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与李白比酒量?| 名人与酒

图片
图片
执笔 | 扬   灵
编辑 | 古利特
说起唐伯虎,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特别是早些年一部《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更是让唐伯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明代文坛上,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被人们合称为“吴中四才子”,又称“江南四大才子”。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自小就聪慧过人,据《吴县志》记载称其“数岁能文”,16岁参加秀才考试,高中第一,可谓少年得志。《明史》曰,少年伯虎,恃才傲物,纵酒张扬,人称孺子狂童。
图片
在唐伯虎的诗中,经常出现“酒”的身影。据统计,唐伯虎完整流传下来的近950首诗中,直接或间接涉及“酒”的诗高达213首,由此可见其对酒的喜爱之情,同时从与酒有关的诗词中,可以感受到唐伯虎的人生际遇。
唐伯虎常常“性嗜酒,必饮而后作诗”,把自己与诗仙李白相比,不仅比诗文,更比酒量,还曾在《把酒对月歌》中写道:“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在他看来,自己的酒量似乎比李白还要大。
图片
对古代文人来说,饮酒作诗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唐伯虎的《桃花庵歌》这首诗中,有五次提到酒,足以说明对酒情有独钟,“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里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被大家所熟知的“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这一名句也出自这首诗。
从唐伯虎的诗词中,也可以看到他的济世理想。《三高祠歌》中所写,“丈夫此身系乾坤,岂敢便老菰蒲根? 古今得失一卮酒,我亦起酹沙鸥魂。”后两句表达了唐伯虎想仿效古人,实现兼济天下人生理想的决心,可以看出他早期胸怀天下的豪情和积极济世的人生志向。
图片
后来因为科举案蒙冤,让唐伯虎觉得一切功名到头来都是虚幻一场,他认为要活在当下,游历名山大川,足迹至于衡山、庐山、武夷山洞庭湖等地,然后回到家乡苏州。这一时期,他的诗词侧重性情的抒发,同时也少不了酒,比如,《泳渔家乐》中写道“醉来举盏酹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还有《花下酌酒歌》中的诗句,“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到了晚年,唐伯虎的生活十分潦倒,在他的诗作中,通过酒给人一种悲凉、落寞与无奈之感,在《言怀》中写道,“坐对黄花举一觞,醒时还忆醉时狂;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漫兴十首》有写,“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
从少年得志到晚景凄凉,酒一直都是唐伯虎诗词中的重要一部分,直到人生的最后阶段,唐伯虎还在念叨“年老年少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