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功实现中华鲟人工繁殖,首批“国庆宝宝”诞生

全文1182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上海成功实现中华鲟人工繁殖,首批“国庆宝宝”于2024年10月1日22时孵出,截至10月8日,幼苗身长已达18毫米。

02此次人工繁殖成功填补了长江下游及长三角地区的科研空白,有助于实现鱼类种质的延续并为野生资源提供持续补充。

03为此,科研人员通过优化饵料供给、提供优质蛋白源饲料、改进培育水环境、加强水温调控等多项举措,最终实现中华鲟的人工繁殖。

042024年9月中旬,科研人员完成了100多尾中华鲟的体检,筛选出可用于开展人工繁殖试验的亲鱼13尾。

05该中心将进一步优化试验流程,固化技术标准,为下一轮科研工作和今后中华鲟在上海大规模人工繁殖打好基础。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2024年10月1日22时左右,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在崇明基地成功孵出第一尾人工繁殖成功的中华鲟,截至昨天(10月8日),该幼苗身长已达18毫米,同批诞生的近5000尾中华鲟宝宝均健康成长。这是上海首次成功实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填补了该项技术在长江下游及长三角地区的科研空白。

图片2024年10月8日,首批中华鲟宝宝长到18毫米。

图片

中华鲟在地球上已存活约1.4亿年,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同时,中华鲟还是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旗舰型物种。

2021年,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攻关,并于2023年底组建“国宝中华鲟人工繁殖攻关团队”,制订攻坚目标,开展科技攻关。

图片2024年10月8日,首批中华鲟宝宝长到18毫米。

图片2024年10月8日,首批中华鲟宝宝长到18毫米。

此前,科研人员遭遇数次因亲鱼体质不达标而造成的人工繁殖失败。通过不断优化饵料供给、提供优质蛋白源饲料、改进培育水环境、加强水温调控等多项举措,中华鲟人工繁殖终于“喜事”将近。

2024年9月中旬,试验迎来重要节点——亲鱼体检,科研人员通过生长检查、B超检查、血液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综合评估,经过连续十几天的检查,首轮共完成100多尾中华鲟的体检。

随后,通过对体检数据的比对分析,再筛选出可用于开展人工繁殖试验的亲鱼13尾,其中雄鱼8尾,雌鱼5尾。

9月24日,时机成熟,攻关团队最终分别选取4尾身强体壮、精力旺盛成年雄性中华鲟,和身体健康、体态丰满的4尾雌性中华鲟进行试验。为提高成功率,此次试验分两批次进行。期间,攻关团队还克服了雌鱼催产困难、卵子发育进展过快等难关,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10月1日22时,在经历100多个小时孵化后,第一尾中华鲟仔鱼顺利破膜孵出,标志着国宝中华鲟在上海人工繁殖取得成功。随后几天,总计近5000尾中华鲟仔鱼陆续成功孵出,第一批中华鲟宝宝取名为“国庆宝宝”。

图片认真查看中华鲟宝宝生长。

图片雄性中华鲟。

图片雄性中华鲟。

人工繁殖及放流是保护鱼类物种的关键手段,有助于实现鱼类种质的延续并为野生资源提供持续补充。中华鲟人工繁殖在沪取得成功,意味着我国又多了一处可以“自给自足”研究和保护中华鲟种群的研究机构。

图片配制催产针剂。

图片注射催产针剂。

图片中华鲟妈妈准备排卵。

图片中华鲟爸爸准备排精。

图片中华鲟妈妈准备排卵。

“得益于‘长江大保护’,我们从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变身’为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从‘管理处’时期算起,我们用了20年时间,终于亲手人工繁殖出了上海的中华鲟!”中心副主任郑跃平博士激动地说,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也正是科研人员践行长江大保护的鲜活成果。“不管是‘管理处’的执法人员还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都成了长江大保护工作的一线人员。”

图片中华鲟妈妈正在排卵。

图片中华鲟爸爸正在排精

图片中华鲟妈妈正在排卵。

图片对中华鲟进行人工授精。

图片对中华鲟进行人工授精。

图片中华鲟受精卵转入孵化框。

图片中华鲟宝宝孵化出膜。

图片中华鲟受精卵正在发育。

据介绍,该中心将进一步优化试验流程,固化技术标准,为下一轮科研工作和今后中华鲟在上海大规模人工繁殖打好基础。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