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管同时辞职!葵花药业家族继承权之争终局成谜

对于一个曾经光芒四射的品牌而言,如何重新找回昔日的辉煌,已成为每一个葵花药业员工乃至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曾几何时,“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的广告语响遍华夏大地,葵花药业的名字也因此深深地镌刻在了90后与00后的童年记忆中。然而,时光荏苒,这家曾经风靡一时的企业,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2024年10月8日,葵花药业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了两位副总经理的离职消息。李金明先生因个人退休原因辞去了公司副总经理兼内部审计负责人的职务,而朱晓南女士则因个人原因辞去了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这两位高管的同时辞职,无疑给原本业绩就不佳的葵花药业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的9月19日,李金明还曾现身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与联盟主席许小杰就生命健康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他的突然离职,不仅让外界感到措手不及,更引发了人们对葵花药业内部状况的猜测和担忧。
作为内部审计负责人,李金明在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的离职,可能会增加公司财务方面的潜在风险,让市场参与者对葵花药业的财务健康和透明度产生担忧,进而影响公司股价和投资者的信心。
而朱晓南的离职同样耐人寻味。她在今年6月25日才被聘任为副总经理,短短三个月后便提出辞职,这样的转变速度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在葵花药业这样的家族企业中,核心员工的离职影响尤为深远。他们不仅拥有企业运营的关键技能和经验,更是家族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者。他们的离开,可能对团队士气造成打击,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协作精神。
更重要的是,在葵花药业这样家族关系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核心员工的离职还可能激化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使得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更加白热化。葵花药业的未来,似乎正站在十字路口,面临着未知的挑战。
业绩颓势,能否逆转?
葵花药业,这家诞生于2005年的医药企业,其前身是黑龙江省国有五常制药厂,凭借着一系列品牌OTC产品,在2014年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了资本市场的一颗耀眼之星。旗下的护肝片、胃康灵胶囊、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产品,曾一度占据市场鳌头,赢得了广泛的消费者认可。
然而,这家上市公司近年来的境遇却令人扼腕叹息。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关彦斌的“杀妻案”,不仅震惊了社会各界,更是给葵花药业的声誉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污点。在狱中服刑期间,关彦斌通过减持超过3000万股股份,套现高达5.14亿元,这一举动无疑加剧了市场对葵花药业未来发展的担忧。
如今,葵花药业由关彦斌的女儿关一及关彦玲接管经营,但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葵花药业的业绩却开始呈现出不可遏制的下滑态势。连续三个季度的业绩下滑,让这家曾经的行业翘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根据葵花药业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约为25.3亿元,同比下降了16.7%;归母净利润约为4.9亿元,同比下降了23.8%。经营性现金流为-1.4亿元,同比下降了137.8%。
对于这种业绩的大幅下滑,葵花药业给出的解释是,此前由于受到宏观事件的影响,导致销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而现在则是回归到了正常水平。然而,这一解释显然无法让人信服。因为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如华润三九,在同期却取得了正向增长。华润三九今年上半年的营收约为141.1亿元,同比增长了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亿元,同比增长了27.8%。
对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华润三九的解释是,春季和秋冬季节的感冒发病率、流感发病率都有所提升,从而带动了整个感冒药需求的增长。而葵花药业却未能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其业绩的持续下滑,不仅暴露出公司在市场洞察和应对策略上的短板,更凸显了葵花药业在管理和运营上的深层次问题。
葵花药业的未来,似乎正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其能否逆转颓势,走出当前的困境,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在新刊财经看来,葵花药业需要从根本上审视自身的经营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形象,并且加强内部管理,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葵花药业的未来将充满更多不确定性。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护城河”受损
曾经依靠“小葵花儿童药”系列产品在医药市场中独树一帜的葵花药业,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它的“护城河”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侵蚀。
