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里的追梦人丨卢海波:避暑旅居是路子,更是“真金白银”

本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咱们村里的追梦人》栏目,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贵阳网联动乌当区融媒体中心,聚焦贵阳市乌当区羊昌村致富带头人、“隐贤居”民宿老板卢海波。
日前,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羊昌村花画小镇三号门入口旁一栋楼房前,村民卢海波和家人正在从库房里把一些较大的厨房用具收拾出来整理干净。“游客多了起来,农家乐开始热闹了。”羊昌村“隐贤居”民宿老板卢海波说。
卢海波是羊昌村第一批“最先吃螃蟹的人”,村里最先开业的3家民宿之一,而他开民宿也是一种“偶然”。
图片
2004年,从部队退伍后,卢海波就留在广东打工,从事过司机、保安等多种行业,2012年,在外漂泊多年的他决定回乡发展,而在广东的这段经历和经验让自己打开了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自己返乡后自主创业打下了基础。
“回家后感觉变化太大了,交通方便了、村容村貌漂亮了,村里还在建景区,本来打算把家里土地好好经营下的,但是想到以后来村里游玩的客人肯定很多,还不如做点旅游服务业。”卢海波回忆道:“广东的市民每到周末都会在周边找一些山庄游玩,贵阳也是省会城市啊,有这种需求的肯定多,我就利用家里的房屋开起了农家乐。”
图片
羊昌·花画小镇景区
随着羊昌·花画小镇的开业运营,游客越来越多,卢海波的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夫妻二人也越来越觉得回乡的决定是正确的。
直到2017年的那个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卢海波参与了村里组织的民宿考察活动。“我清楚记得,当时是周六,还下着雨的,村支书欧春林就带着我们去了遵义考察避暑经济。”卢海波说:“回家后心里一直在合计,别的地方能做,我们的气候和生态也能做。”
但是客源从哪里来呢?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朋友介绍,重庆的“驴友”董先生来到羊昌村游玩后对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满意,并建议村里抓紧打造客房,承诺可以带游客过来避暑。
卢海波心里有了底,于是投入5万多元将楼房进行简单改造,装修了十来间客房,取名“隐贤居”,7月20日正式营业。“一开始不敢投入太多,只是简单的布置,就一张床而已,连电视机和独立卫生间都没有。”卢海波坦言,第一批客房确实有点“寒酸”。
图片
民宿“隐贤居”
董先生也不负所托,带着两三百人的考察团如期而至。“我们以为能带来二三十人就不错了,没想到一下来那么多人,而且当场就有六七十人住了下来。”卢海波回忆:“那一个月,我们都处成了朋友,甚至‘师徒’。”
客人来自四面八方,从事的行业五花八门,饮食习惯也不一样。卢海波夫妇只会一些家常菜,为了让客人住得好也吃得好,就向当厨师的客人“拜师”学习做面点、做川菜;客人喜欢原生态,就带着客人上山体验挖野菜;客人有唱歌跳舞打太极的爱好,就装饰场地提供设备……简陋的住宿条件,都让客人舒舒服服住了下来,究其原因,卢海波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宾至如归的服务和把客人当家人一样的心态,良好的口碑让羊昌村避暑经济有了更充足的“后劲”。
第一年客人住了一个月,而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卢海波纯收入就超过1万元。正是这“第一桶金”让他增加了发展民宿搞活避暑经济的信心。第二年就追加投入改造客房,添置电视机,改建独立卫生间,丰富菜品,客房也增加到16个标准间,还没到避暑期,房间就被全部预定。
图片
在卢海波等第一批开办民宿的村民带动下,2018年,羊昌村民宿激增到31家,游客也从第一年的60多人增加到了1000多人。
在卢海波看来,自己创业开民宿虽然是一种“偶然”,但羊昌村的避暑经济发展却是一种“必然”。他说:“避暑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物,涉及到基础设施配套、自然生态环境、游客接待能力、综合服务水平等等。景区让游客有了玩的地方,交通环境的改善让游客没了行的担忧,村里搞好了环境卫生和观光步道让客人有了美的感受,我们发展避暑经济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图片
通过小城镇建设和花画小镇发展的春风,像卢海波一样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越来越多,避暑经济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如今,羊昌村民宿达55家,年接待超过4000人次。卢海波说:“每年避暑季三个月收益能达10万元左右,加上农家乐,现在全年的收益超过20万元,这比以前在外打工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策划:杨阿敏
执行统筹:杨阿敏 李远芳
文字撰写:李佳旭
视频剪辑:方吉云
视频拍摄:安勇毅
海报设计:曾婧
片头设计:尚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