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铜川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合篇

图片

铜川,因煤设市。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铜川人民沐浴着发展的春风,昂首阔步,奋力拼搏,历届市委、市政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奋楫向前,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转型发展持续推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勤劳朴实的铜川人民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把铜川建设成为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而不懈奋斗。

一、步履坚实,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铜川累计贡献了7亿多吨煤炭和3亿多吨水泥,但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发展动力不足的矛盾慢慢显现出来,面对困境,全市上下积极应对转型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难中求进,奋力突破,走出了一条披荆斩棘、守正创新的发展之路,经济总量实现大幅跨越,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实力快速攀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铜川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仅有0.16亿元,在1958年设市之前,生产总值仍然仅有0.46亿元。1958年4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铜川县建制,成立铜川市,经过全市人民艰苦奋斗,1966年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稳定在1亿元以上,达到1.02亿元;1978年生产总值达到2.68亿元。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期,全市经济发展迈入了新阶段,经过10余年不懈努力,1992年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达到11.49亿元;2008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18.57亿元;2011年突破200亿元,达到201.90亿元;2017年突破300亿元,达到300.95亿元;2021年突破400亿元,达到466.38亿元;2023年,全市突破500亿元,达到510.63亿元,经济总量逐步攀升。纵观发展历程,铜川生产总值过亿用了17年,从10亿到100亿用了16年,从100亿到200亿用了3年时间,从200亿到300亿用了6年时间,期间有十余年生产总值增速达到两位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人均生产总值方面,1949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仅为75元,1956年为152元,1989年跃上千元台阶,达到1098元,2007年达到11440元,从千元到万元用了19年时间;202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52242元,突破5万元大关;2023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2435元,是1949年的965.8倍,是1978年的170.8倍。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是全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铜川市财政实力十分薄弱,194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有96万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财政“造血”能力逐年提升,1978年达到4505万元,1992年跨上亿元台阶,2009年达到10亿元,从亿元跃升至10亿台阶用了17年,从10亿到20亿仅用了3年时间。2023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25.14亿元,是1949年的2619倍,是1978年的56倍。财政收入的显著提升,在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坚强保障作用。

二、乘风破浪,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从单一到多元,量质双升;工业经济从弱小到支柱,作用凸显;服务业从匮乏到丰富,扩规提质,产业发展多点发力,推动铜川市经济阔步前行。

(一)农业经济欣欣向荣

铜川市位于全省中部,地处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农业经济规模化产业化步伐艰难。面对地形与气候的制约,铜川市积极应对,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38.45公斤增加至2023年的323.29公斤,增长7倍;总产由1949年的5.44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32.62万吨,增长5倍,近年来粮食接连实现丰产,铜川市自主培育的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是近10年来我省首个通过国家审核的农作物品种,创陕西省旱地小麦小面积单产最高纪录,为陕西渭北旱地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和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聚焦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紧抓苹果、樱桃、鲜桃为代表的果业经济,“铜川大樱桃”“铜川苹果”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孟家原桃”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依托“药王”品牌,深挖中药材产业潜力,2023年,铜川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6.32万亩,产量8.46万吨。

(二)工业经济难中求进

75年来,铜川市工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依托资源优势,由小到大,194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仅0.038亿元,随着铜川矿务局的成立,工业增加值在1978年达到1.68亿元;经历煤炭、建材产业的兴盛时期,在改革开放后,工业增加值于1994年突破10亿元,期间新川水泥厂和陈家山煤矿的相继投产,使得铜川煤炭产量一度占据全省总量的70%,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西北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企改革推进利好影响下,工业增加值于2011年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2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949年的23.5%,提升到2023年的43.3%,比重提升了19.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支柱和压舱石作用已然显现。目前,铜川市共有工业大类29个,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2023年,全市原煤、洗煤产量近2500万吨、水泥及熟料产量2500余万吨,电解铝产量30万吨、发电量140亿千万时。

(三)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

新中国成立初期,铜川市经济发展重工业轻三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商贸服务业也尚未成型,全市仅有少数粮食和日用品小型商铺,难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194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仅为0.042亿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贸业初露尖角,经过七十、八十年代个体私营经济的加持,在1984年服务业增加值终于过亿,达到1.085亿元,于2013年冲破百亿大关,达到100.29亿元,尤其是2017年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的召开,市委、市政府深刻分析发展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着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2023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9.98亿元,伴随着近年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铜川市现代服务业云程发轫,前景可期。

三、筚路蓝缕,“三驾马车”砥砺奋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铜川市投资规模频频跨越台阶,消费市场各处涌动着盎然生机,外向经济春水初生,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动力满满,拉动经济稳健向前。

