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之名,致敬英烈!青岛早报推出“永志不忘”特别报道

一首抗战红歌唱了79年

97岁抗战老兵于可节回到即墨农村 用唱红歌、讲故事的方式怀念并肩作战的战友

图片

开篇语

以国之名致敬英烈。今年9月30日是我国第11个烈士纪念日,为深切缅怀抗战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由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青岛早报联合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及各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出“永志不忘”特别报道。连日来,记者深入实地调查采访,深入乡村,面对面聆听抗战老兵讲述战斗故事;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红色文物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一幕幕鲜活的先烈纪念场景、一个个感人的英烈故事,铸成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凝聚着那段峥嵘岁月的伟大精神,更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国家的尊严与荣耀。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后洪兴村抗战老兵于可节就是其中之一。于可节与战友在枪林弹雨中并肩作战,冲锋在前。面对采访,于可节讲得最多的不是自己的战绩,而是那些牺牲的战友的故事。在他的记忆里,每一位战友都是那么鲜活,他们的名字和音容笑貌,历经70多年依然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9月27日,青岛早报记者来到于可节家中,聆听这位年近百岁老兵讲述他与牺牲战友的故事。

图片
于可节向记者讲述当年与战友并肩作战的峥嵘岁月。

敌人子弹从耳边呼啸穿过

今年97岁高龄的于可节,身板依然硬朗,虽然视力已经模糊,还有点耳背,可老人说起话来声如洪钟。1945年6月入伍的于可节,经历了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多次战斗,之后又参加了解放青岛战争。回忆起70多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他依然激动不已。

“记得有一次接到了侦察敌情的任务,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我和战友扮成了百姓,混入敌占区……”于可节说,现在想起当时和敌人面对面,还真有些害怕。也是那次,年轻的于可节第一次直面死亡,直面战争的残酷。“子弹嗖嗖地飞过来……”还有一次,他们在执行任务途中和几名鬼子面对面相遇。突然,耳边冷风响起,一颗子弹呼啸而来。当时以为“挂彩”了,但是没看到出血,回去后才发现,是自己的棉袄被子弹打穿了。“离得那么近,敌人长什么模样都看得一清二楚,紧接着就是一场激战。鬼子以为遭遇上了八路军大部队,吓得一路逃窜了。”于可节声情并茂地说。

战争是残酷的,每一次的战斗都伴随着巨大牺牲。于可节说,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们连的副连长为了掩护战友,不幸中弹牺牲,于可节回忆起那个场景,眼中闪烁着泪光。“在一次指挥战斗时,被敌人发现了,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副连长的腿。中枪后,他继续指挥战斗,被再次打中胸部,英勇牺牲。”讲到这,老人哽咽了,他说,副连长是一个勇敢而善良的人,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为了保护大家,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趴在战壕里耳朵差点被“震聋”

回忆起与战友并肩作战的日子,于可节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在那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他们一起啃过冰冷的干粮,一起喝过浑浊的泥水,一起经历过生死的考验,一起紧握钢枪赶走了鬼子,那份生死与共的情谊,比钢铁还要坚固,比火焰还要炽热。在解放青岛的几次战斗中,他们同样经历了难以磨灭的岁月。“记得解放青岛的时候,发生在即墨的一次战斗,敌我双方打得非常激烈。那时候,炮声一响,地动山摇。我们趴在战壕里,耳朵都快被震聋了,就等着冲锋号一响跃出战壕冲向敌人。”于可节的声音洪亮而坚定,脸上的皱纹也随着表情的变化而更加深刻。接着,他又握紧拳头,提高了声调:“敌人的子弹像雨点一样飞过来,我们一点都不害怕。”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在激战中,几位战友不幸牺牲。“有一个同村的,还有几个是邻村和海阳的。”这些曾经一起生活、一起战斗的伙伴,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英勇无畏,什么是舍生忘死。战友的离去,给于可节带来巨大触动的同时,也激励他更加机智勇敢地战斗。他善于利用地形,巧妙地躲避敌人的攻击;他敏锐地洞察敌人的弱点,果断地发起进攻,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从未退缩,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为了胜利而拼搏。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多年过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些战斗的画面却始终深深地刻在于可节的脑海中。只要他一闭上眼,无数的场景便如电影般在眼前浮现。他看到了战友们冲锋陷阵的身影,听到了他们激昂的呐喊声;他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一首红歌唱了半个多世纪

“战斗英雄任常伦,19岁参加了‌八路军。打仗像猛虎,冲锋在头阵,完成任务坚决又认真,为人民战斗才有决心……”9月27日,秋日斜阳照在后洪兴村的大街上。这个时候,村民们熟悉的那首红歌《战斗英雄任常伦》响起。后洪兴村的人都知道,这是抗战老兵于可节的歌声,这首歌他已经在村里传唱了79年。

