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友好历久弥坚 更多“小而美”项目将开花结果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李严、闫明、魏宇晨)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今年也是中国老挝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是落实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新版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近日,记者对中国驻老挝大使方虹进行了专访,听她讲述中老这对好邻居、好朋友的新故事。

  自上世纪60年代建交后,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历经60余年的发展经受住了时代变迁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进入新时期,中老友好历久弥坚,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不断拓展,命运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中国驻老挝大使方虹介绍说,“中老高度互信,关系特殊友好。老挝高度认同中方的外交理念,是第一个同我们就构建命运共同体达成双边政治共识的国家。2019年我们签署了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这也是首份由双方最高领导人亲自签署的命运共同体合作文件。老挝还是首批同我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支持三大全球系列倡议的国家之一。这些第一,足见中老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前列。”

  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走得快,还走得稳,双边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的务实合作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中国连续多年是老挝的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和主要贸易伙伴。老挝80%以上农产品出口销往中国,33种农产品签署了输华议定书。2023年中老贸易额达到71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创历史新高,老挝也成为同我国双边贸易增速最快的东盟国家。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中老合作为两国人民和地区发展带来的众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今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迈入第二个十年。老挝是最早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同中国签署共建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说到中老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的成果就不能不提中老铁路,这一项目已经成为在中老两国甚至地区国家都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随着铁路通车,老挝在全世界拥有铁路的149个国家中,人均铁路里程由最后1名迅速提升至第28名。截至今年8月,中老铁路全线已累计发送旅客超38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4300万吨,为老挝直接或间接创造了10万余个就业岗位。方虹大使表示,“特别是中老铁路,作为中老之间的连心路、双赢路、友谊路,实现了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的梦想,在中老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构建起了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黄金通道’。这已经成为在中老两国甚至地区国家都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

  中老铁路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为老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让两国人民心灵相通,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交流。方虹大使表示,中老铁路在促进了人员往来的同时,更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与理解。“特别是中老铁路连通以后,旅客早上在(中国)昆明吃碗米线出发,下午就能到(老挝的)琅勃拉邦看王宫博物馆,傍晚就能到万象喝上老挝啤酒。铁路让两国人民间的距离更近了,可以说是亲上加亲。我在万象和琅勃拉邦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见中国游客的身影。我也已经有不少亲戚朋友来老挝旅游。”

  除了中老铁路,一批中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项目持续取得突破性成果。例如,中老合作的万象市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给老挝带来了十多亿美元的新增投资,创造近两万个就业岗位。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结束了老挝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此外,为加快老挝社会民生改善, 促进两国民心相通,一大批民生项目也已落地生根。老挝能源特别是水电开发前景巨大,在不断改善电力基础设施的同时,正着力于把自身打造成“东南亚蓄电池”。方虹大使介绍说,为帮助老挝电力领域提质升级,中老共同出资组建的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等一批电力项目应运而生,助力老挝将“蓄电池”变成“聚宝盆”的梦想变成现实。“我们也关注到,老挝发电能力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由于缺少完整的输电网络,导致调配能力不足,雨季弃水、旱季缺电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区近40%的电能没有办法转化为有效产能,也就没有办法变成老百姓钱包里的‘真金白银’。中老合作组建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突出问题。我们希望借助中方的先进经验,提升老挝主干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维水平,向老挝和地区国家提供优质、高效的输电服务,帮助老挝把‘蓄电池’变成‘聚宝盆’。”

  方虹大使介绍,未来,中老还将推动更多“小而美”民生项目,惠及老挝经济发展,惠及更多百姓。“下一步,我们将与老方一道,继续落实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以中老经济走廊建设为主轴,以中老铁路、电网等大项目合作为骨干,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更多‘小而美’民生项目开花结果。为中老和地区国家人民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