在儿童感冒药这一葵花药业赖以为傲的细分市场中,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哈药股份推出的三精双黄连口服液、华润三九旗下的999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仁和药业布局的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这些都是葵花药业必须直面的强劲对手。
在止咳药领域,葵花药业同样遭遇了围堵。亚宝药业的小儿止咳化痰颗粒、仁和药业的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白云山的小儿止咳糖浆等产品,都在瓜分着葵花药业原本牢固的市场份额。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葵花药业的潜在市场规模也在缩水。这对于一个以儿童药品为核心业务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巴菲特在给投资者的信中曾经强调,企业的“护城河”是保持竞争优势、持续创造价值的关键。然而,葵花药业的“护城河”正在一点点被蚕食,其竞争对手们正试图跨越这道曾经坚不可摧的屏障。
葵花药业必须认识到,单纯依赖历史积累的品牌优势已不足以抵御市场的冲击。它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产品线,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营销策略,并寻求与其他企业的差异化竞争路径。否则,葵花药业将难以在这场儿童药市场的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其曾经辉煌的业绩也可能成为昨日黄花。
广告缩减,研发羸弱
葵花药业曾经凭借着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和独树一帜的OTC销售模式,一跃成为国内知名的医药企业,其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一度双双飙升。然而,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竟然选择大规模削减广告和业务宣传费用,由原先的5.4亿元砍至3.7亿元,削减幅度高达31.5%。
图片
在OTC市场,品牌的力量几乎等同于销量。葵花药业此举,无疑是对其赖以生存的核心商业模式的背叛。广告不仅是产品信息传播的媒介,更是品牌形象塑造的关键。葵花药业削减广告费用,就好比是放弃了品牌建设的主导权,任由市场的浪潮冲刷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堤坝。
葵花药业依赖OTC模式销售的产品占据了营业收入的八成以上,广告费用的削减,直接导致了品牌曝光度的大幅下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品牌若不能持续地在消费者面前刷存在感,很容易就会被遗忘在角落。葵花药业的这一决策,不仅削弱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使得其销售渠道受到了打击。
从财务角度来看,葵花药业的这一决策似乎带来了短期利好。作为一种可控费用,广告和宣传费用的减少立竿见影地改善了公司的利润表现。然而,这种做法无疑是在牺牲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为了追求短期的财务数据亮丽,葵花药业可能会丢失市场份额,损害企业的收入和利润的可持续增长。
在研发费用方面,葵花药业的表现同样令人堪忧。虽然上半年研发费用相较于同期上涨了9%,达到了0.51亿元,但这仅占总体营收的2%,在同行业73家中药企业中排名垫底。更为严重的是,所有的研发支出均被费用化,未能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技术。
图片
葵花药业在研发上的吝啬,不仅暴露了公司对创新的漠视,也预示着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在一个日新月异、科技驱动的行业中,缺乏研发投入意味着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可能被市场所淘汰。
葵花药业的现状,是一个典型的悖论:在广告费用上大幅缩减,同时在研发上吝啬投入,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也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打击。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已成为摆在公司面前的一道艰难选择题。
家族继承权之争终局成谜
这家在医药市场上曾经呼风唤雨的企业,其背后隐藏的家族故事同样波诡云谲。创始人关彦斌拥有5个亲生子女和1个继子,这些孩子来自3位不同的母亲,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家族网络。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关彦斌及其一致行动人葵花集团、金葵投资目前仍合计持有公司55.55%的股权,牢牢把控着葵花药业的实际控制权。然而,关彦斌已届古稀之年,即将面临的财产分配问题势必牵扯到公司的控制权,这无疑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大问号,让投资者和市场对葵花药业的稳定性和未来走向感到担忧。
葵花药业近期的人事剧变,不仅是对公司当前经营策略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其未来发展道路的一次深刻反思。市场观察者和投资者的目光聚焦于此,他们急欲知道葵花药业将如何应对这场源自内部的剧烈动荡,以及这场变革能否为公司带来新的希望。
毕竟,对于一个曾经光芒四射的品牌而言,如何重新找回昔日的辉煌,已成为每一个葵花药业员工乃至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编辑| 吴雪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本账号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账号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账号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