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镇: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片

小水井村脆苹果、双岔河流域茭白、撒嘎村香洋芋、新岔村青花椒、李家村中药材、老口村桔橙……近年来,铅锌镇坚定发展烟叶、粮油等主导产业不动摇,并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培育壮大茭白、脆苹果、香洋芋、桔橙、青花椒等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谋布局,让乡村振兴“色彩斑斓”。


采摘、分拣、运送、装箱……9月27日,记者漫步在小水井村脆苹果种植基地内,阵阵果香沁人心脾。当地种植户和村民正忙着采摘已成熟的苹果,累累硕果映照着采摘村民脸上的喜悦。

图片

图片

据了解,该苹果基地由铅锌镇山水源种养专业合作社运营,于2020年开始引入种植,目前种植面积达120余亩。成片苹果的引入种植,不仅为土地添上了不同的色彩,更是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通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当地3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探索出一条增收幸福“新果路”。

时值金秋,在铅锌镇撒嘎村,另一样深受食客喜爱的“土”货,正随着种植户的锄头不断破土而出,一颗颗圆滚滚的香洋芋格外喜人。撒嘎村出产的香洋芋色泽佳、口感好、糯性强,淀粉含量高,蒸煮后肉色浅黄、外沙里糯、质地酥松、表皮粉糯,自然裂开像绽开的花瓣,被称为 “开花洋芋”,风味十分浓郁,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价可达3元每斤。

图片

图片

据悉,铅锌镇立足自身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马铃薯新品种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建成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1个,助推特色农业向“绿”向“强”。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核心区面积已达0.5万余亩,含老新品种30余个,年产值达3000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如何挖掘乡村的价值,盘活乡村资源,发展新业态?怎样帮助农民增收致富?铅锌镇做足了谋划。

铅锌镇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这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天然优势。

立足乡土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度重视农业及农产品多元化经营发展……铅锌镇通过“政府搭台+农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唱戏”的模式,精准谋划项目,充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因村因地谋篇布局“一村一品”,培育发展各具优势的特色产业,加速构建“多点开花”的农业特色产业格局,先后打造了老口村桔橙、小岩村特色经果林、双岔河茭白、二半山区甜脆苹果及石榴、小街子村冬桃、新岔村青花椒、李家村中药材等产业,并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对产业规模化、立体化、多元化发展进行技术培训指导,逐步构建起了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并积极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以地域优势、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健康、土地增值、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道路,实现了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多赢局面。

图片

图片

“在农特产业发展过程中,我镇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科学地进行规划引导,采取‘支部引领+党员领办’的方式先行先试,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先后建成了李家村天麻、新岔村青花椒、小梁子村当归丹参等产业示范片,形成了整体连片带动效应,全镇已基本构建出‘一地一特色’致富产业的发展格局。”铅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申高告诉记者。

图片

农业项目落地生根,特色产业开花结果,铅锌镇逐渐形成了产业振兴、村集体增收、农民获利的良性发展格局。目前,铅锌镇已有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培育有农业合作社57个,其中州级以上2个,培育家庭农场36个,其中获得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个,州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个,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3个,认证登记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6个。千亩柑橘、粮油园区、马铃薯产业园,冬芒基地等远近驰名,立体山地特色农业之路越走越宽。


同时结合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特色产业,一大批小而精、特而美、竞争优势强的特色产业模式不断兴起,各类特色农业品牌相继创响,不断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推进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铅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申高表示,下一步,铅锌镇将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培园区”的发展战略,通过精准布局,逐步形成“连村成片”“集群成链”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同时进一步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发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的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积极探索并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服务模式,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加强品牌包装,以小产业促进大增收,持续推进产业健康发展,擦亮乡村振兴特色名片。


记者 王世良 王舒燕
编辑 王礼明 审核 赵海华 胡方晓 杨海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