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200余亩“撂荒田”重展生机

华声在线10月8日讯(通讯员 王宇)国庆时节,稻菽芬芳。临湘市聂市镇长源村在外地务工的乡友们,不约而同地回到老家,感受丰收的喜悦。在广西北海务工的夏平阶说:“我这十多亩田,因连年干旱,颗粒无收,只得撂荒。没想到今年被张兵驹老板个人出资全部开垦出来,重新焕发了生机。”

图片

▲丰收的田野。

临湘市召丰水稻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张兵驹是省劳动模范,也是一位职业农民。2011年,在本镇承包经营农具厂,张兵驹看到大片农田被抛荒,心中特别不是滋味。一个大胆的想法闯进他的脑海——回家种田。2012年,张兵驹承包650亩水田种植双季稻,但由于不懂技术,年底亏了10多万元。2013年,他扩种至1500亩,在临湘市农业局技术骨干的指导下,精耕细作、精细管理,当年粮食总产700多吨,获净利20多万元。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他底气越来越足。目前,他已流转土地4000余亩,购置农机80多台套,建立包括水稻生产、稻虾套种、惠农服务等在内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近两年来,因天气特别异常,地处长江南岸的临湘,旱灾严重。张兵驹倡导“五级提水法”,确保流转的农田风调雨顺,但他没流转的那些小块土地,却因天气等原因,颗粒无收,造成连年抛荒。张兵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今年“双抢”过后,他利用农闲时间,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将长源村沈家组、朱木组、灯台组等撂荒田,纳入整治范围。从8月份开始,每天组织6台挖掘机、6台铲车,在荒芜的田野来回穿梭,一干就是50多天。

图片

▲村民代表给张兵驹送锦旗。

沈家组60来岁的村民沈三元,手里拿着全组村民签字的感谢信和锦旗,递给张兵驹,很真诚地说:“我们组里只8户人,一家十几亩田,因无水,劳力都外出务工,全组近百亩田全部荒芜。感谢张总个人出资30多万元,每天组织挖机、铲车平整土地,加上解决了水的问题,我组的土地全部从荒田变成了良田。村民们家家凑钱,要我买点好菜,国庆节期间看您哪天有空,要请您吃一顿饭,请一定要来。”沈三元还说,村民叶吾保等人没回来,得知组里写感谢信要感谢张兵驹,委托她一定要将自己的名字写上去。

图片

图片

▲撂荒田改造现场。

灯台组也是地势偏高,碰到干旱天气颗粒无收。张兵驹组织劳力挖了800多米长两米多深的渠道,确保灌溉不愁。该组村民李炎林,手里拿着一块写着“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的锦旗,不善言辞的他,翻来复去就是一句话:“浇灌不愁,田里就有收成了。”

朱木组的向阳辉年纪较大,他见证过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时,机埠抽水的情景。但是到了90年代,机埠坏了后,组里的渠道30几年没抽过水。加上年轻人外出打工,田地全靠天收,这几年旱灾严重,田地基本荒芜。张兵驹将这些田地重新整治,向阳辉特别激动,计算着一亩田可有多少收成。

模范引领带动,农田焕发生机!在张兵驹的带领下,聂市镇长源村这处绿色的田野,充满了蓬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