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起那“童年的歌谣”

“我娃是个福蛋蛋。福里生,福里长,从小就能把福享……”近期热映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野孩子》收获好评不断。片中,王俊凯饰演的马亮用家乡话唱童谣哄弟弟入睡的片段,让无数观众深深共情。

图片《野孩子》艺术海报巧妙呼应了童谣中的祝福之意

“泪目了”“小时候姥姥哄我入睡也爱唱童谣”……在社交媒体上,网友纷纷感慨,一曲童谣唱出了久违的“童年味道”。

童谣曾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喜欢唱童谣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少了,很多孩子一张口就是流行歌曲、网络热梗。

童谣为何日益减少,是创作遇到了“瓶颈”,还是我们不再需要?曾经萦绕在耳畔、荡漾在心底的那些童年歌谣,如何才能再度唱响?

一、古老的童谣是个宝库

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之间的歌谣,又称“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等。《国语·晋语》言:“童,童子。徒歌曰语。”其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明确定义。千百年来,童谣以其独特的魅力,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孩子快乐成长。

图片

儿时的“欢乐口诀”。童谣,既有靠曲调伴奏的“歌”,也有靠吟诵传唱的“谣”,它们大多生动有趣、节奏明快,为孩子们带来数不尽的纯真与快乐。

长辈们口中念叨的“呜哩哇呜哩哇,娶个媳妇没头发”,比着划船动作说“坐小船儿,划小船儿,一划划到前海沿儿”,是逗弄孩子的“神器”。游戏时,孩子们齐声高喊的“手心手拉背,不过不带来”,是“分帮”的“迎战口号”;“马兰开花二十一”,是跳皮筋不可或缺的“战歌”。有时,孩子单单哼起“一米二米三,上高山,高山上不去,滚下去”这样充满童趣的歌谣,就已忍不住开怀一笑,如果再有小伙伴附和,乐趣更是妙不可言。

知识的“百宝箱”。在成长过程中,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童谣是孩子们获取知识、启迪思考的重要来源。

比如,“小老鼠,上灯台”“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小老鼠的生活习性、小白兔的外形特征。又如,“一枝园,二郎庙,三山街”,教会孩子数数和掌握地名。一些自然知识、社会规范等,通过童谣的方式很容易就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不训诫、不说教,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不仅如此,童谣既贴近生活又充满想象,往往能启发孩子神思遐想,激发创造力。

图片

文化的“蒲公英”。融合了儿童文学和歌曲特色的童谣,大多具备真善美的主题、生动的语言、简单的旋律、诗意的吟咏,易懂易学,传承传播文化天然具有优势。

大家耳熟能详的《忙年歌》,完整描绘了各地民间的春节习俗;童谣《我在张家学打铁》,以拍掌游戏的方式表达岁时民俗信息;《红嘴哥》,展现的是黎族传统婚俗“槟榔订婚”……这些传统童谣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将民俗文化、民族记忆润物细无声般地种进了一代代人的心里。

二、儿时的歌谣荡漾在心头

这几年,童谣时不时引发公众关注,成为热点话题。“不要怕船小,不要怕浪头高。用力呀用力,摇啊摇啊摇……”老童谣《摇船》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第五季》的舞台,圈粉无数,很多网友表示,“不知为何,自己莫名就被这简单的歌词和旋律感动了”。原本是为儿童而作,在儿童间传唱的童谣,何以令成年的我们久久不能释怀?

图片孩子们喜欢边跳皮筋边唱童谣

“那些可爱的小谣曲啊,多少人唱着唱着就长大了”。

人们被童谣感动,更多是源于内心对童年的怀念与眷恋。心理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对于童年记忆情有独钟,超过80%的成年人在回忆童年时,都带着温馨和幸福的情感。童谣恰是这种情感记忆的重要载体。

过去物质贫瘠,文化娱乐活动有限,孩子们常常成群结队在街头巷尾玩耍打闹,在歌谣声和笑声中一天天长大。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长辈们哼唱童谣“哄娃”时,脸上总是挂着笑,温柔而有耐心,给予孩子温暖。若干年后,当熟悉的童谣重响耳畔,我们仿佛一秒就回到了童年。

“一方水土,鲜活着一方童谣”。

童谣被喻为游子的乡愁,它绵延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故土、故人的情感。

“一二一,一二一,爸爸领我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上了学校考第一。”这首童谣描绘了老青岛的风貌和老青岛人的生活场景。当离家的游子听到有人用青岛方言把它唱出来时,内心对家乡的想念与热爱一下子被唤醒。有人每每听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首沪语童谣,就会想起家乡的“桥”和亲人。

对很多人来说,童谣已经成为一种情感的连接和血脉的延续。

三、童谣如何唱到更多人的心里

在很多人心里,童谣曾是自己儿时离不开的精神“玩伴”,几乎对它“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而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儿童的娱乐方式日益丰富,那些广为吟唱的传统童谣却在渐行渐远。有儿童文学作家感慨,“听童谣的小朋友少了,创作童谣的作家出现了断层”。

图片新式童谣《挖呀挖》走红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去年,新式童谣《挖呀挖》走红网络。“上头”的旋律配上喜感的手势舞,让其不仅受到小朋友的欢迎,还吸引了一众“90后”“00后”年轻人模仿。

从传统童谣流传千年,到新式童谣火爆出圈,可以看到,在人们的心底,对童谣的喜爱从未远去。要让童谣“唱进更多人的心里”,需要多方“合唱”。

把“那些年一起唱过的童谣”留住。老童谣就像老照片,它们反映历史、定格历史,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遗憾的是,在岁月更迭中,有些口耳相传的童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发展兴盛的前提是保存传承。近年来,从官方到民间,各地发起了“抢救”老童谣的行动:有人走村串户、逐字逐句收集记录,也有机构组织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就像“寻谣”的志愿者所言,“一些老童谣即使不适合传唱,也值得被记载下来,供后人知道”。对老童谣的保护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对方言的保护,更是对家乡情感的认同与传递。

图片

用“时代的声音”重唱古老童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谣”。《挖呀挖》等网络童谣的兴起,为传统童谣传承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比如,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要与时俱进。依据当下现实生活对老童谣进行改编、再创作,用新的内容和艺术手法,赋予传统童谣新的生命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影视剧中,就有把改编后的童谣植入,以强化视听效果的成功例子。前几年的热播剧《隐秘的角落》选取了童谣《小白船》作为插曲,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短视频时代,童谣更应在传承基础上融入互联网元素,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让童谣“种进”小小的心上。人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大众的喜爱是文化生命力之源。作为孩童们最早的文学启蒙,童谣理应在校园中更好地被看到、被用到、被喜爱。

近几年,许多学校开始辛勤“播种”。比如,青岛一些小学在低年级开展“读童谣、写童诗”等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编童谣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乐于抒发和表达。

“大海大海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大海笑着来回答:我的怀里抱着天。”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驾一艘小船,荡进童谣的世界,打捞起时光大海里的快乐童年。

作者:王婷 吴俊俊

来源|青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