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的仲巴藏族青年,温情的上海华山医生丨华山医院第三批援西藏仲巴医疗队日记

华山医院第三批援西藏仲巴医疗队五名成员的帮扶下,仲巴县中心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门诊逐渐变得热闹起来,病房也日益繁忙。近日,他们成功完成了仲巴县首例支气管镜检查,并利用线上多学科诊疗(MDT)及医共体的资源,成功救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


25岁的修车小伙次珠多杰在乡里受凉后感到身体不适,发热五天未见好转,于是来到仲巴县中心医院门诊寻求帮助。通过CT检查,门诊医生发现了明显的肺炎征象,并确认血白细胞数升高,立即为他开具了常规抗生素治疗。然而,用药几天后,次珠多杰的症状并未改善,他再次来到县医院复诊,CT复查显示肺炎并未按预期的好转。门诊医生将他收入病房,并联系了正在查房的援藏专家。


发热的青年“生气”了


既然门诊的经验性用药没有效果,擅长诊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吕玉宝医生接诊后,建议升级抗生素治疗;神经外科刘佩玺医生发现在患者的影像片中椎管内存在异样的气体,疑有硬膜外间隙气体积聚,而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却没有异常;皮肤科张臻医生通过薄层CT观察到腋窝、关节腔及皮下也有气体,但经过细致的检查,医生们并未发现患者全身皮肤有创口。面对这个特殊病例,放射科李婵婵医生再次读片确认,椎管内的这些的确是气体。


图片


这些不寻常的气体从何而来?和青年的发热、肺炎有因果关系吗?关于最佳治疗方案,五位援藏医生迅速组织了一次科内病例讨论。


他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二是尝试在当地进行治疗。虽然到市区就诊条件更好,但实在是太远了,小伙子发着高烧,经济困难,妻子怀孕,而且病原学不明,如果是传染性强的病原体,也会在公共交通上传染给其他人。几经讨论,他们决定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为这位“生气”的藏族青年争取治疗时间,并且降低医疗成本。


针对县医院现有治疗药物和进一步检测手段,在排除高传染性病原体之前暂时予以隔离,在县疾控部门先把结核排除,同时升级抗生素级别,想方设法获得标本,并明确病原学结果。


华山后盾坚强守护

仲巴团队奋力一搏


华山医院有着强大的感染与抗生素专家团队,有困难,请求后盾支持!当援仲巴医生们面对病患次珠多杰的复杂病情时,他们迅速整理了患者的诊疗资料,求助千里之外的华山感染科郑建铭副教授和李发红主治医师。他们立刻进行了病情分析和抗生素方案指导,在了解了目前可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迅速搭配尽可能覆盖细菌谱的抗生素组合,同时想办法获取更合适的药物。


经过感染科专家的指导,仲巴的援藏医疗队更坚定了为次珠多杰治疗的信心,可是现有的医疗条件却让医生们为难了:医院缺乏吸痰设备,无法进行病原菌培养,临时采购更适合的药物也来不及。在县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刘勇川的支持下,他们找到了医院在疫情期间留下的唯一一根一次性支气管镜设备。设备有了,但是并未使用过,正式操作前必须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掉。医院手术室只有一台小型负压吸引机,不仅不能在操作中提供足够的吸力,也不能满足送检生物样本的无菌需求,适配的无菌吸引皮条全院也只有3根。刘佩玺想办法将吸引皮条和负压球胶管与一个50ml的针筒连接,自制了一个吸力足够的手动吸引器,同时能保证无菌送检要求;吕玉宝负责支气管镜操作,张臻进行灌洗和屏幕操控,三人小组反复演练, 确保真实操作时万无一失。


图片


日喀则医共体协力

医者心千里共奔赴


操作演练过之后,医生们又面临的难题是:标本怎么送,能够送哪里?援藏队员们首先想到的是县中心医院在医共体框架内的上级医院——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是日喀则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是当地医疗王牌,也是上海援藏的重要阵地。队员们联系了正在执行援藏任务的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王庆华书记和华山援藏医生、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普外科狄扬主任。王庆华书记快速协调,不仅解决了检测样本接收的难题, 同时联系药库解决了“借用”抗生素的难题。


六百公里,驾车十几个小时的山路,由谁来送这么来之不易的检测样本呢?患者家属去送的话,一来不符合生物安全防护、容易造成感染扩散,二来路途太远,家属走了没有人照顾病人。县医院普琼次仁院长和医疗队张臻医生决定亲自开车走一趟!


事不宜迟,准备妥当之后,在仲巴医疗团队的密切合作下,吕玉宝、张臻、刘佩玺医生在旦增曲珍、边加医生协助下,只用10多分钟就完成了检查和肺泡灌洗,顺利采集到标本。术后患者无不适感,顺利转运回病房。张臻医生拎着存有样本的冰盒,坐上普琼次仁院长的车,马不停蹄赶往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历经11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在傍晚时分将标本交给早在人民医院对接的陈奇英医生。次日,初步细菌涂片结果回报阴性,培养也没看到很明显的细菌产生,几人长舒一口气,说明情况还没有那么糟。根据灌洗液颜色,结合多发的体内产气情况,郑建铭副教授初步判定产气的肺炎克雷伯菌可能性比较大,不久所需的抗生素也准时到位,用于患者开展更精准的治疗。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伙神清气爽

团队再次复盘


终于,抗生素治疗起效了,两周后,小伙子不再“发热”,外周血化验的结果也已恢复正常一周,出院的时候小伙子露出了久别的笑容。


图片


回顾整个病程和治疗流程,大家无不感慨。他们再次邀请感染科的两位老师在线上进行病例的复盘和讨论,郑教授也讲解分享了如何通过痰液颜色初步判断病原体以及外周血炎症指标转归的曲线规律。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援藏团队的专业实力和奉献精神,也通过示教和病例复盘,提升了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


图片


在这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仲巴团队实现了技术突破。在各方力量支持下,基层医生不断成长,既降低了群众的就医成本,也提升了就医体验。这正是医疗援藏的真实意义所在。


文丨张臻、吕玉宝、刘佩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