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粤韵丨九九重阳佳节至 登高壮观天地间

再过两日就是重阳佳节,登高、祭祖、祈福、打地气……广州的重阳节俗源自中原,同时又别具广府特色。

登高是广府最重要的重阳习俗。2007年,“广州重阳登高”就入选了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登高于广州人而言,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如同广东音乐经典曲目《步步高》一样,展示了广州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

图片

花塔曾是广州建筑物的高点,也曾是人们钟爱的重阳登高之处。

重阳节俗 源远流长

汉代节俗成形重阳登高“辞青”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两字最早见于《楚辞》。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不过,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而非指重阳节。

九月初九为何有“重阳”之名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偶数代表阴,奇数代表阳,“九”是奇数中最大的阳数。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月、日皆九,两个最大的阳数重叠一起,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之日是如何成为节日的呢?对此,学界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法认为,重阳节源自先秦的丰收祭天。农历九月是丰收的季节,先秦古人已开展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记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另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祭祀的“大火”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九月隐退,之后气候由暖变寒,草木也开始凋落,意味着冬季到来。因此,人们举行祭祀仪式为之送行。

到了汉代,重阳已颇具仪式感。据西汉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记载,刘邦宠妃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谈及宫中往事时,提及“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当年的重阳已有佩戴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的习俗,祈求长寿也成了重阳节的内容。另外,《西京杂记》又提及:“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对应三月三上巳节的迎春“踏青”,九月九重阳的主要活动就是登高“辞青”。

三国时期,人们过重阳的方式之一是邀请友人欢宴。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九,音同久久,借助这个美好的日子,人们聚会享宴,寄托长长久久的心愿。

到了唐代,重阳节被确定为官方节日。官民齐贺佳节,举办各种活动,诸如饮宴、吟诗、骑射、围猎等。活动太多,一天的假期不够用,重阳节就被提前到从农历九月八日开始,或延续至农历九月十日。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有“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之句,道出了农历九月十日为“小重阳”的风俗。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

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三国·曹丕

图片

莲花山是广州市民钟爱的登高点。

岭南过重阳

苏轼留名篇

过重阳节,无数大家留下名篇佳作。

杜甫《登高》一诗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被千古传唱;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下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令人读来口角噙香。

宋代,苏轼在岭南过重阳节,不但留下佳作名篇,更留下一段佳话。原来,惠州西湖始称丰湖。苏轼寓居惠州时,在《赠昙秀》一诗中留下“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之句,将丰湖称作“西湖”;后来,他又在重阳节留下“西湖不欲往”之句。据说有一个重阳节,苏轼和朋友一起登高,他思绪万千,想起“我家六儿子,流落三四州”,又想起“狂风卷朝霞”“孤光挂天涯”,忍不住在《丙子重九二首》中倾诉心绪,又用“西湖不欲往,暮树号寒鸦”形容自己的悲凉心境。好在,东坡先生的情感底色是乐观的,他很快调整情绪,又作了《龙山补亡并引》一诗,借“龙山会上风吹孟嘉帽落”的故事表达“颠沛何惧”的坦然。后来,他的儿子苏过作了《九日诗》,与他唱和。苏过在诗中呈现了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劝父亲“世间孰真乐,心境遇相适”。有这样的儿子,读到这样的诗,东坡先生一定是非常宽慰的。

到了清代,重阳节成为“寻常节”,顺治十三年定礼制:“唯立春、上元、四月八日、端阳、重阳皆寻常节”。至此,重阳佳节已在中国传承数千年。

图片
镇海楼(资料图片)

重阳登高入选非遗

古时广府人 登高首选越秀山

源自中原的重阳节俗在广州生生不息。在诸多节俗中,登高成为广府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广州重阳登高”入选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古代,越秀山是广州人重阳登高的首选。

关于古代广州人过重阳节的记载,首见于晚唐年间刘恂(889年至904年在广州做官)撰写的《岭表录异》。刘恂写道:“越井岗岗头有古台基址……郡人呼为越王台……故老云,旧皆夹道栽菊,黄花迤逦,为九日登高之所。”可见,古人到越秀山登高、赏菊,已是重阳节俗。南汉年间,南汉国主铺砌了一条磴道(石台阶)从越秀山麓直通山顶,两旁种植金菊、芙蓉,称为“呼銮道”,用于重阳登高。

