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亿年的地质史书为何能惊艳众人?

图片


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为什么被称为33亿年的地质史书

这本史书记录着怎样的故事?

图片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到了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中心主任许飞,听他讲述这本史书的故事。

“遂古之初,天地混沌未开,盘古以神斧相劈,天地遂分。”古老神话传说,世界是由盘古开天地后而形成。事实上,150亿年前宇宙诞生,奠定了地球产生的物质基础。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初期,行星碎片等重的物质凝聚起来逐渐形成了原始地球,并吸收更多的尘埃和岩石物质,逐渐成为一个较大的行星。

在之后的时间里,岩石则成了恪尽职守的一名“史官”,兢兢业业地记载下了地球的变迁,科学家对岩石进行测定来精准地确定地球的年龄。而光雾山的历史,能追溯到33亿年以前。

“一开始大家还并未发现有这么久的历史。”说起发现这本史书的故事,许飞记忆犹新。2014年,他和同事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时发现,当时已经开发的点位达不到有关要求,为此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后来,有人提出将光雾山天然地质大断面作为地质公园的核心遗迹之一,但这需要透过岩石表面看到层次,就意味着将山当成一颗洋葱从中间切开。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无意间光雾山景区及周边道路施工时,工人对岩石进行切割,意外切出了一些地层剖面。其中在桃园后河区域,公路边的岩群像千层饼干一样层层叠叠,为古老地核遗迹,经测算距今约33亿年。

图片


根据光雾山-诺水河区域的岩层、构造、喀斯特地貌、古生物化石、生物多样性等,充分挖掘地质特色,将光雾山概括为“内涵丰富的能读懂奇妙地球的书”。2018年4月1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4次会议上,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在我们眼中,光雾山是静止的庞然大物,但如果站在亿万年的时间尺度之上,它却如缓缓行进的浪,在一次次地壳运动中崛起与沉降,记录着过往岁月的沧桑。”许飞表示,光雾山这本浪漫的地质史书值得大家慢慢欣赏。

这本史书记录着怎样的故事?


“公园内一层一层岩石堆叠出来形似一本书,它的每一层都有自己的页码。”许飞介绍,从33亿年前的太古宙时期一直到现在,所形成的地层都是它的章节。这些岩石用自身为纸、时间为笔,完整地讲述了这个地区的演化故事,让今天的我们能够穿梭时空回顾过去的地质史书。


据这本史书“记载”,在太古宙时期(38亿年前—25亿年前),整个地球还是一片荒芜,米仓山地区就开始形成最古老的岩石群落——后河岩群;10余亿年后,这里又形成了叫火地垭群的岩石群落(距今约16亿年前),它们共同构成了该地区的岩石基底。

图片

(顾志平摄)


到13亿年前—8亿年前,该地区的地壳活动异常剧烈,经常会有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岩浆冷却后形成大块花岗岩,光雾山和十八月潭就由这些花岗岩形成。

到了震旦纪时期(距今约6.35亿年前—5.42亿年前),地壳运动减少,米仓山和周边地区被海水淹没,变成了古陆周边的浅海环境,随着海水时深时浅、反复变迁,在这里沉积了厚达3000米的碳酸盐岩石地层,地质公园内大片的峰丛和溶洞都发育在这期间。

到了三叠纪末期(2亿多年前),随着地球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地壳运动,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发生碰撞,米仓山地区海水退去,变成了陆地。6600万年以后,受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该地区在之前形成的地质体像书卷页一样被挤压上隆,变成了如今的高大山脉。

图片

(顾志平摄)


经过多年变迁后,如今的它奇峰耸立、峰体圆润,十八月潭幽深静谧、红叶环绕,多处溶洞石笋林立、恢弘壮观……这些秀美的自然景观所记录的“历史”,给每一个前来光雾山的人一份惊艳。

当然,这本史书的记录仍在继续。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它的内涵,采取多种措施,整合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地学科普知识普及和助推文旅经济发展中来,当代巴中人正用这个时代的独特粉墨为这本史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