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湖畔,看《武汉的钥匙》

图片

随着2024武汉双年展的开展,月湖之畔,一把巨型钥匙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户外草坪亮相,成为观众打卡的热门点位。这是由意大利的艺术家Alfred Mirashi Milot(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为武汉特别设计的雕塑《武汉的钥匙》。

《武汉的钥匙》高达8米,长9米,宽5米,重达7吨,外观粗放朴质,有饱经风霜之感。艺术家米洛特的助手、意⼤利国际⽂化交流发展协会秘书⻓鄢来超介绍,作品是由艺术家出的效果图,在杭州制作,在武汉组装、上色,前后花了一个多月。现场观众一边拍下钥匙和蓝天相映的照片,一边感慨:“独特的创意和宏大的体量,展现了艺术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图片

2024武汉双年展雕塑作品《武汉的钥匙》。曾熙来 摄

武汉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钢铁工业曾经托举着中国现代工业奋力前行。《武汉的钥匙》采用钢材料制作,通过10多遍的反复刷漆,将其处理成风化效果,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也与武汉“钢之城”文化相呼应。

弯曲的钥匙系列是米洛特的代表作品,出现在世界各地城市的地标空间。这一次,艺术家为武汉特别设计《武汉的钥匙》,落户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户外空间,作为2024武汉双年展的重要作品之一,面向公众展出。米洛特表示,自己选择“钥匙”作为艺术创作的中心符号,因为它体现了植根于人类历史和集体想象的多重深层含义。他说,“钥匙是一个跨越文化和时代的通用符号,与开放、变化、发现和自由的概念相关联。对我来说,这个简单而普通的物体成为表达与人类潜力、个人转变和克服障碍的可能性相关的复杂想法的一种方式”。

“在我的艺术视野中,钥匙不仅仅是一个机械工具,而是一个隐喻符号,代表着获得新的可能性和打开大门。它暗示了解开隐藏的秘密、解放思想或访问未探索世界的想法。”米洛特表示,“解锁”的主题是他艺术的核心:钥匙成为探索内在自由和进化能力的工具。

图片

10月3日,正在吊装《武汉的钥匙》。肖开顺 摄

米洛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来到中国很多年了,“看到了这个美妙的国家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艺术上也发展了很多,我认为这是当今社会的基础。对我来说,在武汉安装一个大型雕塑的神奇时刻已经到来。在欧洲城市展出其他纪念性雕塑之后,我终于非常高兴地在武汉美术馆前看到我的这件作品,我将永远地把《武汉的钥匙》放在这座当代美术馆面前”。他认为,武汉具有全球重要性,这件作品邀请观众思考:我们如何通过团结与合作,为所有人打开通往一个更加互联、和谐和丰富的世界的大门。作品以其弯曲的形态,不仅象征着每个钥匙在打开作用中的特殊性,更寓意着开放沟通、拥抱多样性和相互理解的愿景。他希望用这把钥匙,打开“好客之门”“新机遇之门”“全球连接之门”“希望与韧性之门”“创造力和公共艺术之门”,为武汉市和世界打开通往更美好未来的象征性大门。

图片

《武汉的钥匙》。   曾熙来 摄

2024武汉双年展展览总监、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介绍,《武汉的钥匙》是本届双年展体量最大的作品之一,“我们邀请艺术家为武汉创作了这把特殊的钥匙,并把它放在琴台馆入口处的草坪,就是希望用钥匙为我们打开文化交流这扇门,也是彰显武汉城市丰富特色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2024武汉双年展正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和琴台馆同时展出。观众可通过武汉美术馆官方公众号、武汉双年展官方网站、武汉文旅码等渠道预约购票前往参观。

(文/叶飞艳 林康琪)

【编辑:姚昊】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