到了明代,越秀山上建起了镇海楼,人们登高从此有了新“蒲点”。清初大儒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记载了当时的重阳节俗:“(九月)九日载花糕萸酒,登五层楼、双塔,放响弓鹞。”花糕即菊花糕,萸酒即茱萸酒;五层楼、花塔是当时广州建筑物的高点;响弓鹞是一种会鸣响的风筝,也就是纸鸢的一种。可见,重阳佳节,携花糕、萸酒登上五层楼(镇海楼)、花塔,是人们钟爱的活动。

广州竹枝词

清·梁芳田

秋风吹向玉山游,萸酒花糕压担头。

流鹞分明声不断,登高人上五层楼。

白云山登高 源头可溯至秦代

清末民初以来,白云山也成了人们钟爱的登高之处。人们手持风车登高祈福,山上山下十分热闹。《三家巷》是现代著名作家欧阳山的作品。在这部长篇小说中,白云山作为当时广州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多次被提及。书中有对白云山登高的风俗描写:“正是旧历的重阳节……那一天大早就动身,去逛白云山。他们出了小北门,走过鹿鸣岗和凤凰台,踏着百步梯,缓步登上白云山的高处……”

广州人登白云山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秦代。这里留下了郑安期驾鹤成仙的传说。郑安期又名安期生,秦时在白云山一带行医济世。传说某年瘟疫流行,为了拯救民众,他在山上采摘仙草九节菖蒲,不慎失足坠崖,随即驾鹤成仙。从此,登高成了广州人向郑安期表达感激和敬仰的方式。古人在白云山建了“郑仙祠”,又以飞升之日(农历七月廿五)为“郑仙诞”。宋朝大诗人杨万里在《游白云山蒲涧》一诗中云:“至今年年七月二十五,倾城游人来访古。”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安期生……于七月二十五日仙去,今郡人多以是日采菖蒲、沐清泉,以期得仙气。”如今,“郑仙诞”已有1600多年历史,成为广州独特的民俗,白云山登高也融入了广州登高文化。

图片

市民登上白云山,欣赏广州夜景。(资料图片)

持风车登高“转运” “打地气”迎接朝阳

农历九月,广州的菊花尚未绽放,且鲜有茱萸分布。因此,重阳赏菊、插茱萸的节俗在广州成为配角,登高则占据了C位。

登高甚至从重阳节前一天就开始了,广州人或呼朋唤友,或全家出动,手持风车,在傍晚就开始登山,登上山顶还要露宿一夜,待次日太阳初升后才下山回家,因此广州人重阳登高有了一个特有的说法——打地气,即重阳前一天就要上山沾地气,在山上待上一晚,迎接朝阳。住在麓湖附近的街坊谭国华今年已经65岁了,几十年来,攀登白云山一直是他过重阳节的首选活动。每年重阳节前夕,他都会约上三五好友,手持风车,从白云山南门上山。谭国华喜欢顺着羊肠小道登高,山路虽然有些崎岖,但攀登时间更短,待登顶摩星岭后,一行人有更多时间欣赏夜景。待人潮涌来后,他们会来到山顶公园,找一块地,铺上席子,席地而坐,打扑克,聊家常,品尝随身携带的菊花糕,期许“步步高”。待第二天朝阳初升,大家才在欢声笑语中下山。

重阳登高有多隆重呢?在《岭南感旧》一书中,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写下了自己在重阳节前夕夜登白云山的经历:“才到山,下车一看,漫山遍野,到处是人。我吓了一跳,便有点胆怯,本想打退堂鼓,可是经不起儿子怂恿,大丈夫‘开弓没有回头箭’,何况是人潮后浪推前浪,想要退也无可退……环望人流,男男女女,踉踉跄跄,像一江秋水,向着白云山上倒。山路上,年轻人有揽腰搭背的,有大呼小叫的,有咬着水果吮着矿泉水的;中年人有气定神闲,呼朋引类,说说笑笑的;上了年纪的人也三三两两,有挽着孙儿的手,叉着腰走走停停的。孩子们则有些拿着小风车,有些拿着手电筒,一路上打打闹闹……这景象,动中有静,在夜色与山景的烘托下,人流是主角,欣悦为旋律,真使人叹为观止。”

