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丨孙龙珍民兵班:“00”后玫瑰绽放边境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热依达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00后都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在备受宠爱中长大。然而,在祖国最西端中哈边境线的巴尔鲁克山脚下,却有一群这样的00后,她们从昔日的“娇娇女”成长为今日边疆的“巾帼守卫者”。她们就是“孙龙珍民兵班”的姑娘们。

  金秋十月,巴尔鲁克山色彩斑斓,塔斯提河畔秋风习习,带来丝丝凉意。10月2日,记者驱车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六连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正对院门的学习室内,一群身着迷彩作训服的姑娘们正全神贯注地学习

  她们留着齐肩短发,脸庞稚嫩,身材瘦小,初看之下,很难将这群女子与守边护边的重任联系在一起。然而,正是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姑娘,毅然肩负起守护边疆的神圣使命,用她们的青春和汗水,深情诠释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传承戍边薪火

  “孙龙珍民兵班”的命名,源自于一位英勇的先辈——孙龙珍。1940年出生在江苏的孙龙珍在19岁那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新疆。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骤然升级,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打破了巴尔鲁克山脚下的宁静。在那场激烈的冲突中,孙龙珍用血肉之躯捍卫着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她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9岁。

  她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的英勇事迹却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1992年6月,孙龙珍生前所在的女子民兵班被正式命名为“孙龙珍民兵班”。

  这个班由清一色的女兵组成,继续执行着屯垦戍边任务。孙龙珍民兵班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支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准军事化管理、成建制的女子民兵班。成立以来,民兵班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边海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图片

第20任“孙龙珍民兵班”合影。一六一团供图

  如今,孙龙珍民兵班已历经20任的传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党委常委、武装部部长易宗成介绍,第二十任孙龙珍民兵班2023年7月接班,由原来的12名编制扩编为18名。这是党的二十大后的首届孙龙珍民兵班,更是九师党委打造一流民兵队伍、再彰兵团巾帼风采的一个标杆班。

  “为此,白杨市人民武装部面向辖区10个农牧团场,招录18岁至28岁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青年。经过严格的笔试、政审、面试等环节,从200多人中选拔出18人,其中14人是00后。” 易宗成说。

  她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然而,当她们选择加入民兵班时,就意味着要踏上一条充满艰辛与挑战的道路。但是,她们没有退缩,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我们都是兵团三代,从小就听过孙龙珍烈士的故事,对我们影响很大。作为在国境线上长大的孩子,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保卫祖国,我感到很骄傲!” 孙龙珍民兵班副班长徐静说。

  磨砺铸就蜕变

  从昔日“娇娇女”到今日“巾帼守卫者”,这群00后姑娘的蜕变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满巴尔鲁克山时,她们便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训练。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她们都坚持不懈地练习着体能、射击、战术等技能。她们的双手被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她们的脸庞被晒得黝黑,但她们的眼神却更加坚定和勇敢。

  “最难的是一开始集训,很不习惯。”徐静坦言。

  剪短发、卸美甲、收手机,吃饭睡觉起床听号令、每天还要体能训练……“我们打小受祖辈、父辈护佑,大家一开始都很难适应准军事化管理。”徐静说,起初的半个月里,姑娘们都偷偷哭过,也有的姑娘起了退缩的念头。

  “练习射击时,我们需要肘关节贴地,时间久了我们肘关节全部都磨破了,可还得继续练习,就这样旧伤添新伤,现在姑娘们最皮实的就是肘关节的皮肤。”徐静笑着说。

图片

“孙龙珍民兵班”的女民兵们正在训练。一六一团供图

  来到孙龙珍民兵班之前,周玉萱刚刚从山西省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被录取后,瘦弱的身体扛不住训练,常蒙着被子抹眼泪。“爸爸,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想回家。”有一天,吃过晚饭,周玉萱央求教练借用手机,拨通了爸爸的电话。

  为了鼓励女儿,父亲周战东搬出了家史:“你爷爷与魏德友爷爷一起复员进疆戍边。我也服役三年,还受到了嘉奖。你通过层层选拔,进了孙龙珍民兵班。老周家三代从军,你要苦练本领,不能给老周家丢脸!”

  “听了爸爸的话,我再也没哭过。我不能当逃兵。”周玉萱说。

  集训期间,除了军事训练,她们还要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里,她们了解了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屯垦戍边的艰辛历程;在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们聆听老一辈军垦战士的亲身讲述,感受那种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对土地的无限热爱。

  集训结束,姑娘们不再依恋手机,起床哨一响迅速整理妆容 ,坐姿站姿不再懒散随意,就餐作息不再拖拉,在她们的意识里,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历练。

  然而这只是她们迈出的第一步。

  “报到那天,除了我和罗婉茜外,其他人都不熟悉一六一团六连。”徐静说,当大家看到未来两年工作、生活的地方是在离城镇60公里远的山沟沟里,有的人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会有一些失落,但那么苦的集训都扛过来了,在这里生活、工作应该也能很快适应。”苏娅回忆着说。

  “在这里,一日三餐都需要我们自己做,以前在家里,我们都是坐等现成的,如今,我们个个都是小厨师,每个人都有拿手好菜。”徐静说,她做的鱼最好吃。

  风采映照边疆

  青春是短暂的,但青春的价值是永恒的。

  在孙龙珍民兵班,这群00后姑娘用她们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保家卫国的时代篇章。

  训练场上,走正步、打军体拳、单兵训练,个个不输男儿;边境线上,她们不畏严寒酷暑,用双脚丈量祖国边境线,还能操控无人机巡查边境;展馆里,她们当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给游客和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有时半夜说梦话喊的都是讲解词。”对姜蕊和其他女民兵来说,馆内的一切都已印刻在她们的脑海中。“孙龙珍烈士很伟大,她不顾个人安危,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要将烈士的感人事迹和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讲给更多人听,让白杨市的红色文化代代相传。”姜蕊坚定地说。

  女民兵们,承担着孙龙珍以及魏德友感人故事的讲解任务。讲好烈士故事、讲好九师故事、讲好兵团故事是姑娘们的责任和使命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离驻地有100公里,只要有讲解任务,民兵都会认真准备,为参观者讲述魏德友的感人故事。

图片

“孙龙珍民兵班”女民兵正在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里给游客们讲解。一六一团供图

  除了日常巡逻和执勤外,姑娘们还积极参与连队的公益活动。她们为各族农牧民宣讲边防管理条例,帮助他们提高边防意识。她们还走进学校、社区等地,开展红色精神宣讲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英烈、传承红色基因。

  孙龙珍民兵班班长温童瑶说,“我们青年一代既生逢盛世,又重任在肩,要以新担当、新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这里是前辈们用青春与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确保它无恙!”徐静站在界碑旁坚定地说。

  还让00后民兵姑娘们自豪的是班集体出了一名真正的女兵。今年3月,经过选拔,罗婉茜进入军营。

  都说女兵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美,是因为融入了戍边无悔的不懈追求。

  如今,孙龙珍民兵班已成为一支闻名遐迩的队伍,一代又一代的女民兵们传承延续着孙龙珍爱国戍边精神。在这支队伍中,每一位姑娘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她们用自己的光芒照亮着边疆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