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馆藏背后的故事|一盏马灯,映照母亲的革命情怀


江西赣南,这片红土地承载着太多的革命记忆。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珍藏着一盏马灯,这盏马灯的背后,饱含着一个动人的革命故事。



图片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这盏锈迹斑斑的马灯,见证过红军家属钟招子对8个儿子长征后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由中革军委、红军总部等机关组成的第一野战纵队和由中共中央、中央政府等机关组成的第二野战纵队,以及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于10月上旬和中旬,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等地陆续进抵于都地域集结休整,并对兵员、武器弹药、粮款进行补充,准备战略转移。10月17日傍晚至20日傍晚,中央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和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000余人,先后在于都河的八个主要渡口渡河,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出征的86000余名红军中,每五位就有一位于都籍战士。


当年,千千万万的苏区青年踊跃参加红军,苏区处处上演着“妻送郎、母送子”的动人场景。


于都银坑镇窖前村有一位母亲叫做钟招子,她有10个儿子,其中8个儿子都参加了红军,只留下年幼的曾林梅和曾林桃与母亲相依为命。


1934年10月,她的8个儿子从家乡于都出发,踏上漫漫长征路。分别时,钟招子叮嘱儿子们说:“一定要打胜仗,妈等你们回来。”


这一等就是26年。


“因我爷爷早逝,8个伯伯参加红军长征后,我奶奶独自一人挑起了家庭重担。从此,她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回家做家务。每当夜幕降临,她就坐到老屋门前的香樟树下,点亮一盏马灯,等待儿子回家。”在家乡一棵古老而粗壮的香樟树下,曾华昌动情地向记者讲述他奶奶等候儿子归家的故事。


图片

在于都县银坑镇窑前村,红军后代曾华昌(左)告诉记者,当年他奶奶钟招子曾在这棵树下提着马灯,盼望8个参加红军的儿子平安归来。


因年代久远,钟招子住过的老房子早已被拆除重建,但陪伴钟招子一起守候的香樟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绿荫如盖。


等啊等啊……钟招子腰驼了,头发白了,眼泪流干了,也没等到儿子们回来。


后来,因为流了太多的泪水,钟招子把眼睛都哭瞎了,但她依然每天点亮马灯,以期照亮儿子们回家的路,让他们看清妈妈的模样。“我眼睛看不见了,但马灯不能灭,灯灭了,儿子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图片

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启幕,展现的就是一位老妈妈手提马灯,在于都河畔期盼参加长征的儿子归来的场景。


1949年8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于都。当时,钟招子守候在队伍的必经路上,一次次地向解放军战士询问她儿子的下落,却一次次得到失望的回答。


尽管如此,她始终没有放弃内心的期盼,她依然每天点亮那盏马灯,同时点亮心底里微弱的希望。


之后,她与身边的两个儿子一起,在村后竹篙岭的大树下,修了一座空坟冢。每逢清明,她就到那里插香祭奠。


“这盏破旧的马灯,点亮了9000多个夜晚,直到我奶奶离开人世。1960年,在弥留之际,奶奶嘱咐身边的两个儿子将她安葬在那座空坟冢的旁边。”钟招子的孙子曾华昌饱含热泪地说,奶奶是多么盼望,她的儿子们有朝一日能回来……


2019年,曾华昌把这盏马灯捐赠给了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让更多人知道马灯的故事。曾华昌说,他从小就听长辈们讲述奶奶每天点亮马灯等待儿子们回家的故事,在幼小的心灵里,他对奶奶和八个伯父充满崇敬和缅怀,马灯的故事激励自己,要赓续革命传统,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图片

近日,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一群小朋友在了解马灯后面蕴藏的红色故事。


这盏马灯既是一盏母爱之灯,也是一盏革命之灯。革命战争时期,不知道有多少母亲,为远行的儿女点亮一盏回家的灯。也不知道有多少英雄儿女,再也没能见到灯光里的母亲,他们用生命照亮未来的路,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来源: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