为何广州人重阳节要手持风车登高呢?原来,风车取的是“时来运转”的好意头,人们手持“风车”,祈求“转运”,好运常在、阖家安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市民手持风车登高。(资料图片)

广州塔东塔西塔 成为登高新去处

从20世纪80年代起,每年重阳都有近10万人次登上白云山;2000年后,每年重阳节到白云山登高望远的市民更是逼近40万人次。据广州市重阳登高安全保障工作指挥部统计,2023年10月22日6时至23日23时,广州市12个登高点近34万人登高,其中,15万人登上白云山。

每到重阳节,广州会开放众多登高点满足市民所需,除了白云山,各区市民也会选择邻近居住地的“心水”登高去处,番禺区居民喜欢去莲花山,花都区居民青睐盘古山和芙蓉峰,白云区居民热衷于去帽峰山,不一而足。

近年来,广州塔、东塔等人工地标成了年轻人重阳登高的新去处。登临高塔,四周环顾,合景国际金融广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海关新大楼、全球通大厦、高德置地春夏秋冬广场、凯华国际中心、利通广场……摩天大楼星罗棋布,夜晚的珠江新城异常璀璨。2020年,广州塔第一次在重阳节当天举办登高赛,吸引了上万人报名,张洁雯、张雁全、焦刘洋等多位奥运冠军前来助阵。广州人对登高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经抽签,300名幸运儿获得参赛资格。他们登顶后,纷纷通过视频向亲友送去祝福。传统与新型的登高方式在广州和谐共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图片

佛山祖庙举行秋祭。佛山市档案馆供图(资料图片)

多彩节俗亮点纷呈

广府重阳秋祭佛山颇有特色

除了登高祈求“步步高”之外,祭祖亦是广州人过重阳节的特色习俗。广府地区至今保留着春祭与秋祭习俗。清明是春祭,夏秋交接之际的重阳是秋祭。两者祭祀对象略有不同。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剑明告诉记者,在广州传统村落中,村民举行春祭,一般是祭拜直系祖先;举行秋祭,则是祭奠宗族共同的先人。《增城县志》(民国十年刻本)记载:“初九……是月墓祭,比‘清明’尤盛,盖各族近支祖墓皆‘清明’‘重九’两祭,远祖墓则只‘重阳’一祭也。”

广州天河就有重阳秋祭的典型例子。车陂村的苏姓人是苏东坡之孙苏绍箕的后裔。苏绍箕是一名抗金名将,后隐姓埋名,落户于车陂村。每逢重阳当天,千余名苏氏后人都会登上白云山摩星岭祭奠先人,这一风俗延续了多年。白云区新市镇红路水库东边望岗村也有此俗。村内有一处凤鸣岗,史称凤鸣古冢,是孔裔南迁广州之始祖孔承休(传为孔子第四十三代孙)及其子孙三代之墓群。每到重阳节,各地孔氏后裔会从各地前来祭祀,扫墓之人络绎不绝,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现象。

重阳秋祭的风俗在佛山颇有特色。在古代秋祭,人们会登山扫墓,祭奠祖先,如今佛山的秋祭是每年秋色欢乐节的一部分。每年的秋祭在佛山祖庙举行,会有仪仗入场、上祭品、敬香、切烧猪等传统重阳节祭祖习俗;除此以外,还会有钟鸣鼓乐、宣读祭文、祭祀舞蹈表演等活动。

