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特辑】今天,我们怎样过重阳节?||蒋德均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图片

图片

今天
我们怎样过重阳节?

蒋德均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北京市看望一线职工和老年群众时的讲话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2019年2月3日,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九”在古数中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九是人们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同时,九又与“久”同音,寓意健康长久。而且秋季是收获的黄金季节。自古以来,人们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经过千年传承演变,形成了丰富的节俗传统。重阳节在全国各地有晒秋节、老人节、菊花节、茱萸节、登高节、女儿节等称谓,这些名字呈现出重阳节习俗在不同民族或地域的价值旨归。虽然各民族和各地的重阳节风俗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包括文化空间、节俗物品、节日仪式、民俗心理四方面节日要素。这些节日要素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当下重阳节的节俗体系。在节俗发展过程中,重阳节融合了多种神秘观念及民俗因素,逐渐确定了主题,那就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花、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重阳节由庆丰收、避邪气、登高地、赏菊花转向健康长寿再转向尊老敬老,社会时代变化赋予节日以新的内容。但我们不能将重阳节的节俗内容简单化,仅仅认为它是一个老年人的节日。其实,节日演变的背后是社会时代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人口结构改变,重阳节的设置,既可以让人们获得适当放松,有利于身心健康,又因为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一系列新问题涌现,老人群体亟需社会关注关爱。敬老孝亲、助老爱老社会风气的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

九九重阳,孝亲敬老。老人是家庭的根,是远行时村头默默凝望的眼神,是夜归时窗口永远亮着的灯火。老人是国家的财富、社会的宝藏,是经验的沉淀、智慧的结晶,是促进和谐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这个寓意长长久久的节日到来之际,让我们重温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感悟先民孝亲敬老情怀,祝福天下老年人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