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5项未来产业打造全市创新发展新引擎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0日讯 2023年以来,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工信厅、科技厅等六部门印发《山东省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对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为积极发展未来产业,加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东营市积极部署,科学推进,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

图片

10月9日,东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东营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新闻发布会,对东营市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的具体工作进行深入解读。据悉,《意见》围绕全市“2+4+4”创新发展布局,加快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储能、氢能、深部矿产与地热资源共采5个基础好、优势型的未来产业,并培育发展创新药、空天信息等N个有布局、潜力型的未来产业。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依托省CCUS重点实验室,围绕CO2捕集、驱油、封存、注采输及安全监测五大方向,加快推动低成本捕集、气水交替、油藏监测、高压混相等技术突破。

支持石油装备等企业加快超大型紧凑型CO2分离、CO2集输管道、防腐防窜CO2输注等装备研发与制造,构建CCUS全产业链装备体系;支持膜法碳捕集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煤电、页岩油伴生气、二氧化碳驱油封存采出气等领域,大力推广低成本规模化CO2捕集;

充分发挥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化工、煤电等重点碳源企业布局建设CO2捕集项目,推动在采油领域加大驱油封存场景应用;

在化工领域推广制备碳酸酯、聚碳酸酯生产工艺,探索创新CO2与绿氢制绿甲醇等有机化合物模式,在农业领域积极开展CO2富碳气肥技术产业化验证。

高性能复合材料

基体材料方面,支持化工企业向下游延伸发展特种环氧树脂、高端聚酯树脂等高性能树脂,推动新材料企业做深做优新型膜材料,鼓励铜企业加快发展高纯超细铜粉、高性能铜合金等;

增强材料方面,做强高性能氧化铝纤维、芳纶纤维,依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突破沥青基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纤维关键技术;

复合材料方面,加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铜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复合膜材料研究,重点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氧化铝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等产品,扩展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电等行业应用。

新型储能

发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集聚能力,加强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对接,加快构建以发展锂电为基础、突破钠电为主线、多点布局为支撑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源网荷储”模式应用。

锂电方面,加强高密度大容量电池等技术攻关,加快锂电电芯生产、锂电储能组装集成布局,积极推进电池回收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形成锂电储能产业链闭环。钠电方面,开发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产品,加速钠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商业化应用;

其他储能方面,加快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热储能等布局,推进应用场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氢能

依托绿电绿氢工程中心、碳中和研究院等平台,联合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胜利油田科研院所,重点突破低成本绿色制氢、氢气纯化和品质检测、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氢能储输、“氢—氨—氢”等制储输运技术;

做强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加快70MPa车载Ⅳ型储氢瓶产业化,探索发展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氢能动力系统等装备;

推广胜利油田石化总厂光伏制氢经验,打造一批“绿电+绿氢+炼化”行业转型项目;

开展氢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场景的应用,积极培育“风光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逐步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共交通、港口、油田作业区等领域应用,带动氢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深部矿产与地热资源共采

培育发展地勘、地热能开采等装备产业,开展成井工艺、“无干扰井下换热,取热不取水”、井下高效换热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推动地热能在水产养殖、温室种植等领域的场景应用,发挥地热能工业利用价值,推广在物料干燥和处理加工等方面应用;

发挥胜利油田钻采优势,加强油田采出液余热综合利用、干热岩发电关键技术攻关,做好废弃井综合利用,打造地热可持续发展应用场景。

此外,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东营市制定了未来技术策源工程、未来成果转化工程、未来主体壮大工程、未来场景开放工程、未来生态优化工程五项重点任务。其中,未来技术策源工程将引导全市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高校开展面向未来产业的应用基础研究,支持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及产业研究院,引进一批具有前瞻战略思维的顶尖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推动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设立未来产业学科等;未来成果转化工程将积极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面向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川渝地区探索建立离岸联合创新中心,培育和引入具有领先优势的未来产业关键技术专利等;未来主体壮大工程将鼓励有实力的传统企业主动谋划布局前沿领域,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加速园,鼓励县区、市属开发区先行先试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等;未来场景开放工程将定期遴选发布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和推荐目录,支持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5项未来产业的验证场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示范等;未来生态优化工程将探索设立市场化主导的未来产业基金,建立健全未来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统筹制定未来产业先行先试任务清单,优化前沿领域容错纠错机制等。

同时,为保障支持全市未来产业发展,东营市采取了加强组织推进、优化政策支持、强化跟踪监测等保障措施,每个未来产业明确牵头市领导和牵头部门,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能源、数据、运输经营资质等政策,加大对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开发、重点项目落地的支持力度,建立未来产业专家咨询机制,动态跟踪行业发展趋势等。

《意见》中提出,到2028年,全市涌现出一批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前沿技术、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推出标志性产品20项,打造综合性应用场景10个,培育特色领域头部企业5家,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3个,构建完备的未来产业体系;到2035年,未来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形成若干国内领先的未来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和优质企业集聚地。

闪电新闻记者 王代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