重阳放纸鹞 阳江负盛名

明清两代,广府地区的先民会在重阳节登高放风筝。风筝上写着“流灾流难”四字,放至高处后,人们将线割断,寓意脱除灾难,正所谓“重阳登高放纸鸢,千灾万祸一齐消”。颇为有趣的是,有些风筝会发出声音,称为“响弓鹞”。先民将藤弓系于风筝上,待风筝飞在半空,藤弓被风一吹,就会发出嘹亮的声音。对这一风俗,经典粤剧《搜书院》中也有描述:“又到重阳佳节天,我把胸怀尽遣,抬头,晴空万里无云,看天上竞放纸鹞。似羽扇,似雪片,似云端舞白燕……”

时至今日,重阳节放风筝的习俗在广州仍有痕迹。谭国华介绍,每到重阳节,麓湖草坪上总会出现放风筝的发烧友,就是响弓鹞已难得一见。

不过,若要领略“重阳放风筝”的盛况,就得去阳江。对于阳江人来说,重阳节就是他们的风筝节。这一天,无论在城里还是在乡下,到处都可以看到阳江人在放风筝,五彩斑斓的风筝飞满天。中国风筝有“北有潍坊,南有阳江”的美誉,阳江风筝是中国南派风筝代表之一,迄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据史载,南北朝时高凉冼夫人曾放纸鹞传递情报求援。

近年来,阳江已多次在重阳节举行盛大的风筝比赛,每次都有上百支队伍参与,数千只风筝参赛,盛况空前。

图片

阳江风筝节现场十分热闹。(资料图片)

重阳自古尊老爱老 广府明代办敬老宴

九月九日与“久久”同音,不论是登高还是食糕,都有“高寿”“长寿”的寓意,因而重阳节自古有“尊老爱老”的习俗。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重阳节从此成为敬老日、敬老节或老年节、老人节。

广府地区盛行尊老敬老之风,明代文献中已有关于广府地区敬老宴的记载,这与一段历史有关。“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实行了两千多年的一种礼仪制度,以宾贤、敬老为主要内容。明清时期,“乡饮”一般由县一级的行政机关组织举办。有意思的是,佛山镇在明清时只是广州府南海县辖的一个乡级单位,却也会举办“乡饮”活动。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明代景泰初年,佛山乡老冼灏通、霍佛儿等22人保境安民有功,获得朝廷褒奖,于是佛山开始有了“乡饮”活动。因为在保卫佛山的过程中,士绅耆老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老人格外受到尊重。70岁以上的本地人均可参加佛山“乡饮酒礼”仪式。散席以后,他们还会收到“耆胙”。耆是对老人的尊称,胙是猪肉条,多数由烧肉来代替。“乡饮酒礼”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折射出人们敬老的文化情结。

如今,尊老敬老之风在广府地区发扬光大,有些地方的“长者免费饭堂”常年开放。番禺区莲花山下有一间蓝态爱心环保餐厅,从2017年12月2日至2024年9月25日,在近7年时间里,这里成了广州志愿者尊老爱老的一个基地。他们不仅免费为长者提供餐饮,还与长者分享传统文化知识、家风家道、健康养生知识。该餐厅负责人何润莲与众多志愿者计划今年的重阳节连过3天:10月9日,志愿者将走进番禺区永善村进行重阳节文艺表演;10日到永善村入户探访孤寡老人;11日在爱心环保餐厅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弘扬尊老敬老之风。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

吃菊花糕百事俱高 品菊花宴最抚人心

中国古人吃菊花的历史悠久。屈原在《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在广府地区,重阳饮茱萸酒者并不多见,但菊花糕的确是人们喜爱的节日美食。

“糕”与“高”同音,重阳吃糕有祝人高寿、百事俱高的寓意。记者获悉,越秀山脚下的味稻粥城餐厅里,点心师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将店内一年四季销售的桂花糕换成菊花糕,应了重阳的景。剔透而富有弹性的菊花糕应节“上线”,市民纷纷前来品尝。工作人员介绍,点心师取杭白菊煲水后,加入冰糖,撒入当日新鲜买来的食用菊,或白或黄,做成冻糕,供人品尝。菊花糕清新润肺。登高归来,在山脚茶室品一壶菊花茶,吃两三件菊花糕,实在是赏心乐事。

