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金融地标打卡 | 天津】地下党“潜伏”在这家银行,迎接解放

天津五大道小洋楼可谓闻名遐迩,成为“近代百年看天津”的标志。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天津的洋楼,其实有大小之分,“大洋楼”同样值得一看,并且,其中还有一些红色的印记,历久弥新。



小洋楼与大洋楼


天津的大洋楼,主要是解放北路的金融建筑群。与五大道的小洋楼相比,这里的建筑也有百年历史,但体量更大,气势也更恢宏,可以说大气壮观,气派非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曾与上海并称为我国南北两大金融中心,这些大洋楼,就是昔日天津金融实力的见证。


从时间线上看,大体是先有大洋楼,后有小洋楼,这是天津近代建筑发展的脉络。


1900年后,外国在华势力日渐稳固,天津各外国租界在地域规划建设上逐步完成,西方列强将德租界威廉街、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与法租界大法国道打通为“中街”(即今天的解放北路),成了天津外国人集中工作生活的主干道路,英法及各国商人争相在中街两侧建筑洋行、银行、商店、旅馆及其他公共建筑。为了显示权力与财力,不少洋楼都是聘请著名建筑师精心设计、选用高级建筑材料建成。特别是中街的银行建筑,各呈风采,各具特点,构成天津城市的20世纪初的风景线,当时被称为“东方华尔街”。


辛亥革命前后,清朝的遗老遗少聚集天津,军阀、政客、商人也纷纷到距离北京甚近而又有外国租界可庇护的天津居住。同时原来住入天津租界的洋人、买办,也纷纷在天津建筑私人住宅。他们拥有大量资财,又需要显示权势身份,因此对私人住宅的投资毫不吝惜。这些住宅既有花园别墅,又有西式洋楼,被统称为“天津小洋楼”。


大洋楼与小洋楼,并非只是大与小的差异,二者还有功能上的协同。五大道与解放北路,当年同属英租界,相距不过两三公里。五大道的洋楼“小”,因为那里是居住区,静谧并优雅;解放北路的洋楼“大”,因为这里是办公区,壮观又气派;而位于二者之间的小白楼一带,属于商务区,有着起士林、音乐厅等一系列知名的文化餐饮品牌,高端且繁华。这体现出当年城市建设的区域规划与布局。


“潜伏”在银行里的地下党


图片

在解放北路与大同道交口位置,有一幢黄色楼房,带有浓郁俄罗斯建筑特征,为天津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曾是清光绪年间成立的华俄道胜银行旧址。这座大楼在整体设计上,既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在顶层加采光亭的做法,又采用了罗马风格的圆拱,还采用了巴洛克时期曲线型的尖山墙,属于折中主义建筑。银行入口在马路转角处,自入口进入内六角形的门厅,经门厅内两侧的弧形楼梯,可进入营业大厅。此楼为天津唯一用穹顶、采光亭的银行建筑,很有特色。


图片

今年1月15日是天津解放75周年纪念日。75年前,解放军和地下党共同打下天津,解放军指挥部设在天津杨柳青,而地下党指挥部却长期鲜为人知。近年来,经天津党史研究专家多年潜心研究证实,上述的黄色楼房就是中共“迎接天津解放行动委员会”旧址。


1948年11月,为配合解放军解放天津,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市工作部决定天津地下党“南、北系”合并,统归华北局城工部领导,成立中共天津工作委员会,对外称“迎接天津解放行动委员会”,其任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配合解放军解放天津时需要开展的各项工作。

图片

为便于指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委员会决定在市中心选房子,最终选定位于当时的中正路(今解放北路)与大同道交口的二楼,建立了指挥机关,成为地下党迎接天津解放的“司令部”。当时,这座大楼隶属国民党交通银行,一楼是银行窗口,二楼就是中共地下党秘密指挥机关。据一些老同志回忆,之所以最终选定这里作为指挥部,是因为银行相对不容易引起敌人注意,且许多党员有银行界、商界背景,方便开展工作,遇到紧急情况也便于转移。


天津工作委员会下设学校、企业、市政银行三个党委开展工作,针对国民党当局强迫永利、久大、启新、东亚等工厂企业及南开大学、北洋大学等学校南迁的情况,地下党员们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护厂、护校和反“南迁”斗争,团结争取大批工商界、金融界、文化教育界、医务界、新闻界人士。委员会还开展了出色的情报工作,如搜集海河、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各河段水位、风向、结冰期和厚度等资料;搜集国民党天津守军排连部署、人员名册、火力配备、枪炮型号、部队番号等情报,将这些重要资料转交给解放军前线指挥部,帮助解放天津。从天津工委成立直至天津解放,近50天的时间里,天津工委向地下党布置战前、战中、战后支持的任务达16次之多,天津地下党领导的第二条战线,为解放天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也正是因此,时任天津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刘亚楼曾撰文称:“天津是解放军和地下党共同打下来的。”


“东方华尔街”到“红色金融路”


网上曾有人说,在中国,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一条路名叫“解放路”,它是新中国成立的印记,记录着75年来发展的波澜壮阔和细微点滴。天津也是如此,不论是大洋楼还是其所在的解放北路,都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针对极度混乱的金融市场,天津市军管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及时采取果断措施,稳定了金融秩序。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津金融业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1949年,成立了新中国首家国营证券交易所――天津市证券交易所;天津投资公司于1951年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只股票“天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949年,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在全国首先开办了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是全国首家公布外汇牌价的银行;肃清伪币、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人民币市场工作首先在天津市完成;天津是第一个开展私营行庄联营的城市。以上这些重大金融历史事件,大多发生在解放北路的一幢幢大洋楼里。

图片

如今,中共天津工作委员会旧址是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办公楼,二楼的会议室宽敞明亮,全市金融机构相关会议常在这里召开,诸多事关天津金融改革发展的决策在这里研究、讨论、发布。同时,这幢建筑的红色历史,也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干部职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载体。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姿态各异的大洋楼仍矗立在解放北路上,如今,很多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也在此运营。近年来,解放北路又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赋予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定位,去年末,天津市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方案》,将解放北路沿线两侧区域定位为金融历史文化区,要求依托独具特色的金融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的优势,挖掘盘活载体资源,实现金融与商旅文融合发展,建设天津金融展示中心和金融机构服务中心,重点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及细分配套产业。


一幢幢百年的大洋楼记载着历史的风云变幻,如今的解放北路,已由旧中国的“东方华尔街”,华丽转身为新时代的“红色金融路”。天津金融人正满怀信心与豪情,在这里书写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
来源:天津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