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点亮新征程”|人民日报《三访雨花台》:关于石璞

1930年9月4日,不足18岁的石璞被敌人杀害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的哥哥石瑛曾三访雨花台,终于在烈士牺牲34年后,找到了弟弟的坟墓。

这是位于雨花台东北角的一座孤坟,当看见墓碑上书六个大字:"辽宁石璞之墓"之时,苦苦寻觅多年的石瑛禁不住热泪盈眶。

1964年5月23日,《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署名石瑛的文章《三访雨花台》。

图片

石璞是辽宁铁岭人,父亲曾任铁岭商会会长,他在家里是位衣食无忧的“小少爷”。

石璞还是当地有名的“神童”,初中仅用一年半时间就跳级读完,14岁考入高中,16岁考入金陵大学物理系。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面对侵略者的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少年石璞的心里燃起了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以及对奉系军阀残暴统治的仇恨怒火。

在金陵大学,石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南京,不准备杀头,就不要加入共产党,我就是对着敌人的枪口加入共产党的。"

石璞还立下“努力才是人生,颓唐只见人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思想要系统化,行动要纪律化,生活要平民化。勿悲观、勿怠惰、勿自傲”的座右铭勉励自己。

寻求真理 、革命热情高涨的他,为成立南京自由运动大同盟四处奔走,顶着压力,在学校公开张贴成立自由运动大同盟的公告上签名;他和同志们在校内外积极开展党的地下活动,经常到中央大学、晓庄师范等学校联系或开展工作;在夜深人静时,他还到大街小巷张贴革命标语,散发传单,揭露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在石璞和同志们的带动下,金陵大学党支部成为中共南京地下市委的一支坚强力量。

1930年,南京市委交通员鲁达卿被捕后叛变,危急关头,石璞首先想到的是其他人的安全,他设法向在东北家中度假的金鼎铭发去急电,警示:“勿来京,告郑”。郑是郑辅周,石璞的勇敢行动保护了两位战友,所以他俩虽遭通缉,但得以脱险。但是几天后,坚守在南京的陈景星、石璞等却相继被捕。

敌人想以“年少无知,愿悔过自新,可免一死”来劝降他,被石璞断然拒绝。狠毒的敌人竟将他的年龄从17岁改为19岁,对他处以极刑。

当时,石瑛正求学海外,不知弟弟遇害。第二年他由欧洲归来,“一踏上祖国土地,璞弟死亡的讯息像晴天的霹雷一样震撼着我,万恶的国民党反动派夺去了我年青的弟弟,中国优秀的青年”。

为了革命信仰,石璞把17岁的热血抛洒在了雨花台的土地上。

出品人  刘斌 王文坚

总策划 葛俊杰

监制  冯秋红

策划    周洁 孔小平

编导   冯秋红 马彧

统筹  杨恒国 高天翔 许紫筠

拍摄   欧阳源迪 劳鑫然 谢莎莎

AI动画|片头海报 赵岑

剪辑  唐烨

出镜 孙珞墁

出品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

扬子晚报

特别鸣谢 南京理工大学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