(一)投资项目亮点纷呈

近年来,铜川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思想,认真落实“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环境、大抓落实”的工作部署,固定资产投资砥砺前行。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看,1952年铜川市全社会固定资产仅为42万元,随着三里洞水厂、市人民医院、铜川火车站、陈家山煤矿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投产下,投资总额于1982年过亿元;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铜川市铝厂、新川水泥厂、铜川百货大厦等项目扩建动工的拉动下,1998年投资总额突破10亿元;铜川矿务局玉华煤矿、华能电厂、铝厂二期、玉皇阁特大桥等大项目的建设,2010年投资总额跨上百亿台阶;近十余年,在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区南部产业园等四大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孙思邈纪念馆、延西高速公路、照金滑雪场及全民健身馆等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投建运营下,尤其是在铭帝铝业、冀东和尧柏两条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等一批大项目的建成拉动下,投资总额逐年增加。1952年-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554.89亿元,年均增长17.4%,为铜川市经济社会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二)消费市场繁荣兴旺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种物资匮乏,商品流通不畅,直到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市场活力有效增强,个体私营经济逐渐弥补集体经济在部分领域的缺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49年的479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13826万元。近年来,铜川市打造5个中心商业区,建成改造20个大型综合超市或连锁超市,形成了以新区大耀城、荣盛广场、耀州区中央广场、王益区正大百合商场,宜君、印台好又多商业广场为代表的商业综合体,华润万家、麦谷鲜生等知名连锁超市陆续入驻,城市商圈体系日臻完善。如今人们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促使“线上+线下”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各类商品消费优化升级,文旅、健康养老等领域消费日渐成熟,城乡消费携手前进。202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81亿元,分别是1949年、1978年的3629倍和126倍,商贸业从基础薄弱,稳步迈向兴旺发达,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三)对外贸易日新月异

就地理位置而言,铜川市地处内陆,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近年来,全市不断创新外贸工作思路,抓住入世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西安都市圈”建设,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制定“进出口实绩企业情况表、进出口潜力企业情况表”2类清单,确定一批重点主体支持项目,对重点外贸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的个性化服务。202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6.9%,其中出口增长1.41倍。全市人均货物进出口总额2173元,同比增长16.27%;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0%,较上年提升0.39个百分点,不断推动开放型经济取得稳步向好发展。

四、破旧立新,高质量全面转型重塑新姿

新中国成立初期,铜川市农业占比较高,194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9.4:24.1:26.5,随着对煤炭的开采和利用,1958年时三次产业结构为26.7:48.3:30.0,二产占据半壁江山,为了改善“煤主沉浮”现状,促进产业协同发展,近年来铜川市以建成“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服务业发展,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3:47.7:45.0,农业、工业、服务业协同发展。与此同时,市场活力不断激发,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3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比过半,达到51.0%。工业方面,75年来,铜川市工业经济从最初“一煤独大”的超重型工业结构,到“多点开花”的“煤、水泥、铝、电”支柱产业与接续产业的协同发力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出“陕西制造,铜川配套”的发展思路,不断壮大先进制造产业与新兴产业集群,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比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步入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投资方面,从产业投资结构看,经历了全民基建投资、生产性投资、以二产为主的更新改造投资和第三产业投资为主的发展历程,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1994年的0.9:71.2:27.9,渐变到2023年的7.4:30.8:61.8,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方面,近年来,在互联网的春风拂动下,全市助力打造电商供应链、产业培育、仓储物流等相融合的现代化电商产业聚集区,目前全市工商注册电子商务企业约1300户,耀州区数字电商产业园现已入驻各类电商企业300余家,电商体系初具雏形。

五、久久为功,幸福铜川惠及万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铜川市委、市政府始终聚焦民生关切,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居民生活从温饱困难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持续提升。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进步。75年来,铜川市经历了从空白到低水平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进的演变过程,尤其近年来,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市委、市政府既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工程”,又尽力而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023年,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人均待遇水平达到180元以上,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医疗方面,彻底解决了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多年“穿底”问题,保障了医保基金持续健康运行,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100%参保。就业方面,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82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万人,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273万元、惠及职工3.96万人。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75年来,铜川市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聚焦城乡统筹发展,科教文卫不断繁荣,收入水平节节提升。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294元增加至2023年的4055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61元增加至14140元。百姓“吃穿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智能家电走进寻常百姓家中,人民的生活从实用型向发展型再向享受型过渡,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平方米,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7辆,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804元,人们拥有居家享受安逸生活的底气,也拥有“说走就走”看世界的勇气。

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由于长期的煤炭开采和水泥生产,铜川市过往曾被称作“煤城”、“吃饭捂着碗、走路眯着眼”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迫在眉睫。随着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实施,为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机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实施的“翠屏工程”更是当时国土绿化的一个缩影,尤其是近年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打响,擦亮了城市绿色发展底色。2023年,铜川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中前进16位,位列关中7市区和汾渭平原15地市第一;污染地块、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通过评审;国家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方案通过省级审核,成功入选“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铜川由“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蜕变成为天蓝、山青、水秀、人美的美丽新城。

积小流,成江河;积跬步,致千里。75载风雨兼程,75年攻坚克难,站在新坐标,朝着新起点,奋进新征程,铜川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发展信心,激情逐梦,开拓进取,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


图片 责任编辑 | 王     兴
        排版 | 武 丽 娜
        主编 | 李 宏 国
         来源 | 铜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