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丨许庆瑞:做学问,就得“顶天立地”!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本期推出《许庆瑞:做学问,就得“顶天立地”》。
图片
许庆瑞
许庆瑞:我这辈子吧,就是培养了一批学生,提出创新发展道路,开辟了这个路子,我的学生也投身到这个创新的路子里面去。
【人物名片】
许庆瑞,1930年生,今年94岁。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重要开拓者。他长期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最早提出“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成百上千家企业迅速成长。许庆瑞率先提出“技术创新的组合模式”“全面创新管理”等一个又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管理理论,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最早由许庆瑞提出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如今的常识,放到四十多年前,听着荒唐。
1982年11月,一场学术会议上,就围绕着“创新是谁的事儿”,两拨人激烈争论了几个小时。争论的一方,是一个团队:中国科学院当时的负责人;另一方,是一个人:许庆瑞。
许庆瑞:科学院说innovation(创新)应该在科学院搞,我说不对,innovation要在企业里搞,innovation是跟生产密切结合的,不是我创造一个东西出来,而是我要制造一个东西出来,给老百姓好用,这个你放在科学院行吗?实验室里面能出产品吗?科学发明科学院在搞,生产企业在搞,两头连不起来的。
实业家的子孙并没有走上实业之路
企业,这是许庆瑞从小就接触的事物,那时,它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实业”。许庆瑞的祖父,曾是江苏常州汇丰钱庄的经理,他鼓励儿子许冠群实业救国。于是,许冠群带着全家搬到上海,创办了新亚药业,那是民族制药工业最早诞生的企业之一。
许庆瑞:创办的时候很困难,抗战前夕日本美国的西药都进来了,中国的西药基本上濒临破产,他差一点去跳黄浦(江)。新四军没有药,都跑到租界里面来,我父亲就把西药拿过去。结果日本人知道了,把他们弄到日本宪兵队去了,幸亏那个队长跟我父亲的一个朋友是同班同学,要不都死在日本人手里了。
父亲创办的药厂,研发的两种药,在解放前很有名气,一种治胃病,一种治梅毒。也许,这便是许庆瑞执着于创新的源头。
图片
许庆瑞中学时的照片
1947年,许庆瑞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考入交通大学的工业管理工程系,接受的是美国式的管理学教育。四年学业期满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深造,在这里,是一套完全的苏联式管理学理念。
许庆瑞:美国是完全靠资本这么上来的,苏联人是从马克思主义《资本论》开始的,劳动创造世界这个观念,跟美国的观念完全不一样,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就是两面都看了。视野比较全面。
多年之后,许庆瑞清醒地意识到,美国的也好,苏联的也罢,中国的工业管理,还得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切身的体会,为他以后培养学生“顶天立地”的研究方法,埋下种子。
图片
年轻时拉小提琴的许庆瑞
学习美国、苏联模式 结合中国实际 发展中国自己的管理科学
历史浮沉,许庆瑞却从来没有放松对专业的思考和研究。从留校任教,到调任郑州,再到下放临安劳动,上世纪70年代,浙大复课,许庆瑞和同事筹办创建了浙江大学管理系。1980年,浙大当时的上级单位中国科学院准备组织一批学者赴美进修。看到选派名单后,许庆瑞急了。
许庆瑞:当时科学院给40个名额都是技术(学科)的,我们就给科学院院长告状,说为什么我们管理(学科)你不派人去啊?
争取到的唯一一个管理学名额,落到了英语底子好的许庆瑞头上。50岁的他,头一回出国,分别在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进修。
许庆瑞:我发现光搞生产管理不行,你没有新东西出来,老生产老东西怎么行呢?innovation这个词,就是生产技术准备,要准备产出新产品,我就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生产力是重复的,已经有现成的方案了,你把它搬过来照抄就行了。创新不行,要走新路子,前面是一片荒野,路怎么走,需要自己闯出来。回国以后,我就把美国、苏联这两套做了比较,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了我们自己的中国的管理科学。
图片
1981-1982年访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图片
1982年访问美国斯坦福大学
“不吃点苦,学不到真本事”
回国后,许庆瑞继续在浙江大学任教,带学生。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吴晓波说,做许庆瑞的弟子,“太苦”,这是很多学生当年的感受。
吴晓波:我们好几个一起读的博士生中途都退学了,他是不怒自威,谈事情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压力,他要求很高,这是一个很好的压力。
许庆瑞:不吃点苦,学不到真本事。你想马马虎虎?学不到东西!
