水利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公示,内蒙古河套灌区总干渠(俗称二黄河)名列其中。河套灌区有序开展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全面推动“数字二黄河”建设,提升二黄河在保障和服务全市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水资源支撑能力,为总结先进河流治理技术和促进节水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巴彦淖尔方案和巴彦淖尔智慧。
2022年
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
获得国务院批复
2022年4月28日,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自治区唯一获批的国家农高区。巴彦淖尔出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提出以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为主题,以硬质小麦和肉羊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全国生态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引领区、“一带一路”农牧业科技合作先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2022年
包银高铁包头至临河
5个标段全部开工
2022年春节刚过,包银高铁包头至临河5个标段全部开工。包银高铁巴彦淖尔境内总长约255.9公里,设计线路自乌拉特前旗先锋镇三顶村进入我市,沿既有包兰线走向,途经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磴口县5个旗县区,设站5座。
2023年
打好“三北”工程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2023年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这在巴彦淖尔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掀开了巴彦淖尔发展历史性的新篇章。
2023年
河套灌区首批列入
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名单
2023年5月12日,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首批列入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名单,利用5年时间将灌区内剩余的739.3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巴彦淖尔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号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实施,科学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年—2030年十年发展规划、484万亩盐碱化耕地“改盐增草兴牧”示范工程规划,制定出台项目管理、竣工验收等一整套制度机制,有力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3年
第一届巴彦淖尔农业
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举行
2023年9月12日至16日,第一届巴彦淖尔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在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会展中心举行,共集聚了9个国家农高区、12个科研院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特色农畜产品,参展企业近300家,现场各类商品交易额约0.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农博会共达成农业合作项目23个,意向性签约金额112.58亿元。期间,巴彦淖尔获授牌“中国羊都”“中国沙漠有机奶基地”,中国农业大学巴彦淖尔研究院正式揭牌等。
2023年
《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流域
生态保护条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