在烽火硝烟的岁月中,于可节和千千万万的英雄一样,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然而,这位老兵却始终忘不了在自己眼前牺牲的战友。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老人经常在村里唱起那首《战斗英雄任常伦》。

《战斗英雄任常伦》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首歌,也是为数不多的歌颂战斗英雄个人的一首歌。对于刚入伍的于可节来说,任常伦的英雄事迹便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那一刻,他在心中立下了坚定的誓言,一定要成为像任常伦那样的抗战英雄。在这个信念的驱使下,他刻苦训练,时刻准备着为祖国而战。而这首《战斗英雄任常伦》给于可节提供了精神食粮。他很快学会了这首歌,那激昂的旋律、动人的歌词,成了他内心深处最坚定的力量源泉。

70多年过去了,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却无法抹去他心中对英雄的敬仰和对那首歌的热爱。每当他唱起这首歌,眼中依然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他身上,老人挺直脊梁,微微仰头,那首《战斗英雄任常伦》便在空气中荡漾开来。那熟悉的旋律,仿佛带着他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 延伸 /

这盛世,如你所愿

入伍后,于可节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大小几十场战争,多次负伤,但他用钢铁般的意志坚守在战斗前线。1959年回到地方后,被安置在济南化工厂工作。然而,曾经的战火岁月,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1962年,他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即墨。

“这么多年,几乎每天都要在这片山上走一走看一看,给村民唱红歌、讲战斗故事。”于可节说,回到即墨后,他每日守望着这片土地,仿佛在与战友们进行着无声的对话。他会在清晨的微风中,对着曾经的战场诉说着思念;他会在夕阳的余晖下,回忆着战友们的音容笑貌。他不想让他们太寂寞,他要用自己的陪伴,让战友们知道,他们从未被遗忘……

如今,于可节每天听收音机,了解国防事业。当听到国家在军事领域取得的一项项重大成就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默默对牺牲的战友说:“兄弟们,你们看到了吗?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我们的军队也越来越现代化了。”

曾经那些炮火与硝烟、困苦与抗争,那些真实存在过的人和故事,都在于可节慷慨激昂的叙述中,从细微处缓缓勾勒出真实图景,那是老人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章。如今,每当他唱起那些熟悉的抗战歌曲,声音虽已不再嘹亮,但却充满着深情与力量。那歌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血与火的战场。他用歌声向牺牲的战友汇报着祖国如今的强大,用歌声告诉战友,他们守护的土地如今生机勃勃,他们为之奋斗的理想正在一步步实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抗战老兵于可节将初心写进岁月,用一生给出了答案。

亲眼目睹战友舍身挡枪眼

93岁抗美援朝老兵葛德均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图片

生在和平年代,我们致敬先烈——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脊梁;是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安宁与繁荣。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青岛早报记者日前采访了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葛德均,听他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图片
现年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葛德均。

忆往事

顶住飞机大炮轰炸击退敌人

1951年10月,还在青岛三中念书的葛德均被选中,成为山东军区机要训练大队译电班的一名学员。经过了8个多月的学习,1952年7月,葛德均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后勤部,成为了一名译电员。1952年9月,部队正在江苏南翔驻扎,突然奉命做长途调动的准备。几天后,葛德均跟随部队坐火车到丹东集结。1952年9月6日,葛德均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徒步1000多里路后于9月30日晚到达朝鲜元山市。葛德均说,由于白天空中有敌机的威胁,他们只能选择夜间行军。为了避开敌人的侦察和袭击,还需要走小路,以免被敌军的侦察机发现。“部队拿到的地图都是简易地图,路上的山川、河流标注得并不清楚,而且在行军过程中,到处都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便有坠崖危险。志愿军战士本就疲惫,还要在夜间行军,其中难度,可见一斑。”葛德均说。

图片
葛德均珍藏的奖章、荣誉证书等。

葛德均告诉记者,部队到达朝鲜元山后,立即在元山以南的崇山峻岭中挖坑道和构筑永久性防御工事,防备敌人从元山海上登陆。“在驻地,白天无法埋锅做饭,因为敌人的飞机一见到炊烟就狂轰滥炸,只能等晚上隐蔽做饭,中午我们都是吃冷饭。10月份的朝鲜已经很冷了,但当时大家都年轻气盛,士气颇高。”葛德均回忆道。

在元山驻扎了几个月后,1953年1月,敌人向第23军驻地发起进攻。第23军依托之前修筑的坑道工事,顶住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打死打伤大批敌人,守住了阵地。“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葛德均说,这场“丁字山之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标志性的一仗。

