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图书馆展出特藏珍贵古籍,古籍普查仍在进行中

近日,南京市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成果展在金陵图书馆特藏阅览室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金陵图书馆藏众多珍本古籍与观众“见面”,展览还通过展板呈现了南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珍藏的古籍,以及在古籍保护方面的成绩。

清末启蒙教辅书籍,认准南京“李光明庄”

图片

展览中,一系列清末南京李光明庄刻本十分亮眼。不同于一般古籍的通本白纸黑字,它采用醒目的朱红色印刷扉页。扉页除了书名之外,还有这家“出版社”的宣传广告语:“江南城聚宝门三山街大功坊电报局西,秦状元巷中李光明家自梓童蒙各种读本,拣选重料纸张装订,又分铺状元境,状元境口状元阁发售,实价不二。”

图片

李光明庄是晚清时期南京较有影响力的刻书坊之一,以刻蒙童教育类图书为主。其刻书不仅畅销南京市场,影响更遍及全国。李光明庄之所以能打响自己的知名度,与这种营销意识密不可分。如今,李光明庄刻本如今成为金陵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之一。金图藏有104部李光明庄刻本,包括《龙文鞭影》《史鉴节要便读》《小题易读》《三字经注解备要》《佩文诗韵释要》等。

金陵图书馆特藏发展部业务主管潘健介绍,金陵图书馆是南京市立图书馆,创立于1927年。在馆藏古籍文献中,明万历四十四年吴兴闵齐伋朱墨套印本《考工记》《檀弓》、清福建侯官林春祺福田书海铜活字本《音学五书》等三部善本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金渊集》《钟山书院志》等八部古籍入选了《第二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金陵图书馆馆藏古籍中不乏特色藏品,如地方文献专题古籍、多色套印本、活字本、插图本、兰印本、朱印本,以及具有较高文物或版本价值、流传稀少的抄稿本、碑刻拓片等。

古籍普查摸清“家底”,这项工作仍在继续

图片

自2007年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金陵图书馆作为市级公共图书馆,联动全市各个区馆,开展了古籍普查,摸清家底。潘健介绍,普查过程中发现,原本以为没有古籍的鼓楼区图书馆等,也在其书库中发现了古籍。鼓楼区图书馆馆藏的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抱经堂刻本《白虎通》等18部古籍入选《南京市公共图书馆藏古籍善本题录》,在《江苏文库·书目编》中也有著录。金陵图书馆特色珍藏之一的李光明庄刻本,在江北新区图书馆也有收藏,包括《初学玉玲珑》等。下一步,计划将对江北新区图书馆等展开进一步古籍普查。

图片

摸清家底之后,如何存藏保护古籍?硬件方面,南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对古籍库房进行了重点建设,使得古籍的存藏环境大幅改善;软件方面,各级公共图书馆制定、修改并完善了各种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如:古籍书库管理、古籍和珍本文献管理、古籍图书著录细则、古籍采购管理、古籍修复管理等。

图片

潘健介绍,虽有“纸寿千年”的说法,但每一次翻阅使用,都是一次对古籍的伤害。因此,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意义重大。数字化的普及,既减少了书叶的磨损,也使得珍贵文献资源得以被利用。比如,金陵图书馆开发建设了古籍数字化发布平台,其中古籍资源库、南京金石总录资源库已开发上线,供公众使用;六合区图书馆建设了《六合地方特色古籍数据库》,围绕六合地方文化名人和地域文化特色,搭建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古籍数字化服务平台。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静妍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