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背后的情感适应机制:为何我们对愤怒更敏感?

图片

图片
Via:Pixabay

作者 | Jordana Cepelewicz
翻译 | Caroline
审校 | 酷炫脑
美工 | Jenny
编辑 | 加薪

一项新研究揭示了高社交焦虑个体在处理情感信息方面的新见解。研究发现,经历高水平社交焦虑的人对愤怒面孔的适应性较低,而对快乐面孔的适应性较高,这种机制可能有助于维持他们对社交线索的负面偏见。相比之下,低社交焦虑的人在愤怒和快乐面孔的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


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焦虑形式,表现为对他人负面评价的持续恐惧。这种状态对个人的社交互动和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虽然我们对社交焦虑的症状了解颇多,但对其中涉及到的认知过程了解较少。一些研究者认为,其中涉及的一个过程可能是人们对情感刺激的适应,尤其是情感面孔,这在社交互动中至关重要。

研究作者、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的副教授兼早期思维实验室(Early Minds Lab)首席研究员Vivian Ciaramitaro表示:“我一直对我们如何处理不同感官传达的信息以及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发展产生兴趣。我们感知和解读由面孔所传达的情感的能力对社交互动尤为重要。”

“我对社交焦虑这样的临床状况如何影响情感信息处理感到好奇,幸运的是,我的部门里有一位同事,Sarah Hayes-Skelton博士,也在研究社交焦虑,我有幸和她一起合作开展跨学科的研究,这有望弥合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
Ciaramitaro 解释道:“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个体往往对面孔的感知更加负面。但是,什么机制可以解释这种负面偏见呢?我们考虑可能是对情感信息的适应性改变。适应是一个基本过程,它使我们的感官系统能够重新校准,不再对重复的信息作出反应,而是专注于处理新信息。”

“在另一种影响社交线索解读的临床状况——自闭症谱系障碍中,适应性已经被证明有所改变,例如对面孔身份的适应减弱。在这里,我们考虑社交焦虑是否会导致对情感面孔的适应性改变。”

研究人员进行了两项实验,以调查高社交焦虑个体在对情感面孔的适应性上是否存在选择性偏见,尤其是那些传递社交威胁的面孔。

在第一个实验中,他们招募了85名来自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的(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参与者,年龄范围从18岁到61岁,并根据社交焦虑水平将其分为两组:高社交焦虑组和低社交焦虑组。为了确定组别,他们使用了一种自我报告量表,称为“负面评价恐惧简表”(BFNE),该量表评估参与者在社交情境中对负面评价的恐惧。在原始的85名参与者中,经过排除共病症、有效试验不足或反应偏差后,最终有76人被纳入实验。

在实验中,参与者被展示了不同程度快乐或愤怒的情感面孔。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适应性” (adaptation)技术,即让参与者短时间内观看一系列情感面孔(快乐或愤怒)。之后,参与者会看到中性面孔,以观察他们对这些中性面孔的感知是否因之前的情感曝光而发生变化。

然后,参与者被要求判断他们看到的中性面孔是快乐还是愤怒。这种方法使研究人员能够测量适应效应的强度——即重复接触情感面孔如何改变参与者对随后的中性面孔的感知。

第一个实验的结果显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愤怒面孔的适应性较弱,而对快乐面孔的适应性较强。换句话说,社交焦虑参与者在看到一系列愤怒面孔后,改变对中性面孔的感知的可能性较低。这表明,社交焦虑个体对负面、具有威胁的社交线索(如愤怒)保持了更高的敏感性,即使在重复接触后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低社交焦虑的参与者在快乐和愤怒面孔的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社交焦虑个体所表现出的适应性改变是特定于社交焦虑的,而不是情感处理的一般特征。

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了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悲伤面孔(一种非威胁性负面情感)与快乐面孔的适应性。这次一共招募了40名新参与者。实验程序与第一个实验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情感刺激中包括的是悲伤面孔而不是愤怒面孔。与第一次实验相同,参与者会先接触快乐或悲伤面孔,然后是中性面孔,最后被问到这些中性面孔是快乐还是悲伤。

第二个实验的结果显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悲伤面孔和快乐面孔的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第一个实验中观察到的适应性减弱是特定于愤怒这种社交威胁情感,而不是一般的负面情感。这支持了社交焦虑个体对传达社交威胁的情感(如愤怒)特别敏感,而对其他负面情感(如悲伤)则不太敏感,因为后者并不带有同样程度的敌意或拒绝感。

Ciaramitaro说:“我们发现,社交焦虑个体对负面情感(即愤怒面孔)的适应性较低,而对正面社交信息(即快乐面孔)的适应性较高.最初我们只考虑了这一效应的一方面, 如果你不适应且未能减弱对负面刺激的反应,你就会对负面信息过于敏感和过度反应。”

图片
Via:《Adventure Time》

“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负面偏见。如果你对正面刺激适应过度,反应减弱,你就会对正面信息不够敏感,反应不足。这类似于注意力效应的两面性,注意力可以增强对感兴趣目标的反应,也可以减少对干扰信息的反应,两者都会提高表现。”

Ciaramitaro解释道:“两个实验的结果共同表明社交焦虑可能导致对社交刺激(如面孔)的负面看法。造成面孔感知中负面偏见的一种机制是对负面面孔适应太少,或对正面面孔适应太多,这两者都会增强对负面信息相对于正面信息的反应。”

“重要的是,你会期待这种负面偏见对某些负面面孔而非其他面孔产生影响。我们预期对被视为威胁的面孔(愤怒面孔)适应性会发生变化,而对其他负面情感(如悲伤面孔)则不会,因为社交焦虑个体对威胁情感更敏感,而对非威胁情感则不然。这正是我们所发现的: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愤怒与快乐面孔的适应性有所改变,而对悲伤与快乐面孔则没有。

和所有研究一样,这项研究也有其局限性。其中一个关键局限是样本来自大学生群体,可能无法完全代表经历社交焦虑的更广泛人群。虽然研究结果对理解适应如何在社交焦虑个体中发挥作用非常有价值,但未来的研究应包括临床人群——那些被诊断为社交焦虑障碍的人,而不仅仅是不同社交焦虑水平的学生。

Ciaramitaro指出:““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考虑临床人群,而不是这里考虑的大学生样本。此外,量化治疗前后的效果,以确定这一机制更具因果作用,即随着社交焦虑的改善,适应性是否发生变化,这一点也很重要。还应考虑对其他类型情感信息(如声音)的适应性。”

此外,研究并未考察观察到的效应是否特定于社交焦虑,或是否也存在于其他状况中,如抑郁症,而抑郁症通常与社交焦虑共病。

Ciaramitaro 说:“我认为,需要更好地区分社交焦虑与抑郁在造成负面偏见方面的影响,因为抑郁本身就可能导致负面偏见,而抑郁往往与社交焦虑共病。如果我们在高社交焦虑的个体样本中纳入抑郁测量得分较高的个体,我们可能会在研究中发现更强的效应。”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的结果为理解可能维持社交焦虑的认知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新见解。

Ciaramitaro 补充道:“我认为,我们实验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使用了情感连续体上不同情感的面孔,包括不同程度的正面和负面情感。感知偏见在刺激模糊时最为普遍。展示完全情感的面孔会最小化任何偏见,而仅展示模糊面孔则会增加参与者仅作一种反应的可能性。展示一系列面孔确保参与者参与其中并保持注意力,因为他们必须判断快乐和愤怒的面孔,这需要不同的反应。”

图片
Via:《Adventure Time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酷炫脑长期征集脑科学、心理学类文章,欢迎投稿

点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