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最美海岸线·大国大港:从“手拉肩扛”到“智慧码头”,天津港的时代记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馥梅 于诗奇 通讯员 李四航

向海而兴,迎潮而上!“潮起最美海岸线·大国大港”全国主流媒体融媒行动正在进行时!此次,潮新闻联动津云,前往天津港。

渤海湾畔,巨轮靠泊。天津港内,岸桥林立。阵阵海浪拍打声中,一艘艘集装箱货轮在有序装卸,夹杂着起重机作业的厚重轰鸣声和悠长的货轮鸣笛声,七彩廊道下,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的身影穿梭在岸桥和场桥之间……

图片

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内林立的岸桥。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坐落于渤海湾西端的天津港,是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大港,连续多年跻身世界港口前十强。这一湾碧水和数座港口,是京津冀通达全球的海上门户,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

依海而生,因港而兴。从一座百年大港的蓬勃兴盛窥见的,是几代天津港人的匠心传承、一座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对如今的天津港而言,“手拉肩扛”的时代早已过去,古老与年轻的交织中,生机盎然的“智慧码头”正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野心勃勃,志在万里。

图片

天津港俯瞰图。受访者供图

“天津港人”

45岁的港口工人成卫东,从小在天津港边长大,家里距离港口只有几百米距离,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在他的印象中,儿时对天津港的记忆,是每日连续不断的轮船汽笛声和机械倒车声。

更具象一些的,则是穿着带五角星红背心的装卸工人在码头弯腰忙碌的情形。甚至在大冬天,工人们也光着膀子干得热火朝天。码头上的投光灯一照,都能看见人浑身冒着的热气。

作为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如今的成卫东身上有很多“标签”——工友口中的“拖车大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图片

成卫东站在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内。潮新闻记者 于诗奇 摄

这些标签之外,他还是地地道道的“港二代”。成卫东的父亲,1950年出生的成金刚,是老一辈天津港人。70年代参加工作,当了一辈子装卸工人的成金刚经历过那个机械化程度低、百分之七八十工作都需要靠人力来完成的“手拉肩扛”的年代。

在门吊都没有的最早期,工人们需要扛着东西通过船跳板把一麻袋一麻袋的货物搬运上船。“50公斤的麻袋,一天得搬几十吨的量”。后来,有了船吊,这些麻袋被码在一个大网兜里,一钩子能吊起十几袋,不过仍然需要靠人力把仓中凌乱的货物码平。“进口的化肥是最难搬的,在海上压了一两个月后就跟石头一样硬,和扛石头差不了多少,有时候手都抗得冒血筋。”

尽管如此,老一辈工人依然对天津港有着极其深厚的情感。已经退休十几年的成金刚,依然悉心保存着当年的老工装,“虽然已经破旧得不成样子,但是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柜子里”。

图片

成卫东在工作中。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这种对于港口的深厚情感,也同样体现在成卫东的身上。不过,与父亲那时“手拉肩扛”的工作不同,1998年进入天津港工作的成卫东,职位是一名港口拖车司机。

一趟就能运60吨货物的拖车,大大解放了人力劳动。然而,要熟练地操控长20米、宽3米的“庞然大物”,让其在狭小空间内灵活穿梭、高效运输,也绝非易事。“有时候靠的是一种多年训练而来的感觉,要做到人车合一的精湛技术,才能真正游刃有余。”从1998年至今,26年来,成卫东驾驶着拖车循环往返于码头货场之间,累计行驶路程达到了30万多公里。

图片

成卫东在介绍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的具体功能。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我们这一片都是天津港子弟,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也亲眼见证了港口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我对天津港的感情非常深。”在成卫东眼中,成为“天津港人”是一件荣耀的事情。而所谓的工匠精神,除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之外,更是“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

“对许多天津港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差事,更是一份情怀和责任,一种折不弯、砍不断的坚韧品质的传承。”成卫东说。

图片

成卫东在介绍天津港的智能化基础设施。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智慧码头”

传承的底色中,也孕育着蝶变与新生。岸桥司机坐在控制室中,像打游戏操控手柄一样就能“一键”完成货物装卸;空无一人的场地上,一个个集装箱被自动化单小车岸桥轻松吊装起;ART通过北斗导航在场地里来回穿梭,电量不足时能自动脱离队伍前去“补给”……乘着智慧化的东风,这座古老的百年大港正散发出越来越年轻的蓬勃朝气。