图片
葛德均(前排左一)和战友1954年在朝鲜合影留念。

忆战友

舍身为部队开辟进攻道路

第23军在熟悉了战场情况后,逐渐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并使后续部队适时投入战斗,第23军67师在石砚洞北山的山腰部,距敌障碍物仅120米处,挖了一条屯兵坑道,战士们称它为“特别坑道”。“在敌人鼻子下挖坑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敌人发现我们战士的行踪后,多次出动兵力破坏,都被我们的战士击退。”葛德均说,“特别坑道”能囤积大量弹药、粮食、饮水、急救包等,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3年7月6日深夜,天空被密集的雨幕笼罩,第23军67师200团战士们不畏风雨,向对面的敌军发起了反击行动。这场雨夜中的战斗异常惨烈,雨水与汗水、血水交织在一起,葛德均的战友许家朋所在的突击排冒着大雨沿侧翼向敌军主峰阵地发起攻击。“接近主峰时,敌军一个暗堡突然开火,将我们的战士压制在山腰间。”葛德均说,当执行爆破任务的战友牺牲后,许家朋不待排长命令,主动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军暗堡。前进中许家朋右腿被打断,左腿也受了重伤,他咬紧牙关,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剧痛,一步步艰难地爬向敌堡。当他终于接近目标,拉响导火索时,却遭遇了意外——炸药因受潮未能引爆。

此时,敌人的机枪疯狂扫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许家朋拖着伤腿绕暗堡爬行,寻找暗堡入口。在找不到入口的情况下,为争取时间,毅然挺身扑向暗堡射孔,用胸膛堵住正在射击的机枪。“许家朋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道路。”提起当时的场景,葛德均哽咽了,70多年前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在许家朋英雄壮举的激励下,战友们士气大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终于成功占领了主峰和次峰。尽管敌人多次组织反扑,但都被我军英勇地击退。从此,石砚洞北山牢牢掌握在我军手中,敌人再也无法染指这片土地。”葛德均说。

/ 延伸 /

比起英勇献身的战友们 任何军功章都不值一提

葛德均感叹要珍惜眼前美好生活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葛德均作为中方人员继续留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直到1958年3月才撤离朝鲜回国。入朝作战、驻守6年,葛德均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1次,在此后的工作中还被兰州军区评为英雄劳模代表,记个人三等功1次。葛德均说,“比起那些英勇献身的战友们,我的任何军功章都不值一提。”

离家从军时葛德均刚满20岁,后又随部队到青海玉树参加平叛战斗、到福建厦门驻守,退休后与几位山东籍战友还时有来往,大家一起谈起往事不禁唏嘘,感叹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和平从来都是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来之不易。”葛德均说,在战争面前,基层官兵面对的是战斗,兵团首长们关注的是战役,交战各国的元首思考的则是战略,“个人的努力和牺牲或许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个人的力量使得战略得以实现,国家意志得以彰显。”

葛德均告诉记者,电影《长津湖》中指导员梅生看着女儿的照片说的一句话十分触动人心,让他颇有共鸣,“剧中的梅生说,‘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

回忆起在朝鲜的艰苦岁月,葛德均表示,“冬天鹅毛大雪不停地下,山上的积雪有半人深,战士们的身上都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装,连睫毛上也挂着冰碴。我当时握着钢笔翻译电报时,感觉手里就像握着冰块一样刺痛,身体关节也因为极寒的天气肿胀难以弯曲。”

烈士遗物背后寄情家与国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用“菜单化”教育服务讲述好英烈故事

图片

一件文物,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它记载着烽火连天岁月中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见证着艰苦卓绝斗争中英雄们的坚定信仰。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讲述着烽火连天岁月中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更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着英雄们的坚定信仰。日前,青岛早报记者走进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听馆内工作人员讲述烈士实物馆藏室内英烈遗物背后的故事。

图片
讲解员黄腾给小朋友讲述先烈事迹。

革命文物见证历史

9月27日,记者来到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这段时间,陆续有部队官兵、社会各界代表、中小学生来到这里,了解革命故事,祭奠英烈忠魂。”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身后,烈士实物馆藏室内的英烈遗物,既是历史与初心的证明,又是现实与未来的路标。

记者跟随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黄腾来到烈士实物馆藏室,一本读书摘记映入眼帘。这是革命烈士周浩然生前使用过的读书摘记,本子周边已破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浩然毅然投笔从戎。临行前,他对亲人嘱托道:“父母大人,弟妹们,当前杀敌御侮,人人有责,决不允许日本掠我寸士。这次奔赴杀敌战场,生死未卜。这是我所有的日记手稿、发表的文章、读书札记、读过的书籍等,以及一架德国照相机,唯望父母及弟妹们保存好。如果抗战胜利后我还活着,我来取,如果我不在了,就留给后人吧!”这哪是什么嘱托,这分明就是诀别前的遗嘱。

