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英语”讲出“国际范”!保山乡村青年用英文推荐本土咖啡

  “Ladies and gentlemen,dear friends,As the head of the village,I have few words about ‘baoshan arabica coffee’.”绿油油的咖啡地里,一位身穿黑色西装、阳光俊朗的年轻人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介绍着保山小粒咖啡的历史。

  这是一则国庆假期走红网络的视频,复古的色调、不时出现的保山方言以及远处传来的驴叫声,让整个视频的戏剧感十足。幽默诙谐的画风,也引来诸多网友关注。

  透过视频,很多网友第一次知道,全国98%的咖啡种植面积在云南。也因为这则视频,不少省外网友对“中国咖啡第一村”——新寨村心生向往,不远千里国庆假期来“打卡”。

  云南网记者多方了解到,发布这则视频的博主叫“知洋”,本名罗佳斌,是来自云南保山本土的一位95后乡村青年,曾被共青团保山市委评选为“保山青荐官”。

图片

工作中的罗佳斌。受访者供图

 
 
 
 
 
 
 
 
 
 
 
 
 
 
高中文凭 自学口语录制视频

  “知洋是我的乳名,拍摄这个视频前其实没想过会火。”接受记者采访时,28岁的罗佳斌表示,自己也非常欣慰,让更多人通过这则视频认识保山小粒咖啡。

  “我出生在千年茶乡——云南保山昌宁县,对于保山本土的文化和产业都非常感兴趣,最近到保山咖啡基地,突发奇想创作了这条视频。”罗佳斌坦言,自己拍摄的灵感来源于西北的一位博主马斯诺(网名),以英文演讲的形式,将浓浓的乡土文化带入其中,这样的宣传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图片

宣传当地茶产业。受访者供图

  与博主“马斯诺”不同的是,乡村青年罗佳斌并没有任何语言专业学习的背景。“很多网友问我是不是‘英专生’,其实我只有高中文凭,口语是通过自学练习的。”为了准备这则视频,罗佳斌先拟了一份中文脚本,通过各种渠道翻译后,逐句学习练习,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

  在视频拍摄过程中,罗佳斌不时切换保山方言:“我们普(吹牛)都不消普,只消站在这个领岗头(站在山上),就能闻着(到)咖啡香。”偶尔出现的彩蛋,为视频增添了几分幽默的元素。不时冒出的驴叫声,也是在当地村里实地录制的,穿插在视频中喜感十足。

  “有网友关心,我是不是真的村长,其实这只是个梗,我也在这里向大家澄清一下。”视频发出后,罗佳斌收获了40多万的播放量,相比流量更让他欣慰的是实际推广效果:“有外地的网友看了视频后找到我,希望能带他们去‘中国咖啡第一村’看一看,很开心对于我们本地咖啡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推荐作用。”

 
 
 
 
 
 
 
 
 
 
 
 
 
 
传播乡土文化 讲好乡村故事

  事实上,这并不是罗佳斌的作品第一次走红。2023年,罗佳斌拍摄了一则以“家乡背后的那群人”为主题的视频,将镜头聚焦家乡的建设者、守护者、推广者,视频发布后,播放量达到2000多万,点赞量超10万,也收获了很多粉丝。

  凭借帅气的外形,罗佳斌完全具备成为网红的条件,但他却并没有选择这条路,既没有直播带货,也没有过于突出个人形象。罗佳斌的视频中,除了宣传保山本土的茶产业、咖啡产业,更多聚焦乡村、传播乡土文化,展示中国乡村的另一面。

图片

奔波于田间地头,讲述乡村故事。受访者供图

  罗佳斌坦言,他的身上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结”。在他的家乡,父辈以种茶为生,村民们很淳朴,也一直过得比较艰辛。即便如此,儿时记忆中的家乡,在罗佳斌印象中一直很美。放学时,伴着黄昏的夕阳,走在梯田田埂上,欢快自在,这些美好的记忆都伴随着他成长。

  罗佳斌小学、初中成绩都非常拔尖,高中因家庭条件不好放弃了学业,早早地走入社会。在广州打工期间,因为学习能力强,他从车间被调到技术岗,后来做起了企业的线上推广。这些经历,都为罗佳斌后来做短视频奠定了基础。2020年回到保山后,罗佳斌和几个朋友一起组建了团队,提供影视服务。服务客户之余,业余时间罗佳斌会把工作中捕捉到的一些美好的乡村画面,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

  凭借一系列乡村题材的正能量作品,罗佳斌被共青团保山市委评选为“保山青荐官”,他和朋友投入10万余元,拍摄了一部展现当地传统彝族村落真实生活的微纪录片,希望唤起大家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保护;他热心公益,除了为消防代言,身为血液病患者的他还义务向公众宣传造血干细胞捐赠。

  走访新寨时,咖农的艰辛也深深触动了罗佳斌:“看到他们下午两点才吃上自己从家里带的冷饭,心里很不是滋味,希望为他们做一些事情。”

  最近,罗佳斌也在积极筹划展现咖农真实生活的系列视频,希望为家乡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时远未

  特别鸣谢:保山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