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梓潼文物四普:这口7175米的深井,见证过怎样的峥嵘岁月

1974年12月17日,在当时的梓潼县红旗区(现绵阳梓潼县观义镇池塘村3组)大山坪,钻头深深穿透地下岩层,一路下探,100米、200米、500米、1000米……历时三年,终于钻出了中国第一口超过7000米的超深井:关基井。

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年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关基井被列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这口来之不易的超深井,见证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怎样的峥嵘岁月?

图片关基井所在地:梓潼县观义镇池塘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处于美苏争霸如火如荼的时期,两个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在各个领域展开了比拼和竞赛:核武器、航天飞机、载人登月……钻探深井也是其中一个“赛道”。

其中,苏联从1970年开始,历时约20年钻出的“科拉深井”最为出名:钻孔达到12200多米的深度,至今仍是世界第一。围绕着这个直径不到一米的超深钻孔,后来还衍生出了诸如“地狱之门”等绘声绘色的想象与奇谈,也是让它出名的一大原因。

关基井也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由川西北矿区7001钻井队于1974年12月17日开钻,1977年12月4日完钻,完钻井深7175米,是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的超深井。

图片

当年热火朝天的钻井现场(受访者供图)

时任7001钻井队钻井技术员、今年82岁的程常修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关基井是“四川盆地梓潼老关庙构造基准井”的简称,“这是一种勘探井,主要用于初步了解特定区域内的石油资源情况。”

据程常修介绍:关基井在钻探过程中发现了数万立方米的含硫天然气,但受当时技术条件等限制,不适合进行开发生产,便将这些天然气全部封存了。“因此这口井最重要的意义是科研与勘探,以及‘争气’——关基井的完钻,让中国继美国、苏联和法国之后,成为当时世界上第四个能钻7000米以上超深井的国家。”程常修说。

图片

钻工在井口操作泥浆防喷盒(受访者供图)

就是这口关基井,当时创造了超深井钻井工艺、地质录井、钻井液、固井、取芯、测井、试油等10项钻井技术全国第一,把我国石油超深井钻井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它还保持了亚洲第一深井的纪录长达20多年,直到1998年2月6日,井深7200米的塔里木盆地塔参1井完钻,纪录才被打破。

2014年,关基井永久性封闭,加设了围墙对井口做了进一步的围护。围墙门口竖立着“中国第一口超深井”的标识牌。2023年,关基井还被授予“中国石油工业文化遗产”称号。

图片

2024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后,梓潼文物部门经过现场普查,将关基井作为新增文物点予以普查登记。据梓潼县文物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当地也会注重对这一文物点的活化利用,将关基井纳入梓潼县红色旅游路线,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油气工业的那段峥嵘岁月与光辉历史。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