图片
周浩然的读书摘记。

黄腾向记者介绍,为抗日救国,周浩然弃学返乡,组建了即墨县抗日义勇军,23岁的他带领这支队伍开始在青岛地区武装抗日。几个月后,就在周浩然在西尖庄村组织秘密会议时,因叛徒告密,这位满腔热血的爱国战士被敌军包围。生死时刻,他的眼神没有畏惧和退缩,有的只是真理与正义;生死时刻,他没有选择屈膝投降,而是选择了单枪匹马、殊死搏斗,以24岁的年轻生命扑向一群敌人……“周浩然牺牲了。他站着是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丰碑。他留下了这本读书摘记,以及大小13箱的珍贵文字资料。这些精神财富,将激励着我们一代一代奋勇向前。”黄腾感情饱满地讲解着。

图片
解文卿的支前模范锦旗。

展览墙上还挂着一面特殊的锦旗,这是解文卿的支前模范锦旗,是胶东军区政治部奖给她的。“解文卿是莱西人,1945年秋投身革命并担任青年妇女队长。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解文卿积极投身到拥军优属和支援前线的工作中。”黄腾介绍,1946年,在战争频繁、民工不足的情况下,解文卿带领青妇队主动请战,组织担架队上前线。在解放高密县城时,她率领担架队连夜转运伤员;在解放平度、掖县时,她率领担架队冒着倾盆大雨,往返30多里路,一连三次接送伤病员。“她脚上磨起了血泡,肩膀上磨破了皮,肿得老高,但她从不吭声、不叫苦。她的模范行为教育、带动了支前民工,区上授予她‘二等功臣’称号,胶东军分区奖给她的正是这面‘支前模范’锦旗。”1947年,解文卿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年仅18岁。

创新传承红色基因

灿若群星的英雄,汇聚成一片最为耀眼、最为壮丽的星河。他们为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用热血和生命坚守心中崇高的信仰,立起一座座穿越时空永续传承的精神丰碑,凝聚起中华儿女勠力前行的强大力量。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英烈精神的赓续传承从未中断。

“杨明斋烈士身上最为显著的品质就是他的坚定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所以我们在追求目标和梦想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不轻言放弃!”“我看到了杨明斋烈士的无私奉献精神。”“杨明斋烈士的故事还启迪我们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虽然今天的环境已经大不相同,但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更要为这个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前来参观的少先队员们纷纷表示。

杨明斋是青岛第一位加入党组织的共产党员。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馆藏着一本珍贵书籍《评中西文化观》,是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中国社会的系统性论著,作者正是杨明斋。“这是杨明斋留给我们的唯一一张正面照片,是他1938年牺牲前拍摄的,镜头前他的表情从容、坚毅,眼神中透露出始终如一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气,让人不禁对他产生深深的敬仰。”黄腾介绍,杨明斋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把发表文章、翻译著作所得的稿费全部作为党费上交组织,为培养党的后备力量,他为赴俄留学的500多名中国留学生负担衣食住行,自己一生都没有积蓄。他的朋友师哲在回忆录中曾说道:“探望时见他住在一幢楼房的底层小屋里,平日里时刻关注着中国革命形势,整天埋头钻研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希望通过著书立说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自己做饭,每日三餐只生一次火,日子过得十分简朴清苦。”

近年来,为传承红色基因,在全市形成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烈、关爱英烈的浓厚氛围,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推行“菜单化”教育服务,涵盖课程体系、践学线路、主题活动、云端课堂、志愿服务和讲师团队等,多方联动、多位一体开展宣教活动,两年时间线上线下教育覆盖面突破800万人次。

图片
朱金汉的纪念章。

让更多人铭记英烈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内还珍藏着两枚小小的纪念章——抗美援朝“和平万岁”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虽然褪去了颜色,但是依旧光彩夺目,展示着朱金汉烈士那一辈为了新中国、为了民族的未来无畏担当的精神。朱金汉是2023年寻亲成功的烈士,他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西南战役,后来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59年1月在青岛病故,现安葬在平度市烈士陵园。烈士寻亲专班帮助其家人找到了朱金汉烈士的安葬地。2023年6月,朱金汉的儿子朱建祖来青祭扫,将父亲留下来的这两枚纪念章捐赠给了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不是只有老物件可以铭刻红色记忆,无数的讲解员和志愿者也可以是传承革命烈士精神的载体。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项业务技能比赛,均斩获佳绩。守护英烈、讲述英烈,让更多人铭记英烈,有着非凡意义。他们说,“每次讲解,我都好像‘看见了’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看见了’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看见了’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为了这份传承和弘扬,纪念馆通过“菜单化”宣传教育模式,继续引导社会各界通过定制化红色教育,不断让英烈精神深入人心、绽放光彩。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 杨健 于倢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