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山河弦歌丨这份工作 不懂“鸟语”还真干不了!

鹦哥岭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中心枢纽”

与沿海地带的椰风海韵不同

这里珍藏着海南岛独特的陆地森林生态系统

图片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葛少奇 摄)

从海口驱车近4个小时,盘山而上,我们抵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元门管理站。阵阵蝉鸣声中,护林员符建灵讲起“鹦哥岭”这个地名的来历。

符建灵:海南话说的“鹦哥”就是鹦鹉,九几年的时候这里有绯胸鹦鹉,一到繁殖季节就能看到一大片鹦鹉飞……

观测鸟类,是符建灵的专长,鹦哥岭的250多种鸟类,他能认出100多种,这其中,既有“原住民”留鸟,也有随季风漂泊的候鸟。在广袤的雨林中,人类仅凭肉眼很难“锁定”一只拳头大小的鸟儿,必须要借助丰富的经验和好耳力。

图片

1986年出生的符建灵从小就生活在鹦哥岭脚下,对这里的自然环境无比熟悉,尤其喜欢观察鸟类。2013年,他成为一名护林员,把爱好变成了工作。但第一次参加动植物勘测调查行动,他就意识到了专业和业余的差距。

符建灵:专家们怎么认识那么多鸟!我只会用方言叫鸟的名字,不知道学名。我非常羡慕他们,决定要学习,回去就借了一本书。巡护时,一看到鸟就用头脑记忆它的特征,回去翻书看这种鸟叫什么,慢慢地学习。

符建灵说,后来,这本借来的书被他“翻烂了”,他也拿到了站里配备的专业相机和录音笔,开始尝试像书上那样拍摄、记录鸟类的样子和习性。

图片

记者:您每次上山都背这么大的包吗?

符建灵:对,里面有相机、GPS设备、录音笔,还有内窥镜,用来观察树洞里的鸟。

装备在升级,任务也在升级。2016年,符建灵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寻找海南山鹧鸪。

图片

海南山鹧鸪(符建灵 摄)

海南山鹧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你听到“鹧鸪”“鹧鸪”的叫声,那便是与它擦肩而过。然而对于雨林中的大多数鸟类来说,“听到”不等于“见到”,要把一种鸟类的长相、叫声和名字“对上号”并清晰地记录下来,是许多生物学家都没能完成的事。

符建灵:比如说听到它往东去的话,就跟着它的声音跑,大概跑几十米,就坐好等到晚上8点左右才可以拍,如果提前到傍晚6、7点的话,天还太亮,一照灯它就飞走了。

记者:从开始找,到找到它,花了多长时间?

符建灵:一个月左右。要在林子里面蹲守,一动不动,然后鸟慢慢过来,就可以识别它们的声音,录回去反复地听。

记者:那怎么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呢?

符建灵:判断不准的时候不敢确认,巡护的时候就再去蹲守,带上望远镜、照相机辅助。

图片

动辄几个小时的蹲守,常有不速之客到来。

符建灵:有可能出现蚊子、毒蛇、毒蜂,晚上6点多是竹叶青活动的高峰期。遇到毒蛇,你不攻击它,它也不会攻击你。但是遇到毒蜂的话,你一摇晃,碰到蜂巢就“死定了”。

蹲守中的“惊险”,符建灵轻描淡写、一笑而过,而谈到蹲守中的“惊喜”,他瞬间打开了话匣子。有一次,他本打算蹲守海南山鹧鸪,却意外拍摄到另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孔雀雉。

图片

海南孔雀雉(符建灵 摄)

符建灵:当时我也不太确定是它的叫声,一开始认为是赤腹松鼠,这种松鼠跟它的声音差不多。拍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白鹇,拍完打开相机一看——哇,好东西哦!

11年来,符建灵向各类科普图鉴提供了7种珍稀鸟类的清晰影像,人们在查阅资料时,看到、听到的不再只是一个陌生、拗口的物种名,而是它们恣意挥动翅膀的模样、灵动婉转的歌唱。

图片

鹦哥岭下起太阳雨(葛少奇 摄)

符建灵:那边下大雨,我们返回吧。海南有时候就是这样,大太阳还下雨,可能也就相隔100米。

记者:那您巡护时怎么判断天气呢?

符建灵:看云,乌云密布肯定会下雨。

云卷云舒,是护林员的一天。

层林尽染,是护林员的一年。

图片

《海南热带雨林风景名胜图册》中刊载的“七彩雨林”

符建灵:10月、11月就快看到“七彩雨林”了,枫树开始变红,然后落叶。

记者:云的变化,树林的变化,让护林员对时间的感知特别明显,您觉得时间是变得更快了还是更慢了?

符建灵:更快了。

记者:为什么?

符建灵:因为从事这份工作转眼间就11年。

而对眼前的这片雨林来说,时间似乎变得更慢了。符建灵按下快门,定格的画面恒久远。

监制|高岩

策划|刘钦

编审|肖源 李行健

记者|葛少奇 许云 叶飞

音频制作|周天纵

(部分图片资料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