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庆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这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而75年前的开国大典,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意义深远的里程碑之一。
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的绍兴人,除了周恩来总理,还有多位来自鉴湖越台名士乡的杰出代表。亲历古老国度迎来辉煌新生的壮阔时刻,他们都在日记里写下了点滴感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缅怀5位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绍兴人。
(一)
“会场之庄严为余所未曾见”,正是竺可桢对会场氛围的深刻感受。
竺可桢
竺可桢,字藕舫,1890年出生于绍兴东关(今属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的一户米商之家。童年的竺可桢在一座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中度过,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人生,逐渐成长为集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为一身的杰出人物。
潜心钻研,践行学术报国路。1910年,竺可桢成为了第二批庚款官派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深造。毕业后转至哈佛大学地学系,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最终,28岁的竺可桢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面对国外优厚的待遇,竺可桢毅然选择回国,决心用所学填补中国气象科学的空白,坚持科学救国的道路。
1928年,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之聘,竺可桢上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在南京北极阁筹建气象研究所。当时的中国,政局不稳,战事日紧。每一项工作都举步维艰,竺可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心血推动气象科学进步。在他的主持下,气象研究所在全国各地建立测候所50个,这是我国最早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竺可桢真正奠基了中国的气象事业。
临危受命,“求是”精神勇开拓。1936年,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一职,当时的浙大师资最是匮乏,基础设施难尽人意。于是,他高薪聘请苏步青、王淦昌、周厚复等学术巨擘,并且坚持招收一流学生,录取考生宁缺毋滥。在他的主持下,浙大人才济济,校风焕然一新。
竺可桢先生以科学为笔,以教育为墨,书写了不朽的人生篇章。他的“求是”精神,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二)
绍兴诸暨市档案馆内收藏着一把“老算盘”,它的主人是我党一辈子从事经济工作的钱之光。
钱之光,1900年出生于绍兴市诸暨牌头王家宅村,早年接触进步思想,在同乡张秋人、宣中华等人的影响下,积极投身革命事业。1933年,钱之光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委员会委员、对外贸易总局局长。他克服艰难险阻,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封锁,从白区购买和输送食盐、医药用品、布匹等紧缺物资,保障了苏区反“围剿”斗争的需要。
1949年10月1日,在中共中央的安排下,钱之光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物资匮乏。钱之光便再次以满腔热血投身于这场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他在纺织工业部门工作的30余年里,致力于解决中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将革命的后半生全部贡献给了中国的纺织事业,成为新中国现代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他从解放前还有解放后,都是在经济战线工作,也接触很多钱财,但真是特别清廉,他这一辈子都是有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了党为了组织可以牺牲一切。”钱幼康说。
(三)
75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人民的胜利,揭开了历史新篇章,一位新闻出版界巨擘在观礼台上见证了开国大典,他就是胡愈之。
胡愈之(1896—1986),原名学愚,字如之,绍兴上虞丰惠人。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他更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巨人,学识渊博,视野开阔,观察敏锐,是新闻出版界少有的“全才”,亦是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他还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早年创建世界语学会,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亡运动,参与成立文学研究会。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1956年2月,胡愈之等人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右三为胡愈之
胡愈之一生与新闻出版结下了不解之缘,办报不下二三十种。其办报从业时间之长、历史跨度之大、编报种类之多、政治影响之远,在同行中实属罕见。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鲁迅、胡愈之、黎沛华、宋庆龄合影
1986年1月16日,胡愈之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他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普及,他长期与各界知识分子保持密切往来,是著名的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民盟领导人。他用一生的实践促进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是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当之无愧的先驱。
(四)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吴觉农与众多的国家领导人一同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吴觉农
据其子吴甲选回忆,父子三人(吴觉农、吴重远、吴甲选)参加开国大典,“那天,我父亲在天安门城楼上,我哥哥吴重远,也在另一列方队里。”“父亲有一篇日记,讲到参加建国典礼。他说,当时自己站在城楼上心情很激动,自己在上面,孩子们在下面,一起见证了这一伟大历史时刻。”开国大典的庄严与神圣,不仅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也映照出吴觉农心中那份对茶叶事业的执着与对国家的深沉热爱。
吴觉农(1897年-1989年),原名荣堂,因立志要献身农业(茶业),故改名觉农,绍兴上虞人。中国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
立志茶业,用知识武装自己。吴觉农从小就学习成绩出众,但家境的贫寒还是迫使他放弃学业,只得以务农谋生,这段经历让他第一次接触到茶叶,体会到农民的疾苦。但他不想像父亲那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1914年秋天,17岁的他进入浙江省甲种农业专科学校,主修茶叶专业。
吴觉农奠定了中国当代茶叶栽培、制作、销售的基业,也把茶叶理论提到新的高度,被陆定一誉为“当代茶圣”。他的一生,是对茶叶事业的执着追求,是对国家深沉热爱的生动诠释。
(五)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9年10月1日。拍摄地点是北京天安门城楼,拍摄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照片中带着喜悦笑容、热烈鼓掌的女士就是袁雪芬,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作为全国地方戏曲剧种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
袁雪芬曾在《求索人生艺术的真谛——袁雪芬自述》中,这样描述她参加开国大典时的感受:“1949年10月1日,我们代表跟随新选出的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我似乎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腰杆,这划时代的一刻永铸我的心中。我感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历时7个小时的游行巨龙,浩浩荡荡,充分显示了人民的力量,也激励着自己的斗志。”
袁雪芬,1922年出生在嵊州市甘霖镇杜山村(现小黄山村),是越剧改革的重要倡导人和实践者,越剧十姐妹之一,她创造了奠定越剧流派基础的尺调,创立了越剧中独树一帜且具引领作用的“袁派”艺术,是越剧界的领军人物。
袁雪芬的一生,只为越剧而生。11岁进入科班学戏,14岁灌制了女子越剧第一张唱片。20岁,已红遍上海滩的袁雪芬,因不满社会的黑暗和旧戏班的乌烟瘴气,在进步文艺思想的影响下,倡导并致力越剧改革,让越剧以崭新的面貌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也得到了中共地下党的高度关注,为袁雪芬提供了保护和支持,使她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安心从事艺术创作,更为重要的是,还为她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和帮助,使她能够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袁雪芬和越剧前辈们凝练的“兼收并蓄、勇于创新”的越剧精神,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越剧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紧跟时代步伐,以更加丰富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讲述越剧故事,展现中国魅力,创造越剧耀眼的未来。
新闻多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