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装备为山东重点高铁工程按下“加速键”

10月1日正值国庆节,在中铁四局济滨高铁遥墙机场1#隧道支六路施工现场,来自安徽六安的工人杨国喜没有休假,而是选择继续奋战在一线。与他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来自该公司的1832名建设者。
重大工程是挥洒智慧和汗水的舞台,也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练兵场。建设现场,两台新装备——自行整体式U型槽侧墙施工移动台车、液压跨撑式明挖隧道弧形拱部施工移动台车引起记者的注意。乍一看,自行整体式U型槽侧墙施工移动台车是台庞然大物,该装备高6.7米、宽11.8米、长15米,但其“行走”起来却很轻巧。
图片
10月1日,在济滨高铁遥墙制梁场,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焊接作业。张志文 摄
中铁四局集团新建济滨高铁项目总工程师余诚告诉记者,以往明挖隧道施工,两侧一般采用支架模板现浇混凝土,需要在工人较多的情况下完成。但该项目技术人员研发的上述装备,将原先的人工工作交给机器,实现了少人化作业。
新装备上场,让工人更轻松,这一情景在该工程现场还有不少。
图片
10月1日,在遥墙机场2#隧道,工人们正在进行侧墙钢筋绑扎作业。张志文 摄
露天开挖隧道(即明挖隧道),当隧道侧墙基本成形之后,盖上混凝土“盖板”是必要的程序。只不过,这个“盖板”由混凝土和钢筋构成,起着横向支撑隧道和隔绝外界的作用。余诚表示,按照以往,弧形“盖板”一般采用支架模板等现浇方式完成,由于模板多次拼装,导致其混凝土外观存在错台现象(即相邻混凝土板高低不平)。据了解,该工程技术人员研发的“液压跨撑式明挖隧道弧形拱部施工移动台车”采用整体式钢模板施工,避免了模板错台的出现。同时,该设备设置了液压升降系统,通过升降顶倒换,实现了跨越换撑快速移动目标,解决了设置换撑结构明挖隧道的施工技术难题。
“我们坚持大力开展工艺工装创新,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和创新工作室,先后革新了明挖隧道弧形拱部结构设计技术及施工技术、基坑开挖技术、U型槽侧墙施工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余诚表示,他们自主研发了明挖隧道侧墙施工移动式桁架台车、明挖隧道弧形拱部跨撑式台车设备等工装设备4台,实现了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的目标,有效解决了长大明挖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克服了多项明挖隧道施工质量通病,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工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