在中山市小榄镇,秋季吃菊更成为习俗。除了种植可观赏的菊花、可泡茶的菊花之外,这里的人们还培育出了蟹爪菊、金丝皇菊等食用菊花。2008年,小榄菊花饮食习俗被列入中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毅山是中山小榄公饭店的负责人,每到秋季,他就会与同事忙着筹备一年一度的小榄菊会,“登高完毕,街坊喜聚餐,千层菊花糕最应景,几乎每桌都点,作为饭后的点心。”

在小榄,菊花糕的做法颇为讲究。街坊将蟹爪菊盛入袋中,放入锅中煮制5分钟后捞出,加入白糖、白凉粉与金丝皇菊搅拌均匀后装盘,放入冰箱冷却两小时后即可食用。成品的菊花糕晶莹剔透,裹着金黄色的菊花,甘甜嫩滑,好吃到让人停不下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幸、曾繁莹)

图片

千层菊花糕 刘毅山供图

点睛

登高就是一曲《步步高》

登高是广州人的心头好。除了重阳,每逢元旦、春节等节庆,古往今来,广州人都喜欢登高庆祝。

西汉年间,每逢三月初三上巳节,南越王赵佗都会带领群臣到越秀山登高游玩,越王台上,歌舞宴饮,盛极一时。

至中秋佳节,广州人都会登高赏月,“粤台秋月”曾入选“羊城八景”;农历正月初七是“人日”,古时广州人有到越秀山迂冈书院登高览胜、歌咏游嬉的习俗。如今,广州原汁原味的年味除了“年三十晚行花街,行完花街先过年”外,就要数年初一“一家人齐齐整整去登高”的传统。新春第一天,一家人一起登上山顶,寄托在新的一年中向着目标攀登,不断取得进步,最终收获成功的心愿。

广州人的登高,就像是生活中的一曲曲《步步高》,不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步步高》是广东音乐的经典之作,昂扬向上的旋律,象征着奋发向前的脚步,每一步都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而广州人登高,也不仅是为了好意头,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锲而不舍,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登高的传统与《步步高》所传达的意境不谋而合。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正是广州人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的真实反映。

“顶硬上,一定掂!”广州人带着对生活的美好祈盼,带着奋发向上的勇气,一步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正是有了这种登高情怀,广州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今天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国际大都市。

图片

老人在文化公园参加艺术摄影活动。(资料图片)

趣闻

重阳照相定格幸福 “咔嚓”一声大功告成

民国年间,每到重阳节,广州人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到照相馆影相。照相术发明于法国,清末传到中国。有个叫梁怡的人从香港回到广州,在双门底(今北京路一带)开设了芙蓉镜照相馆,这或许是广州最早的照相馆。到了民国,广州人逐渐形成了在重阳节照相的习俗,称为“影相”。人们传说这样可以“转运”。

据1925年10月27日的广州报纸报道,重阳节那天,西关十八甫的“民镜”“黎庸”等照相馆里挤满了等待照相的市民,“好像不要钱还有物件派送一般”,可见当年重阳节照相习俗之盛。

民俗学者冯沛祖在《九九天长》一书中介绍,这种习俗也盛行于香港。民国时,香港人过重阳节的三大活动是登高、扫墓和照相。有趣的是,人们登高后去照相,却并不需要相片,相机里也不用装胶卷,人们只要对着镜头,让快门“咔嚓”一声,就大功告成了。

在今人看来,照相转运是匪夷所思的,背后则是当时人们祈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如今,重阳节照相有了向长者送祝福的新意义。去年重阳节,广州文化公园与荔湾区文明办携手举办“定格夕阳美”重阳敬老活动。来自广州老字号“华华照相馆”的摄影师们为化上淡妆、换上典雅唐装的老人拍照。一对对金婚、银婚的老人面对摄影师的镜头,满心欢喜,在工作人员拍摄的那一瞬间,他们相互依靠,幸福的笑容定格在了闪光灯下。

出品/江永忠、许芳

策划/关雅文、周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幸(除署名外)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廖雪明、庄小龙、陈忧子(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