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江湖”解读治水密码 ——湖南省水电设计院搭建水利“智库”筑起水利丰碑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通讯员 孟熊 周旋
今年夏天,湖南防汛抗灾形势严峻。无论是在华容县团洲垸的大堤上还是在资兴市八面山的山坡上,都能看到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湖南省水电设计院”)专家的身影。他们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湖南抗洪抢险排除“疑难杂症”。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
始建于1949年的湖南省水电设计院,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眺望全球,担负起治水兴水的神圣使命。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勘测、设计、科研、总承包以及工程监理、技术咨询、质量检测等方面,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获得了湖南水利“智库”的美名。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设计“江湖”,筑起了一座座水利丰碑。
图片
(省水电设计院为全省众多重大水利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省水电设计院供图)
摸索前行、筑高培厚——
因地制宜干成行业“教科书”
湖南人逐水而居,三湘大地因水而灵动,湖湘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本治水史。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面对水旱灾害和日益增大的粮食生产压力,全国各地掀起了水利建设大会战。
湖南地处长江南岸、洞庭湖滨,水系复杂、水患严重,大兴水利刻不容缓,但难题一个个出现,首先必须解决的便是规划设计问题。
既要有经验还要因地制宜。新中国成立之初,水工程规划设计没有行业教科书,加之湖南地形环境特殊,规划设计是摸着石头过河。
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土坝、砌石坝曾是湖南的古老坝型,但土石坝工程量大,工期长。湖南省水电设计院因地制宜,创新推出轻型坝设计思路,探索设计出3种当时国内首创的轻型坝——混凝土坝顶溢流薄拱坝、混凝土溢流平板坝、混凝土大头坝。
“轻型坝可借助两岸山体之力减少用材,只需一组支墩和挡水盖板,就可达到效果。”湖南省水电设计院总工程师彭映凡表示,这种设计,不仅适应湖南的崇山峻岭,而且用材少、工期短、见效快。
1958年,仅仅经过一个枯水期的建设,4座别具匠心的混凝土轻型坝便在湖南山区拔地而起,为30余万亩良田引来汩汩灌溉“活水”,为湖南农业大省打下了坚实的水基础。1958年,湖南轻型坝设计和建设成绩在全国中型水利工程会议上进行交流。半江溢流拱坝被指定为1961年中苏两国技术交流工程。
没有教科书,就将自己干成了行业“教科书”。湖南省水电设计院先后设计了我省最大灌区韶山灌区水源工程——水府庙水库大坝、我国首座大孔口泄流双曲拱坝工程——欧阳海水库大坝等,为湖南水利事业发展筑高培厚,在崇山峻岭之间规划设计出一座座水利丰碑。
图片
(犬木塘水库建设场景。省水电设计院供图)
迎难而上、开拓创新——
设计“论文”写在一湖四水
6月25日,位于益阳市的铁山水库今年首次开闸泄洪。在今年的多轮持续强降雨中,铁山水库为下游削减洪峰起到了重要作用。
铁山水库就地取材采用砂砾石筑坝并全面采用机械化施工。该工程处于东洞庭湖边缘地震区,地质条件复杂且有大量粗砂。
在地震区建坝已是一大“禁区”,还要用砂料筑坝,在行业内是少之又少。为确保方案安全可行,湖南省水电设计院的专家们做了大量科学实验,组成技术攻坚小组,向“禁区”挺进,开行业先河。
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大型甲级勘测设计单位,湖南省水电设计院持续推动水工程建设变革。
混凝土重力坝曾在水工程上普遍使用,但也存在诸多缺陷,革新迫在眉睫,湖南省水电设计院专家革命性地研发出一种全新型坝——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坝,并将这一坝型运用于江垭大坝,引领了行业新一轮技术风潮。
江垭大坝不仅以132米的高度成为当时全国最高的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坝,更为湘西北的防洪与能源事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后,湖南省水电设计院逐步从山区转向平原,创新推出灯泡贯流机电站闸坝枢纽工程,这一新坝型适用平原区、城市区低水头枢纽,几米到20多米的低水头电站均能运行。
马迹塘水电枢纽、大源渡航电枢纽……一批灯泡贯流机电站闸坝枢纽工程先后登场,在航运、发电领域大显身手。
将“论文”写在一湖四水。涔天河、犬木塘等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金塘冲、洞庭湖重点垸堤防加固和四口水系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项项重大水利工程穿山越岭,烙下“湖南省水电设计院”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