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子生的枣缘人生

图片

红枣是榆林沿黄地区的特色林果之一,曾是当地群众重要的食物和收入来源之一。在佳县朱家坬镇武家峁村,有一位名叫武子生的枣农,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红枣产业,用自己的坚守和创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红枣的海洋中书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与红枣结下不解之缘

9月20日,一场秋雨过后,武子生漫步在自家的枣林内查看裂果情况。每年到这个时节,他都会操心雨雾对枣果的影响。

武子生出生在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打小,红枣树便是他最熟悉的伙伴。那时候,红枣不仅是一种果实,更是他饥饿时的“救命粮”。看着漫山遍野的红枣树,年幼的武子生心中便埋下了对红枣特殊情感的种子。

上世纪90年代初,年轻的武子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深知红枣对于这片土地和乡亲们的重要性,于是毅然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红枣产业。他挨家挨户做工作,鼓励大家种植枣树。在他的努力下,武家峁村的300多亩耕地逐渐变成了茂盛的枣林地,红枣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家户户的日子也因红枣而渐渐红火起来。

然而,红枣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由于陕北气候变化,红枣频繁遭遇虫害、阴雨等自然灾害,导致品质下降,市场也变得低迷。但武子生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一头扎进了对枣树的研究中。他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在自己的田间地头不断试验观察,总结出了一套科学应对灾害的管理技术。“春季要进行深翻、修剪、抹芽、施专用肥,春夏要进行3次防虫、2次抹芽,秋季要进行防裂果……”说起红枣管理技术,武子生如数家珍。

创新发展红枣产业

为了让佳县红枣更具竞争力,武子生不断探索创新。他意识到,单纯的红枣销售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必须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于是,他投资建设红枣加工厂,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开发出红枣酒、红枣醋、红枣糕等多种红枣深加工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卖红枣鲜果,而是要让红枣通过加工,产生更高的价值。”武子生说。在他的加工厂里,工人们忙碌地将一颗颗红枣变成各种各样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当地销售火爆,还通过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除了深加工,武子生还积极引进和嫁接新品种。他四处寻找适合佳县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经过不断尝试,成功引进70多个红枣品种。在他的红枣示范基地里,一株株枣树整齐排列,一颗颗色泽鲜亮、颗粒饱满的红枣挂满枝头。

“我种了40亩红枣,全部采用降高塑形技术。去年收入30多万元,今年收入肯定要比去年强。其中,小蜜罐、大蜜罐等品种刚上市时,每斤能卖30多元,还供不应求。”武子生自豪地说。他参与研究的红枣降高塑形技术也在榆林市得到广泛推广,让更多的枣农受益。

为枣农传授种植管理技术

红枣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努力,武子生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培养年轻一代上。他经常到佳县的各个村庄为枣农授课,指导田间管理工作。

“年轻人是红枣产业的未来,我要把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都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武子生说。在他的指导下,许多年轻枣农掌握了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成为了红枣产业的新生力量。同时,武子生还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培训活动,为枣农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通过种植红枣增收致富。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武子生的红枣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他的红枣示范基地也成为了集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加工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红枣示范基地。“我和红枣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现在最操心的还是红枣成熟期阴雨裂变的问题,我打算通过和高校的教授一起研究,缓解这个问题,从而确保佳县红枣品质,让红枣真正成为佳县枣农致富的‘金果果’。”武子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