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烟火繁华”系列报道64 晋掌柜:承载记忆 家乡味道

图片

图片

擦圪蚪

图片

铁板水晶粉

图片

品尝美食

  瘦而不柴的平遥牛肉、香飘四溢的什锦锅、汤香浓郁的擦圪蚪、香味浓郁的平遥烧夹酥……平遥除了闻名于世的古城外,地方美食有着浓郁的特色风味。

  “这个擦圪蚪做得正宗,味道和老家做得一样,真不错。”平遥老乡浅尝一口,吃出了家乡的味道,脸上洋溢着幸福。中午时分,位于坞城北街的晋掌柜酒馆,食客陆续入座,明亮的厨房里,厨师熟练地握着锅铲,手腕轻盈地一抖,锅内的菜蔬和肉丁翻腾起来,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不一会儿,烧夹酥、红烧肉、清蒸丸子……一道道饭菜散发着香气,让人胃口大开。

  传承味道

  晋掌柜的老板叫韩世明,来自晋中市平遥县,和妻子一起经营着这家饭店。

  “开店的初衷很简单,在外多年,最留恋的还是家乡的味道。开这个店,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美食认识平遥。”韩世明说。为了做好家乡菜,韩世明从平遥请来了厨师,很多食材和餐具也从平遥采购。

  韩世明拿起一个碗介绍道,“这是合碗子,最开始它是指专门用来放置肉食的土陶碗,烧制时不上色釉,颜色呈土褐色,也有人叫它褐碗子。后来,它又变成了菜名,所以,现在‘合碗子’既是菜名又是碗名。”

  平遥“合碗子”是蒸菜的代表性菜品,丸子、烧肉、小酥肉等都可以拿来做“合碗子”。由于其使用了土陶制作的器皿,食用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深受人们喜爱。

  经过两年的摸索,晋掌柜的菜品不仅传承了平遥菜原有的味道,而且还有所创新。“平遥的各种风味小吃就有好几十种,和其他菜系融合起来,口味会更好。”韩世明在空闲时间,研究菜品,时常回老家向技艺高超的厨师请教,然后一次次地尝试。凭借地道的口味,越来越多的平遥人到晋掌柜吃饭,感受家的味道。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我在网上看过很多平遥的美食,这次就是想专门来好好品尝下。”来自大同的王志强正和家人品尝什锦锅。平遥菜中,他说自己最喜欢吃烧夹酥,能吃出烟火气。

  品质保障

  为了保证新鲜和正宗,晋掌柜的许多食材都是韩世明从平遥采购而来。平遥碗托是驰名三晋的风味小吃,韩世明会定期从平遥采购,保证食材的原汁原味。平遥碗托制作方法独特,先将小麦面或荞麦面用温水调成糊状,放入油、盐、葱花等佐料,由稠到稀调匀,盛入小碟,上笼蒸熟后放凉。食用时冷调、热炒均可。冷调时将碗饦切成条状放入盘内,加醋、蒜泥、芝麻酱、香油、辣椒面、大料水,拌匀而食;热炒时用熟猪油或麻油抄底,先用葱蒜将碗托爆炒,再加入豆芽等配菜,出锅前淋一些陈醋,味道极佳。

  临近中午,厨师正在精心制作羊肉锅,店内6个炉灶同时工作,锅中金黄的姜片、鲜嫩的羊肉与汤汁碰撞,发出“滋滋”的声响,姜香混着肉香扑鼻而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

  腐乳肉是晋掌柜的又一道招牌菜。腐乳肉看似是简单的传统吃食,在选料上却极为考究。要求精选出的五花肉肥瘦相宜,将肉洗净焯一遍水后,放进卤汤煮制20分钟,出锅沥干后,在肉的表面涂上蜂蜜,用于提鲜去腥;再下入油锅炸至表面金黄,待肉完全冷却后,将其切成刀背宽窄的厚度,放入腐乳汁中,继续腌制半小时,最后装碗上锅蒸50分钟。出锅后的腐乳肉,口味略甜,肉质颜色金黄透红、质地软烂鲜嫩,还带有腐乳的香气。

  “老板,来两碗擦圪蚪。”有食客点餐。擦圪蚪是平遥特色面食,不同于其他纯手工面食,它有专用工具,叫礤子。在两根约40厘米长的方型木棍中间,钉一片金属片,金属片呈拱形,一般是铜片,或者不锈钢的,金属片上整齐地凿开许多小窟窿,呈扁圆形,以便让面通过。再把翘起的鳞状部分开刃,易于切割面团。这种工具只在平遥当地使用,其他地方很少见。

  真诚待客

  “如果遇到了困难,可以来店里吃一碗面,不用付款,吃完直接走。”韩世明表示,如果有人暂遇困难吃不起饭,他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身处逆境之人。晋掌柜周边有不少学校,每天都有学生来吃饭。为了照顾这些学生,店里推出10元一碗的大碗面,让学生少花钱吃饱饭。“面条可以免费续,学生不容易,少赚点钱没什么。”

  每到节假日,来吃饭的食客也会增加,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韩世明会提前准备食材,同时提供真空包装的合碗子,方便食客带回家食用。

  市民曹卫华表示,每次亲戚朋友来访,他都会带大家到晋掌柜吃饭。“这里不仅服务周到,而且饭菜很好吃,我最喜欢吃他家的面食,一口蒜,一口面,太舒服了。”“我经常来,这里物美价廉,环境卫生,很合我的口味。”食客成伟对晋掌柜赞不绝口。

  “这是我们平遥老乡的聚点,隔三岔五就来聚一聚,就是离我家有点远。”一位食客表示,希望韩世明可以多开分店,方便身在太原的“平遥家”吃美食,解乡愁。而这,也正是韩世明最大的愿望。

  记者 于健 摄影 郭苑甫  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