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N 2024 | 吴欣桐教授:癫痫发作机制仍待解,未来研究重心明确

图片

导读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随着医学的发展,癫痫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但仍面临许多挑战。近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于郑州召开。在此期间,医脉通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吴欣桐教授分享癫痫的治疗策略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我们了解这一领域提供宝贵见解。


专家简介

图片

吴欣桐 教授


• 2011年11月获得德国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疗组长,硕士生导师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精神疾病中心副主任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委员
• 四川省抗癫痫协会秘书长
• 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秘书
• 四川省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
• 《Actaepileptologica》编委,PrecisionClinical Medicine (《精准临床医学》,PCM)青年编委,《Anesthesiologyand Perioperative Science ( APS)》青年编委
• 主研国家自然基金一项,教育部基金一项,负责四川省科技厅区域合作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骨干各一项,参与十四五项目骨干一项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六项
• 牵头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2项,国内3项,参与10余项
• 发表中英文文章40余篇,包括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0余篇


医脉通:癫痫治疗存在一定难度,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癫痫患者,目前是否有新的治疗方法或手段可以选择?


吴欣桐 教授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包括两种情况:一,如果是存在副作用的情况下,需要评估其副作用,可以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来减少或避免患者出现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二,如果药物确实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我们称之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对于这种情况,目前专家意见各异。一些专家建议尝试更新的抗癫痫发作药物,因为目前的药物更新换代很快,一些新的药物可能对难治性癫痫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另外,治疗选择还要结合患者的意愿。如果患者可接受当前的治疗状态,我们可能会继续维持现有的药物治疗模式。然而,如果患者对治疗效果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进行术前评估,判断其是否适合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和开颅手术,这要基于患者的病灶范围和手术实施的困难程度进行选择。
此外,如果患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我们可能会采用神经调控的方法,如经颅磁刺激(TMS)、深部脑刺激(DBS)和迷走神经电刺激(VNS)等,来更好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以及耐药性癫痫患者常伴的共病。


医脉通:您认为对于癫痫患者的诊疗,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吴欣桐 教授

当前癫痫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仍然是发病机制不够明确,尤其是在难治性癫痫方面,许多患者在治疗初期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但随着时间推移,药物疗效可能减退,最终发展为耐药性癫痫。因此,明确致病原因,寻找治疗靶点是目前的难点,也是整个癫痫研究领域的热点。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基因位点阳性结果被发现,可能揭示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药物治疗仍然是癫痫治疗的首要选择,因此未来仍将继续探索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或是联合多种作用机制药物的治疗模式。第三方面,在神经调控领域也需探索能带来更佳获益的治疗模式及参数选择,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