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兵团精神在这里闪光

图片

图片


兵团精神在这里闪光

作者 | 侯殿忠



秋高气爽,蓝天白云映衬下,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前伫立的王震将军雕像,格外引人注目。

因一直对那段壮阔的军垦岁月充满敬仰,今年刚到新疆,我就直奔石河子,参观这座承载着兵团精神的博物馆。

走进展厅,墙上“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标语,赫然映入眼帘,令人为之一振。

当年,新疆和平解放后,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国防建设,党中央一声令下,解放军进驻新疆,铠甲未卸,征衣未脱,便开始就地屯垦戍边。1954年10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人员大都从解放军原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和第22兵团转业而来。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设14个师,分布于新疆全境。从组建初期的17余万人,发展到现在300余万人,一代又一代兵团儿女,像红柳、胡杨一样深深扎根,成为永不换防、世代接续奋斗的戍边力量。

博物馆“艰苦创业”展厅中,老照片、破棉袄、旧铁犁、老军被……都在无声诉说着那一段平凡而伟大的历史,向人们展示着军垦战士的创业史。

当年是多么艰辛啊!军垦战士在渺无人烟、荆棘丛生的荒野碱滩上,睡地窝、煮麦粒、吃窝窝头,手摇纺车,自力更生。夏秋之夜,为防蚊虫叮咬,他们用泥浆抹身,仅露出两只眼睛。三九寒天,狂风暴雪常埋住帐篷。军垦战士的双脚冻在大头鞋中,往往要在火炉边烤一阵子才能拔出……“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一阵号声天未晓,寻火种,去烧荒。最难夜夜梦家乡,想爹娘,泪汪汪,遥向天山,默默祝安康。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这首描写拓荒的诗词,便是那个年代军垦战士不怕牺牲、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

军垦战士用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共和国农垦史上一个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根毛条,纺出第一缕棉纱,生产出第一张书写纸张,加工出第一块糖,盖起“军垦第一楼”,打出“军垦第一井”,第一次在戈壁荒漠种出大片庄稼……

70年来,兵团经历了沧桑巨变。他们发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节衣缩食,白手起家,硬是在万古荒原上开垦出一片片良田,浇灌出一片片绿洲,兴建起一座座工厂,新建起一座座城镇,最终完成了生活上自给自足、工农业从弱到强的壮举。

从博物馆出来,走进石河子市区,只见这里与内地北方很多城市并无二致,高楼林立,人流如织。这座边疆城市的市容整洁干净,道路宽阔平坦,路边花团锦簇,曾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被誉为“戈壁明珠”。看着这座充满勃勃生机、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的城市,我难以想象,新中国成立初期,它只是道边的车马店,老街上只有十几户人家,四周除了芦苇丛生的沼泽,便是一望无际的荒漠……

我不由得想起著名诗人艾青为石河子写的那首诗。他曾在这里工作生活16年,用切身体会写出了《年轻的城》: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到处都是建设工地,劳动的声音在沸腾;我的心随着手推车,在碎石公路上飞滚……

一年三百六十天,看它三万六千遍。因为它永远在前进,时时刻刻改变模样;因为我透过这个城市,看见了新中国的成长。

(首发于《解放军报》)


图片

 本期主播 简介 

陈佳明

曾服役于新疆军区某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在读。热爱播音,用爱发声,希望能用自己的声音传递“兵味儿”故事,诉说军旅人生。


温 馨 提 示

欲了解“喀喇昆仑卫士

宣传要点提示或投稿

请登录军区党委机关网

融媒体投稿综合管理平台

精  彩  推  荐

图片

总监制张新辉

监   制:孙   

   编:郭发海
   编:萨妮娅
管: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