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韩江:从布克国际文学奖到诺贝尔文学奖(王敬慧)

图片
图片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0日19时,瑞典学院将20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韩江
(Han Kang)。
韩江:从布克国际文学奖到诺贝尔文学奖
文丨王敬慧
图片
202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70后”的韩国女作家韩江(Han Kang),“以表彰她用极具诗意的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示人类生命的脆弱”。诺贝尔文学奖是颁奖给一位作家,而非一部作品,但是读者还是不免想起韩江那本深具冲击力的文学作品《素食者》(The Vegetarian),该书英文版获得了2016年度的布克国际文学奖。本文将从翻译在韩江作品中的作用、诺贝尔文学奖风向标的变化以及对未来诺奖得主的期待三个角度,探讨韩江如何从布克国际文学奖走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
翻译在文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图片
韩江
韩江的文学成就离不开翻译在其作品传播中的关键作用。2004年,她的《素食者》在韩国首次出版。故事讲述了一个非常平凡的韩国女子永惠(Yeong-hye)决定成为素食者,因为她渴望成为一棵树。而这一决定引发周围人不同的反应,有丈夫和父亲的虐待与谩骂,也有姐夫的痴迷。小说向读者展现了女性内心压抑的疯狂与伤痛。2015年1月,该小说由译者黛博拉·史密斯(Deborah Smith)翻译为英文出版,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烈讨论。该译者毕业于剑桥大学,除了《素食者》, 她还翻译了韩江的《白》等多部作品。正是翻译所搭建的这一座文化桥梁,使韩江作品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心理冲突及独特的叙事手法得以超越语言的障碍,触达世界各地的读者。
布克奖尤其重视翻译作品,所以从2016年开始,专门设立了布克国际文学奖,以评选出被翻译为英文的优秀文学作品。韩江作品的获奖便是亚洲文学翻译崛起的鲜明体现。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在韩江的作品中,许多亚洲文化特定的意象、情感和哲思通过翻译被精妙地传达给异国的读者,增强了作品的普适性。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博伊德·唐金(Boyd Tonkin)就肯定译者的作用,认为译者和作者平分5万英镑的奖金是非常合理的,因为“这本古怪又睿智的小说在英语的版本中绝对表达出了原汁原味”。此实例说明,翻译文学不再是文学的边缘部分,而是推动世界文学交流的核心力量之一。而诺贝尔文学奖近年来对翻译文学的关注,也表明了当代文学通过翻译走向全球化的趋势。
韩江等非英语创作文本在国际文学奖项中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属于她个人,也属于全球文学中众多致力于翻译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翻译者的努力,使得韩江这样深具地方特色的作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所以,诺贝尔文学奖对韩江的授奖,进一步肯定了翻译在当代文学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诺贝尔文学奖风向标的变化
韩江的获奖,也反映了诺贝尔文学奖风向标的变化。过去,诺贝尔文学奖更倾向于奖励作家一生的文学成就,而布克国际文学奖则注重某一部具体作品的突出表现。随着时代的变迁,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逐渐从强调“终身成就”转向关注“当代影响力”。
纵观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名单,传统上它都会表彰作家一生的贡献,许多获奖者在获奖时已经有了长达数十年的创作生涯。然而,1970年出生的韩江在获奖时的年龄相对年轻,且她的获奖作品更直接反映了世界性的社会复杂化。韩江的关注点不仅仅是韩国妇女,她具有世界性的视野,比如她的作品《白》反映的是波兰在二战中的历史创伤。这位作家擅长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心理深度,将个体在社会规范下的反抗与精神崩溃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主题与现代社会中关于个体自由与社会压力的讨论非常容易产生强烈共鸣。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诺贝尔文学奖对作家作品的关注也从表彰“终身成就”转向了与当代社会相关的问题,尤其重视作家及其作品的社会责任感。2018年的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2021年的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便是这种变化的典型例子。他们的作品探讨全球化、移民、历史创伤等话题,这些问题与现代读者的体验息息相关。稍微早时期的托妮·莫里森、露易丝·格丽克等作家都通过作品探讨了性别、种族、身份等议题。韩江的作品在这一方面同样展现了她作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力量。《素食者》通过个体对食肉社会的拒绝,揭示了身体与权力、自由与禁锢之间的矛盾。这种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使她的作品超越了文学的美学层面,成为社会流行话题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韩江的作品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一种对社会压迫的反思和对女性身体的书写,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展现了作家作为社会发声者的角色。她的作品同样切中现代读者的情感和心理困境,展现了诺贝尔文学奖对当下世界范畴议题的敏感度。
诺贝尔文学奖越来越重视全球视野,这也是韩江获奖的背景之一。过去,诺奖得主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作家,而近年来,来自非西方世界的作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她的作品虽然带有强烈的韩国文化背景,但通过普遍的主题,如精神压迫、家庭关系等,赢得了国际读者的共鸣。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也日益表现出对跨界和多样文体的接纳。韩江的作品既有小说的叙事特质,又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等元素,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分类界限。她的作品特别注重感觉,比如她曾说:“我想要将鲜明的感觉——触觉、听觉和视觉——都传递出来,我将这些感受融入我的句子中,就像是电流。”这种文学形式上的突破,反映了她对社会心理的深刻洞察。类似的例子还有2016年,鲍勃·迪伦凭借其音乐歌词的文学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决定让当时的人们重新审视文学的定义。他们的获奖都显示了评委们对新形式和新叙事手法的包容与肯定。
对未来诺奖得主的展望
韩江的获奖为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设定了新的标杆。随着评选风向标的变化,未来的诺奖得主或许将更多地来自于非西方国家,且他们的作品将更侧重于当代社会的复杂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困境。未来的诺奖得主也许不再需要几十年的积累,而是可以凭借几部重要作品和突出的文学创新力赢得全球关注。文学不再局限于书本或某一特定的文化圈,而是成为全球范围内思想与情感交流的桥梁。
在当下的中国,动物权利研究专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正在进行一系列演讲,结合他著名的动物伦理著作《动物解放》最新版本中的核心理念,强调人类应学着感受到动物的痛苦。虽然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提出了著名的问题:“重要的不是动物是否能够推理或说话,而是它们是否能够感受痛苦。”这个问题为动物权利理论奠定了道德基础,但是在当代,随着文学与伦理学的融合,我们发现边沁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追问:“重要的不仅是动物是否能够感受痛苦,而是我们人类是否能够感知动物的痛苦,还有我们人类是否能感受到所有他者的痛苦。”韩江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关键原因是她的作品通过叙事和情感塑造,使读者能够真切体验到他者的痛苦,甚至能够对跨物种的痛苦产生同理心。可见,通过文学,我们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彼此之间的痛苦,还可以将这种同理心延展到其他生命形式。
追溯韩江的诺贝尔文学奖之路,她的作品通过翻译走向世界,代表了当代文学全球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她的获奖,不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是对当代文学创新、社会责任感以及跨文化对话的肯定。让我们期待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继续这样的趋势,为跨文化理解和人类共情做出贡献,让世界文学成为沟通不同文化与生命形式的纽带。(作者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微信编辑:王泓烨
二审:许婉霓
三审: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