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新思路是“源头活水”

邵子昂

美术馆里演京剧?真有这事儿。10月6日,跨界融合项目“画中游戏”在济南市美术馆上演。项目由该馆联合济南市戏曲曲艺中心济南市京剧院共同策划推出,将京剧代表性演出剧目《拾玉镯》《钓金龟》《小宴》,立体呈现在美术馆舞台上,舞美道具成为美术馆展览的一部分,演出本身融入美术馆公共文化空间,提升了美术馆公共服务的创新力。

大众网报道,国庆假期,我省多个公共文化场所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沉浸式互动等方式,创新思路“拴住”市民和游客的心。

历史文化在公众心里扎下根,随之而来就是“按图索骥”的探寻。国庆假期里,在济南明府城片区,《老残游记》里提到的高升店“开门纳客”,成为游客“品读”历史、跟随老残游济南的新去处。客店院子里有一处“老残游记文化展示中心”,展出了10余种《老残游记》老版本,还有仿制的刘鹗书法作品、刘鹗奏折抄本、刘鹗照片等。在经营者眼里,这些属于济南的文化资源,是宣传泉城文化的“宝藏IP”,带来了文旅资源发展新契机。

公共文化服务要注重持续用力的“深耕”,还要讲究有来有往的“互动”,带动起公众沉浸其中的情绪,避免没有交集、大家“各忙各的”。蒙山龟蒙景区推出的沉浸式演艺《登蒙山 天地宽》,游客跟随主线人物庞文卿同游蒙山,和李白、杜甫、孙膑、王羲之、孔子等近十位先贤互动。淄博红叶柿岩景区联手开心麻花打造的《奇幻聊斋》,借鉴《聊斋志异》中狐仙与书生的爱情故事,在景区不同点位设置沉浸式观演区域,形成与游客充分互动的演出场景。

国庆假期前,多组儿童雕塑艺术品在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亮相,这些雕塑艺术品为济南多所小学和艺术教育基地的师生创作,材料选用玻璃钢、废弃物料、青花瓷片及拼插玩具等,结合泉城文化、古代诗歌文化,在街区原有雕塑、树木、城市家具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和谐融入周围环境,充满了童真童趣。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中写到,“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公共文化服务要重视眼前,也要重视“未来”,要善于通过“孩子的笔体”、“孩子的眼睛”,来描画他们的未来、城市的未来、国家的未来。风物长宜放眼量,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让儿童在文化浸润中快乐成长,公共文化服务的“源头活水”才会长流不息。

所有向上生长的盛景,都离不开日复一日地向下扎根。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重点之一就是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以完善文化服务供给保障。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公共文化场所创新供给思路,让公共文化服务在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向下扎根、开花结果。国庆假期全省多地公共文化场所推出的新探索,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希望,闻到了这样的芬芳。

(作者单位:济南能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