2021年10月17日,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产运营,开创了多项“中国智慧”在港口应用的先河。 

图片

天津港“零碳智慧”码头。潮新闻记者 于诗奇 摄

“目前,我们码头上的岸桥、场桥及水平运输的ART都是无人自动化的,效率非常高。”成卫东介绍,工人们坐在办公室里就能远程进行操控,而且最多能够实现一个人同时控制6台大型起重设备。水平运输的ART则不需要人为控制,通过代码规划好路径之后,它们可以自主高效运转,实现全球港口中最高级别(L4)的无人驾驶。

所谓的ART,是一辆辆15.6米长、1.55米高的蓝色“智能拖车”——船舶靠岸后,ART会按照系统指令,驶入自动化岸桥边上的指定位置。等岸桥上的吊具将集装箱从船上转移至ART车架上,ART便驶离绕进堆场,把集装箱“交”给轨道桥后,再回到岸边排队等候新任务。

图片

港口内变电所前停放着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成卫东如今的身份,也已不再是传统握着方向盘的拖车司机,而是这些机器人“徒弟”们的“师傅”。

成卫东自学CAD制图、代码编程等内容,把自己二十多年来积累的操作方法、驾驶技巧、工作经验标准化,写成程序指令“传授”给机器人们,训练机器人精细作业。受聘全国港口行业首批“AI训练师”,他带领团队完成200余项技术创新、获40多项国家专利。

当成卫东第一次看到智慧码头偌大的场地中空无一人,却能有序开展作业的时候,他内心的震撼无法言语。“工人们不再需要爬上几十米高的驾驶室来操控起重设备,也不需要闻着浓浓的柴油机油味运输货物,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图片

天津港内的场桥在作业中。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伴随着5G北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赋能码头人、机、场、车、船、箱等要素的不断融合,天津港的工作模式、生产效率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在成卫东看来,智慧化程度的提升给当下的港口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也激发了他不断学习深造新技术的渴望。“可以说,工人和港口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机械化走向智能化,在未来,我们会学习更多先进的技术,并把它和港口的生产结合起来,让智慧零碳码头更加先进、更加绿色。”

曾经有人问过成卫东,未来天津港的智慧化程度能有多高?他说,“我无法举例。因为几年前关于智慧码头的畅想,我们现在已经全部实现了。未来,或许一切皆有可能,也无法限量。”

图片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数字孪生平台。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海上门户”

透过一座港口窥见的,不止工匠精神的传承、智能技术的创新,也不止城市的发展繁荣和时代的缩影变迁。

从高空俯视天津港,4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213个泊位星罗棋布。作为京津冀及“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雄安新区主要出海口,天津港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用。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港时强调,“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这是一座智慧港口的志在万里,更是一座百年大港的使命担当。

图片

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受访者供图

回顾过往,1974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2001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跻身世界港口20强之列;2023年,天津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1%;集装箱吞吐量2217万标箱,同比增长5.5%,增速领先世界前十大港口,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放眼当下,升级为全球首个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港口万物智能互联”在这里按下“快进键”;多座码头完成风电、光伏并网发电,全部滚装码头实现“零碳”运营,港口绿色能源系统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5万吨;拥有集装箱航线147条,每月航班550余班,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

图片

彩虹廊桥上看到的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堆场。潮新闻记者 于诗奇 摄

这一个个数字都似在诉说,这一座坐落于渤海湾西端、古老又年轻的世界级人工深水大港,正承担起它作为一方“海上门户”的责任和使命。而在未来,它还拥有无限可能。

“我们将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打造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枢纽港口升级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全方位增强港航服务辐射功能,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天津港集团董事长褚斌表示。

一艘艘集装箱货轮仍在有序装卸,一批批货物周转每天都在轮番上演。昔日肩扛麻袋的沉重呼吸声已经远去,ART高效灵活穿梭于空阔堆场的身影就在眼前。从传统人工作业到智慧零碳无人自动化,这是几代“天津港人”凝结的共同记忆,也是这座“海上门户”踏过的历史足迹。

图片

天津港码头。受访者供图

悠长的鸣笛声再次响起,又一艘货轮即将起航,驶向宽广无垠的海平线,驶往与天津港有贸易往来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的一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