许庆瑞要求学生“顶天”。
“天”就是学科的高峰,你不到高山之巅,你看不到大海。要达到科学的顶峰,才能够看到世界的全局。
许庆瑞要求学生“立地”。
“立地”就是要立足实际,不能专门看外国东西,讲外国话不行,要立足于本国,要把本国的企业改造出来,这叫立地。
图片
许庆瑞为研究生授课:研究与发展管理(1983年)
长期蹲点企业调研 成百上千企业尝到创新的甜头
1988年,在许庆瑞提出“技术创新”这个看法六年之后,原国家经贸委首次将这个词纳入政策文件当中。停留在政策层面的“技术创新”,需要落地生根的土壤。当年,国家指定了五个企业试点“技术创新”,许庆瑞选了当时实力最薄弱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海尔,去长期蹲点调研。
图片
图片
许庆瑞教授于1986年出版的《研究与发展管理》、1990年出版的《技术创新管理》是国内科技管理与创新领域最早的教材。
原海尔冰箱厂退休职工杨晓玲,当年是车间班组的负责人,虽然与许庆瑞多年没再接触过,但还记得许庆瑞说话的腔调。
杨晓玲:“姑娘,你在做的是什么东西?你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每一个小零件他都会拿着认真仔细地看,解释给他听,他听完了就会问,“你们每天运转的用量”或者是“你们怎么管理这个备件”,问得相当仔细。
杨晓玲说,许院士先后到她的班组调研了四五次,每次去都穿着工装,扎在工人堆里。
许庆瑞:真实情况谁在掌握呢?工人最掌握。我带着我的学生,都住工人宿舍,穿着工人的衣服,先到基层跟工人一起劳动三个礼拜,这样子会跟工人有共同语言,人家才把心里话告诉你。所以我们当时掌握的情况,工厂厂长都不知道。你穿西装跑去看,他根本不跟你讲(实话)。
图片
许庆瑞(前排左二)率团队多次赴青岛海尔调研(2007年)
吴晓波有个本事,搞研究时,说一套严谨专业的学术话语;搞调研时,又是另一套“土”得掉渣的群众语言。他说,这都是那些年跟着老师练出来的。至今,他去企业调研,都按老师说的,“三个地方必须看”。
吴晓波:一是车间现场,必须去,去找生产线,我们能够看到很具体的事情;二是仓库,一家企业好不好就看仓库。因为它的进、销、存都在这里;第三个地方要看厕所,企业管得怎么样,要从细节上去看,就看厕所做得怎么样。
1996年的《“九五”全国技术创新纲要》,提出“以企业为主体创新”的方针政策。距离许庆瑞与科学院的那场争论,过去了14年。
就在这“顶天立地”的过程中,许庆瑞又提出了全面创新的理论。
许庆瑞:创新不光是技术方面的创新,有很多是工人操作方面的创新,管理方面的创新,管理落后的话,生产根本管理不好。
图片
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许庆瑞,2007年)
许庆瑞蹲点海尔的十多年间,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冰箱厂,成长为创新型的领头羊。经许庆瑞之手的成百上千家企业都尝到了创新的甜头。
许庆瑞:现在到了创新引领的时代,创新的位置更加突出,本来创新还是我们国内的事情,现在我们就靠创新来打破封锁。有的人认为innovation我造个新东西就行了,不是!innovation是一套基础工作,是一个基本功。
别人封锁我们,我们就更不能封闭。如今的许庆瑞,还会经常订阅国际期刊,关注海外动态。他说,“顶天”是手段,“立地”是目标,最终是要解决我们中国的实际问题。
许庆瑞:“顶天立地”是为了创造解决我们中国自己问题的一条道路。读书是一个方面,生活的经历非常重要,社会体验决定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当时我在外国读完书以后,外国人要把我留下来,我说不行,我要回去,要回报我的祖国。假设我们这些人都不回来,我们国家怎么(发展)起来?国家要靠一代一代人把它托起来。
图片
2008年,许庆瑞(中)与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在一起
与夫人相濡以沫70余载
很多学生早已成为中国管理学领域的中流砥柱。在外面,很多人叫许庆瑞“老师”,在家里,许庆瑞对夫人沈守勤的称呼,也是“老师”。
许庆瑞和夫人相识于大学时代,小提琴是他们的“红娘”。70多年,从来没红过脸。老两口都爱好古典音乐,许庆瑞喜欢给沈老师拉小提琴,沈守勤喜欢听许老师的琴声。
许庆瑞:有空去听一听交响乐,对人有很大的动力。光靠念书工作也不行,还是要有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文学艺术跟我们的管理一样,给你生命力。要吸收这些文学艺术作品,这也是人类的精华。
图片
许庆瑞与夫人沈守勤2023年合影 两位都年过九旬
鲐背之年,许庆瑞每天还要在电脑前坐一坐,敲打新作。他说,要把这一套创新理论是怎么来的,写一个系列,留给后人。
许庆瑞:创新引领,创造中国更好的未来。
图片
94岁的许庆瑞每天都花一部分时间在电脑前写新作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朱敏。一踏进许先生的家门,一阵小提琴曲就钻进耳朵,一张琴弓,四根琴弦,没有点儿新意,哪能变幻出如此的婉转悠扬?!
许院士每天坚持准点看新闻,他说,只有不停地学习,不断地接触新事物,才能跟上时代。说到动情处,先生会轻轻地拉起夫人的手。坐在一旁的夫人也不说话,只是微笑着注视着先生。采访间歇,两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起身活动,互相搀着看外面成荫的绿树。窗外那一轮太阳,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樊新征 肖源
编审丨肖源
记者丨朱敏 王伟 李佳
新媒体丨李瑞
统筹|李航
视频编导丨段一民
摄像|刘浪 高兴
视频剪辑制作丨段一民
包装设计|曹懿心
鸣谢|中国工程院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